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方城縣趙河鎮:我是一名"守門人"

決策探索雜誌 記者 劉振偉 通訊員 張懷周 聶東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後,他第一時間服從命令聽指揮,舍小家顧大家,衝鋒在前,紮根防控疫情的前沿陣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大代表和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他就是趙河鎮人大代表、國土資源所所長宋偉同志。

方城縣趙河鎮:我是一名

勇當"橋頭堡",守住"鎮門"。按照分工,宋偉同志負責位於S103線席莊防疫檢查卡點值班監測工作,接到命令後,他毅然不顧家中年幼的孩子、放棄了和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衝在了防控第一線。他把卡點當成了家,吃住在崗,24小時連軸轉,每天對往返車輛排查,限制外來人員進入,勸返走親串戶群眾。宋偉同志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面對一些不配合的群眾,他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告知群眾疫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安撫著群眾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此次疫情。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他一直堅持在戰鬥在第一線,他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他用"逆行者"的身影守住了縣門、鎮門、村門,展現了一名基層人大代表和黨員幹部的忘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決心和信念。

方城縣趙河鎮:我是一名

勇當"主力軍",守住"戶門"。為了加強網格化管理,經鎮黨委政府研究,宋偉同志迅速轉崗到億佳財富小區,在他的帶領下小區只設置一處出入"卡口",主動協調設立"臨時黨支部",明確10名黨員值守,細化劃職責,全力做好出入業主登記、測溫、勸阻。在小區逗留、出入小區不配合的業主,進行耐心勸說,利用"小喇叭"在小區循環播放防疫知識。"小區的宣傳工作有沒有做到位,排查精準不精準,外來人員登記、消毒、測體溫工作是不是面面俱到,有沒有異常情況"這是問題他每天都要在腦海過一遍。在宋偉同志和黨員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小區的嚴控出了實效,在各級的檢查中都對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方城縣趙河鎮:我是一名

"我們都是一名黨員,黨員的天職就是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我們,哪裡有困難,我們就衝在哪裡"。宋偉同志用責任詮釋擔當,不改本色、以身作則,充分展現了為民奉獻、敢於擔當的"黨員意志",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的戰"疫"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