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如果把這場疫情看做一場對企業的“壓力測試”,那麼用人成本的飆升,直接把許多企業直接送入“hard”模式。


這是一個從經營到心態都備受煎熬的過程。許多企業Q1的業績受損,但成本卻不見下降,尤其是用人成本。


各地出臺了推遲復工的政策,多數規定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9日。在此期間,企業照常發放薪資,部分地區(上海)的企業需要支付兩倍工資。


對此許多企業叫苦不迭,靈活用工市場卻有“逆勢增長”的趨向。靈活用工服務商也許是當前為數不多的,對未來有充足信心的企業。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靈活用工的本質是對社會零散、碎片化勞動力的充分利用。其概念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歐美,延續至今。


中國靈活用工的熱潮興起於2015年左右,2015-2020年間熱度急驟上升。據有關數據,註冊“靈活用工”商標的企業一共有120家。2000年以前成立的有2家,2001~2005年成立的有5家,2006~2010年成立的有3家,2011~2015年成立的有8家,2016年~2020年成立激增到了69家。


宏觀意義的靈活用工,是指除直接與用工方簽訂勞動合同以外的其它所有用工形式,普遍應用的就是勞務派遣、崗位外包等:需求方將需求外包給靈活用工服務商(平臺),平臺再去尋找符合崗位要求的個人。


需求方、平臺與個人之間兩兩結算,個人必須與平臺簽訂勞動合同,受《勞動法》保護,平臺為其繳納五險一金;另外是非全日制(通稱兼職),一般由用工方與個人方口頭簽訂協議,用工方為其交納工傷保險,發放勞務費。


而狹義的靈活用工,主要是指受共享新經濟形態影響下的那些非僱傭關係下的合作形式,比如自由職業者、個體合作等,這類合作不適用於《勞動法》,而是一種合作協議,個人與平臺結算屬於領取“服務費”或者“報酬”,而非“薪酬”,因為在法律意義上, 薪酬只能代指來自勞動關係/勞務關係的穩定性報酬。


網約車司機、快遞閃送小哥、網紅主播、運輸司機、街頭調研等職業,都屬於大概念的靈活用工,只是細化方案上不同,有的通過僱傭形式去解決,有的通過非僱傭的方式去解決。


對個人來說,靈活用工讓個人在擇業時擁有充分的靈活性、自主權、契合度,同時還能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滿足工作價值,並實現個人收入結構的多元化;


對企業來說,靈活用工意味著企業不必長期僱傭大量人力,在需要的時候去精確分配工作、支付薪水即可,最直接的效果是就是可以降低用人成本。


本次疫情面前,許多行業都受到衝擊,靈活用工市場概莫能外。


短期內,疫情對靈活用工市場的損害是一半一半:餐飲、零售等線下場景的靈活用工行業一定是受損的,因為大家沒辦法再聚在一塊兒了;但線上工作是受益的,比如網紅直播、在線設計、快遞外賣這種純線上接單的行業。


數據證明其推斷是正確的。一家人力資源服務商李先生表示,疫情未爆發之前,他們提供的零工每日在3000人次左右,疫情期間,每日最低時只有幾十人。“說明企業的經營者們被逼的實在沒有辦法了啊!”


但靈活用工服務商們的悲觀情緒普遍都不長,相反,他們認為靈活用工反而能因這次疫情實現長期增長。具體表現為:這一波疫情中受重創的行業——比如零售、餐飲、酒店的靈活用工市場,未來可能會是觸底反彈最大的,因為需求只是被冷藏,並不是消失了。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疫情直接刺激了企業在用工思維上進行根本性轉變。


這次風波最直接的結果,是企業主會加深反思之前的管理模式,因為這波疫情對企業的傷害太大了,短期內對靈活用工會有一定比例的影響,大家的收入下降幅度大約在10%到30%之間。


中長期來看,靈活用工行業會加速發展。因為如果企業活的很舒服,還是會繼續沿用全職用工模式,根本不需要改變。感受到生存壓力、利潤率指標完不成了的情況下,企業會更容易接受靈活用工,作為一個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靈工:延遲復工期間,我的收入不降反升


