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寫春雨的詩詞當中,以意境奪先的是哪首?《春夜喜雨》及自寫除外?

久住青山Lee


古人寫春雨的詩多如牛毛,在此選一首婦孺皆知的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將“春雨”巧妙地融入詩中的。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景象是迷人的,人間處處皆是美好,醉人的花香,纏綿的雨絲,北歸的春燕……當人們在春夢乍醒,尚在睡眼朦朧時,只聽得耳畔傳來陣陣的鳥啼聲,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孟浩然用一首《春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春日畫卷: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意綿綿是睡覺的好季節,不知不覺地天就亮了;酣睡中猛然醒過來,四周到處是鳥兒的啼鳴。回想夜裡睡得迷迷胡胡時,似乎就伴有絲絲的風聲雨聲,不知那些花兒又被吹落了多少呢?

《春曉》這首詩是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意境十分地別緻。此詩並沒有採用直接敘寫春景的手法,而是通過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與聯想,去捕捉春天特有的氣息,以此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與憐惜。

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春夜夢沉,天色已大亮尚不覺醒。當醒來時,只聽得屋外處處是鳥兒的歡鳴聲,詩人立即抓住此瞬,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描繪充滿了活力的春曉景象,而讀者由此可知,正是這些鳥兒的鳴叫把春困中的詩人喚醒,可以聯想到此時窗外早已是春光明媚一片,在此,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對春天由衷的熱愛與讚美。

趁著這美好的春曉景象,詩人隨即轉入了由第三、四句所引發出來自己的聯想:哦,想起來了,昨夜我在睡意朦朧中好像曾聽到過沙沙的風雨聲,此刻庭院裡盛開的那些花兒究竟被吹落了多少呢?

回看詩的前兩句,昨夜裡這一陣風雨並非暴風驟雨,而是春天裡的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到了香甜的夢鄉,又把春曉清洗得更加清澈明亮,這明顯是可愛的柔風細雨。然而它終歸也會搖落那些春花,帶走那些春光,最後一句“花落知多少”,又深含了詩人對春光漸去的淡淡憂傷與惋惜之情。

這首惜春詩,詩人緊緊抓住春曉的一剎,將人、鳥、風、雨以及花巧妙地粘連在一起,描繪了大自然的精髓與生活的情趣,抒發了自己對醉人春光與勃勃春意的酷愛與不捨,言簡意濃,景美情切,使人讀來感覺深沉香醇,韻味無窮,真是唐詩五言絕句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流傳千古至今,永久光彩照人。


老武小侃


《春雨的筆調誰更美》

寫春雨的詩,能與孟浩然《春曉》杜子美《春夜喜雨》的名篇比美的,應當數李商隱的《春雨》了。不過孟浩然的《春曉》,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是五言句,是正面寫。而李商隱的《春雨》,則是七言,從反面寫。下面對比一下一一

《春曉》一一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一一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土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燭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雨》一一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祫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白袷衣,作夾衣解。白門,指江蘇南京。意多違,許多事與自己願望相違背。珠箔,即珠簾之意。畹,太陽落山樣。玉璫,玉做的耳飾。緘札,密封過的書信。

如果說孟浩然的《春曉》圖,杜甫的《春夜喜雨》是純景物的素描,那李商隱的《春雨》就是一首情詩了。它抒發的是作者因一夜春雨引起的感想和情素。全詩表達了眼下的窘境,從而引發對情人的追懷。由於情人遠去,只能夢裡依稀相見的惆悵,要想與她相見卻又音信難通,顯現出自己孤單漂泊的悲涼。而這萬般情思結合飄灑迷濛的春雨,不是更顯得悱惻纏綿嗎?而後滿是華燈珠簾的街巷與黯然離去的情景,設色與孟浩然《春曉》,杜子美的《春夜喜雨》的意景。就都可以入畫了!




李老根2017


個人較喜歡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彷彿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這首詞生動展現一幅山村夜景的畫面,有視覺明月、茅店、驚鵲、輕雲、點星,有聽覺蛙聲,有嗅覺稻花香,有觸覺小雨落身。這些場景有很強的吸引力,感同身受過。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明月懸後山,點星閃爍,村前稻花一片,雨打荷葉,蛙聲爭鳴。詩詞的意境親切又有畫面感。


行吟詩詞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走在京城的街道,天空下著如乳汁般細密而滋潤的小雨。遠遠的看去路邊有輕輕的草色,走進了去卻發現都才剛剛發芽,稀疏零星,暫時還不成氣候。這才是春天最好的時候啊,萬物生長,生機暗發。比起煙柳成蔭,綠色佈滿全京城的暮春好多了。

前兩句將早春最美的兩種東西和在一起,春雨滋潤,青草萌芽,凸顯出了無限的生機。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了春雨的滋潤,細嫩的草芽飽含著水分。小草雖然細微,卻是春的使者,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一切都充滿著希望,有什麼比這還讓人欣喜的呢。

