02.26 疫情期間“一動不動”?鍾南山院士:這3種運動既長壽又防病

鍾南山談健康:中老年做這3種運動,太極、游泳、走路,既長壽又防病。鍾南山強調,走路是最適合的也是最好的。

疫情期間“一動不動”?鍾南山院士:這3種運動既長壽又防病

在這個“被禁足”的超長假期,宅在家的我們真的要動起來了!

你不會知道“一動不動”的傷害有多大!健康人群變胖影響身材,中老年人血脂血糖悄悄升高。動起來可以幫助我們緩解久坐久躺的身體痠痛感、恐慌焦慮情緒,提高身體免疫力

目前疫情仍處於防控階段,不建議室外運動,更不要去健身房等地活動。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家裡的器械與工具,既增加了趣味性,還能充分鍛鍊身體。

除了鍾南山院士教我們的運動,下面這些運動方法很適合宅在家的人。

01、運動方法

1.散步

久坐不動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當看久了電視或手機,不妨站起來,圍著房間、客廳、廚房來回走動,可以快走與慢走交替,時間不宜過長,15~30分鐘就可以。


疫情期間“一動不動”?鍾南山院士:這3種運動既長壽又防病


2.爬樓梯

若小區沒有患者,或者本單元沒有人走動,可以考慮爬樓梯的方式,從自己住的那層樓往上或往下走一層,然後折返回來,反覆3~5次,遇到呼吸急促時,需要停下來休息,等呼吸平穩再繼續。

注意:建議爬樓梯時戴口罩,但佩戴時間不宜過長,儘量控制在15~20分鐘。

3.天鵝臂

家喻戶曉的天鵝臂,不僅能有效鍛鍊到肩頸,還能增強手臂力量,對“蝴蝶袖”、“拜拜肉”十分有效,還能練出鎖骨。覺得枯燥的話,可以邊看電視邊做。

4.頭部轉動

保持站立姿勢,雙腳與肩同寬,深呼吸,吸氣時頭部緩慢往左轉動,呼氣時還原;第二次吸氣時頭部往右轉動,呼氣時還原。左右轉動完成為1次,10次為一組,可以每天做5組。

疫情期間“一動不動”?鍾南山院士:這3種運動既長壽又防病


5.開合跳

開合跳是一個很不錯的燃脂動作,運動過程中幾乎身體所有的肌肉和關節都會被帶動。開合跳可以作為熱身運動,能讓身體的血液加速循環,讓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足夠的伸展。

6.空中自行車

躺在床上就可以做的動作!空中蹬自行車是很好的瘦腿運動之一,不僅簡單易操作,而且瘦腿效果超顯著哦!

7.高抬腿

長期堅持原地高抬腿跑可提高肺活量,去除腹部多餘脂肪,鍛鍊腹肌。每天鍛鍊時間可控制在十五分鐘左右,注意不能吃完飯立馬運動。

8.深蹲

深蹲是屬於一個多關節的複合動作,刺激的主要肌肉如股四頭肌,臀大肌等都屬於我們人體身上的大肌肉群。深蹲可以加快肌肉生長,提高代謝,從而幫助燃燒更多的脂肪。


疫情期間“一動不動”?鍾南山院士:這3種運動既長壽又防病


9.仰臥開合腿

懶人福音→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同時仰臥開合腿,運動玩耍兩不誤,也是高效瘦腿的動作喔!

10.平板支撐

平板支撐(plank)是一種類似於俯臥撐的肌肉訓練方法,在鍛鍊時主要呈俯臥姿勢,可以有效的鍛鍊腹橫肌,被公認為訓練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

02、時間

每天鍛鍊總時間為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可分為三段完成,每段20-30分鐘。也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分段時間。

第一段:建議起床後,洗漱前。

第二段:建議午休結束後,洗漱前。

第三段:建議晚上睡前40分鐘左右完成。‍

03、注意事項

運動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安全性原則

根據家庭實際情況和自己身體狀況為準參與鍛鍊。

2、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科學鍛鍊,杜絕突擊性練習與過度練習,否則會事與願違,反而降低免疫能力。

3、科學安排運動負荷

家庭鍛鍊應合理選擇中等或中低等運動強度,即個人最大心率的60%~80%,把握心率在120~160次區間內較好;每週鍛鍊3~5次,每次40分鐘左右。

4、鍛鍊前熱身和鍛鍊後放松原則

充分的熱身運動可以有效防止運動損傷,例如徒手操和動態拉伸;鍛鍊後放松可有效促進機體恢復,降低疲勞,建議採用靜態拉伸。

5、及時補充人體所需能源物質原則

在運動前、中、後應當及時補充人體恢復所需的能源物質,增強抵抗能力。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北京護生堂大藥房”關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