靈活用工資本市場下暗潮湧動,C端的“靈工”們也像潮水一樣湧進來。


晚上10點半,B站簽約主播道爺KEI準時開播。她在直播間內發起了話題分享,直播間內人氣高漲,抽獎彈幕不斷刷新。


她是B站的全職自媒體和直播博主。疫情期間,她明顯感覺“直播間的人數是以往的兩倍。”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其僅僅在2月5日的直播,就有超過1.2萬人觀看,彈幕條數2.6萬,最高熱度達到4.2萬,付費禮物價值超過8000元。


至於原因,她猜測是春節加上疫情導致的延期復工期間,大家呆在家裡的時間多了,也就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消耗在直播間裡。


為了適應新形式,她開始主動加班。過去她的工作時間是晚上10點半到次日凌晨兩點,如今她每次開播時長增加兩小時,一直到凌晨四點才結束。工作時間的使她養成了晝伏夜出的習慣,如今的白天比平時更睏倦。


《2017靈活用工生態白皮書》指出,得益於眾多共享技能型平臺的產生,自由職業者種類不斷豐富,出現更多新職業,其中就包括網紅主播等。自由職業者的比例不斷走高,2017年自由職業者在靈活用工種類中的佔比就已經超過20%。


對於用工需求方來說,平臺擴大以後,如果自己直接管理靈活就業人員,公司的人力部門管不過來。發放人員多,發放頻次高,報稅流程複雜,也容易出錯。


這些都催生了靈活用工服務商市場,催生了一批靈活用工服務商。


它們主要由三種類型企業組成:第一類是傳統的人力資源型公司;第二類是人力SAAS型企業,他們為各行業的B端用戶提供人力解決方案,提供招聘、培訓、排班管理、社保代繳、薪資結算、商業保險等全流程服務;第三類是純技術平臺型企業,為靈活用工供應鏈提供技術工具。


報酬代發、個稅代徵成為靈活用工的唯一落地途徑。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免去企業為個人繳納社保,個人與企業的收益同時達到最大化;


此外,代發的結算方式非常靈活,已經能輕鬆做到日結、周結、半月結和月結,支付渠道也涵蓋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多種方式,更合靈工們的心意。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現狀


一個能夠最大化提高社會生產率的勞動力結構應該是這樣的:“未來會有50-60%的人,全職就業;20-30%的人選擇靈活就業;剩下10%成為老闆提供就業崗位,全面釋放社會生產力。”


靈活用工改變各行各業的趨勢可能將呈現“兩極化”——“極高端”和“極低端”。


前者指的是高收入類型的職業,比如網紅主播、培訓講師、研究院調研員、設計師等;後者指的是服務員、保潔員、外賣員等這些對技能要求較低、准入門檻較低的行業。


靈活用工的力量將在這兩個領域率先佔據上風,後期逐漸實現“全職變兼職、僱傭變個體”

。而夾在“兩極”中間的行業和崗位,被靈活用工改變的速度要慢一些。‘’


靈活用工正走向明朗化。從行業上看,互聯網比起傳統行業對靈活用工的接受度更高。這來源於互聯網行業快速增長的業務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同於傳統行業長期形成的“自己員工自己管”的“老觀念”,互聯網對靈活用工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從國際環境上看,發達國家的靈活用工滲透率更高。2017年,據CIETT調查數據顯示,西方發達國家的“靈活用工”僱傭模式已經十分成熟,日本“靈活用工”在人力資源行業中佔比已到40%,美國緊隨其後,佔比34%。


中國的靈活用工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滲透率僅佔到人力資源行業的9%,與日本、美國相差較大。但據有關統計,我國靈活用工僱傭方的增長有加快趨勢。


努力,奮鬥!低迷的2020,卻可能是自由職業者的最好時代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行業會進入小B相爭的局面,很難出現一家獨大。原因是產業鏈過長,市場鏈條太多,細節太多。


也許未來靈活用工平臺終將會有價格戰,但現在遠不到時候。


靈活用工對我們工作方式的影響才剛剛開始。還有許多環節需要完善,比如如何從制度層面提高個人在靈活用工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個人如何避免在靈活用工市場陷入低收入的“陷阱”;如何維護長時間工作、高危工作者的勞動保障權益等等……


但機會始終比問題多。在2020開年的“多事之春”,這已經是一件十分令人振奮的事情了。


——本文摘自億歐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