這首詩是韓愈在56歲高齡的時候寫的,身在暮年,是什麼讓他如此欣喜呢,肯定不止有春雨。前不久,鎮州藩鎮叛亂,韓愈做為兵部侍郎受命前去宣撫,經過一番遊說,叛亂竟被平息,唐穆宗大悅,特將其調任至吏部侍郎。此時正值春風得意,就邀請時任水部員外的好朋友張籍一同春遊,張籍因年高體弱推託,他就寫了上面這首詩去誘勸張籍。

不知最後這春遊是否成行,但我們知道了那年斜斜密密的細雨和似有似無的嫩草,在京城呈現出最美的早春。


文史趣聞


好長一段時間不曾回答了,因前面問答題是專門專攻,吸人眼球,相互尊重,暢所欲言,不受牽絆,當前籠統要求,不知可選?今天一早打開頭條,亮如眼瞼的是《春夜喜雨》這麼個詩詞,不回答那其不是情猶未盡嗎?這還用說嗎

正如標題那樣

唐: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管城








溫暖人間16


春雨的詩詞中,最喜歡的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人在春天的夜裡甜甜的睡去,不知不覺中天就亮了,到處都是鳥兒清脆的歌聲。當詩人看見院中被春雨打落的花兒時,才知道昨晚在睡夢中下雨了,哦,春天的夢是最美的夢。之所以喜歡這首詩,還是因滿滿的回憶。記得學這首詩應是小學二、三年級,每次聽到這首或看到這首詩,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美好的童年,也許是真的記憶,也許是朦朧的回憶,陽光、校園、春天、童年……一切美好的感覺,都伴隨著這首詩出現。











我思WORDS



子非魚2020


杜甫

《曲江對雨》

城上春雲覆苑牆

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落

水荇牽風翠帶長

龍武新軍深駐輦

芙蓉別.殿謾焚香

何時詔此金錢會

暫醉佳人錦瑟旁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 —唐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李煜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 —奏觀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志南《絕句》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 —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春風拂面1920


在寫春雨的詩句其以意境奪聲的古詩中尤為李商隱的《春雨》。

先來給大家認識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他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 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意境美的詩人。在他的《春雨》中,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全詩藉助於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讓讀者在其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感情中,體會隱喻著得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整篇詩句具有相當高的美感和意境特別奪先,那麼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分享詩人李商隱的這首古詩吧。

《春雨》原文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再體會《春雨》詩句譯文:新春時節,我身披白衫悵然地臥在床上;幽會的白門冷落了,令我萬分感傷。隔著濛濛細雨凝視紅樓更覺淒涼,只好頂著珠簾般的細雨,在依稀閃爍的燈光中黯然歸來。悽楚的暮春,遙遠的路途,哪裡可以寄託我的悲悽傷感?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耳環情書已備好,怎麼才能送達?只有寄希望於萬里長空中,那一隻剛剛飛來的鴻雁。

更深一步來對詩句作一下整體賞析:《春雨》抒寫了詩人與情人相見時的歡樂,離別後的懷思和失戀中強烈的痛苦。詩人重尋舊地,不見所愛女子,因而惆悵不已。詩中藉助飄灑的迷濛的春雨烘托別離的寥落與悵惘,渲染傷春懷遠、音書難寄的苦悶,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雲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後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於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末聯“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也富於象徵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藉助於自然景,把“錦書難託”的預感形象化了,並把憂鬱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雲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最後來勾畫一下《春雨》意境圖: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悽豔。他致力於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迴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複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悽美幽約;春晚日暮和雲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覆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不僅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隱喻著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並且具有相當的美感。所以說李商隱的《春雨》全詩藉助於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文學藝術意境,從而《春雨》達到了意境奪人的最高境界。


根號221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出自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詩句淺顯易懂,但意境深遠。在此獻醜註解一下,望大家不吝賜教: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鬱鬱蔥蔥的西塞山春意正濃,南遷避寒的白鷺成群結隊的歸來,自在的盤旋著,幾聲清啼似在與我敘舊。

我也童心大發,笑呵呵的對他們說,你們這些老夥計呀,來的正是時候,桃花盛開,流水潺潺,待我釣上來幾條肥鱖魚,大家就都有口福啦。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春風暖暖,小雨俏皮的繞過枝椏打在我臉上,我頭戴斗笠,身穿蓑衣,一副漁翁打扮坐在岸邊。老友都笑我呆,招呼我去茶棚避雨,我說不必不必,這點小雨剛好助興!

其實全詩都是對景緻的描寫,白鷺、桃花、青箬笠,綠蓑衣,色彩對比活潑豔麗。真正體現意境的是最後一句“斜風細雨不須歸”,在雨中悠閒垂釣,自得其樂,體現出一種清新脫俗的生活情趣。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描寫春雨的詩,希望你也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