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洋縣:念好“早、快、細、實、準”五字訣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洋縣:念好“早、快、細、實、準”五字訣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新年伊始,洋縣快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堅定信心,保持決戰決勝的姿態不變、精準嚴實的標準不降、持續幫扶的勁頭不松、念好“早、快、細、實、準”五字訣,及早謀劃,周密部署,因村因戶精準施策,高標準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開好局、起好步。

立足“早”字抓安排,長短結合謀劃工作。洋縣始終瞄準脫貧攻堅靶心,不等不靠,緊盯剩餘1509戶2934人貧困人口脫貧任務,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四個不摘落實到戶”為工作總要求,及早謀劃部署今年脫貧攻堅工作。在積極應對新冠疫情的同時,縣委先後召開了2次專題常委會,縣政府召開2次專題常務會研究部署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及當前工作,先後印發《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要點》《2020年剩餘貧困人口脫貧計劃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間幫扶工作導引》等系列文件,從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效、落細落實惠農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明晰全年脫貧攻堅總體思路。圍繞脫貧產業謀劃、“一查一補兩落實”、項目庫建設等工作,認真研究,在2月初出臺《2月份脫貧攻堅工作重點》,明確發力方向,督促各級幹部結合實際修訂完善幫扶(鞏固提升)計劃,有序開展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洋县:念好“早、快、细、实、准”五字诀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立足“快”字消影響,研判應對疫情風險。新冠疫情發生後,洋縣積極研判應對,採取有效措施,盡力消彌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的影響。一是廣泛宣傳合力防控。發揮“四支隊伍”主體作用,採用宣傳手冊、橫幅廣播、流動喇叭等,廣泛宣傳動員,組織黨員、返鄉青年、貧困戶等設卡阻隔,逐戶排查,全面提高群眾防範意識,防止出現感染導致致貧返貧。二是及早組織返崗復工。春節假後就著手研究評估疫情影響,討論出臺《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八條措施》,精準摸排務工需求,積極組織線上招聘,用活各類補貼政策,返程專車送達,重點支持貧困人口外出務工。縣財政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制訂獎勵政策,對2月底前外出務工人員(含貧困戶)額外補貼單程車費,連續7天每人每天發放20元生活費等,鼓勵外出務工增收。三是調整獎扶防控風險。對今年的產業扶貧政策提前調研,出臺年度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以有機產業為龍頭的5大主導產業,針對個別貧困戶原務工崗位丟失無法外出等情況,一方面提高農戶發展產業的獎補標準,將原來最高每戶5000元提升到10000元,鼓勵在家發展產業,另一方面,將9月底前可收穫出售的蔬菜等短效產業列入獎補範圍,激勵貧困戶長短結合增加收入。四是強化兜底保障民生。及時對未脫貧的1509戶逐戶分析研判,特別是對無勞動力戶、弱勞動力戶、殘疾人戶等特殊群體,利用大數據提前分析收入結構,對截止9月底疑似收入不達標的,提前採取低保升檔、重點幫扶等針對性措施,防止年底收入不夠“臨時抱佛腳”。同時,對因疫情造成生活困難的,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救助,織牢民生救助保障網。五是建管結合確保飲水。既注重飲水工程建設,更強化對已建成設施的管護,組織以村為單位加強水源地、調蓄池、輸配水管線等設施的日常巡查,加強供水值守和運行維護,建立疫期安全供水應急處置機制,採取暫停上門抄表、緩繳水費不停水等措施,消除飲水安全隱患。六是持續做好幫扶工作。針對疫情期間幹部無法到戶幫扶的情況,出臺《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幫扶工作導引》,明確各幫扶單位近期到村的6項重點任務,為幫扶幹部採取入戶、電話、微信等不同方式與幫扶對象聯繫時應做好哪些工作、注意哪些事項做出提示,確保幫扶不斷檔、工作不失位。

立足“細”字精安排,全力推動“一查一補兩落實”工作。把“一查一補兩落實”做為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年的一項重要內容,出臺細化《實施方案》,確保工作有著力點,操作有抓手。一是“七突出七對標七到位”查短板。圍繞“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要求,堅持突出主體責任,對標上級要求,做到脫貧責任履行到位;突出到戶末稍,對標精準要求,做到惠農政策執行到位;突出問題整改,對標年度目標,做到工作任務落實到位;突出動態監管,對標不落一人,做到識別標準統一到位;突出因戶施策,對標不摘幫扶,做到聯戶結對幫扶到位;突出程序規範,對標穩定脫貧,做到絕對貧困消除到位;突出逐戶研判,對標“兩不愁三保障”,做到脫貧達標穩定到位,持續抓好脫貧攻堅問題大排查。二是“九類重點”補正建檔立卡信息。明確了信息補正的9類重點:身份證信息與姓名是否相對應,學生、老人身份證是否過期;2018-2020年各年度務工信息是否準確無誤,務工地點是否與貧困戶自述一致;戶下成員與戶主關係是否準確;生產生活條件中,各類土地面積是否與相關記錄和檔案一致;系統中標註為已享受的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系統中記錄的貧困戶各年度的幫扶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特別是針對致貧原因的幫扶措施是否落實;“邊緣戶”“脫貧監測戶”是否有遺漏、信息是否準確、完整;各級通過信息比對和幫扶幹部採集發現的各類錯誤,系統中是否修正;系統信息與戶下實際情況是否一致,持續補正建檔立卡各類信息。三是“六個必須”“五個關注”推進兩落實。“六個必須”工作紀律整改問題, 即:每個問題必須有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制定的整改措施必須經集體研究討論;整改措施必須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整改措施必須落實;所有問題必須明確整改時限;必須在整改時限內整改到位;鞏固脫貧成果做到“五個關注”落實措施, 即:關注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涉貧信訪戶、產業失敗戶、外出務工戶5類人群。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洋县:念好“早、快、细、实、准”五字诀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立足“實”字拓渠道,消費扶貧促進增收。1月初,縣上召開消費扶貧大會,成立縣級消費扶貧協會,各鎮辦分別成立消費扶貧協會分會,通過縣鎮協會網絡,共享農產品信息,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解決貧困戶農副產品賣難。一是政府組織對接承銷。搭建機關單位、學校、醫院與貧困村農產品供需對接平臺,鼓勵引導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食堂優先採購帶貧企業或貧困村的農產品,簽訂定向採購合同600萬元。二是幫扶幹部愛心選購。年前,機關幹部在進村幫扶中,選購貧困戶農副產品累計達103萬元。三是商場超市專櫃直銷。縣消費扶貧協會組織在全縣5家超市的醒目位置,開設貧困村農產品銷售公益專區、專櫃,開展“買產品、促脫貧、抗疫情、獻愛心”消費扶貧活動,既幫助貧困戶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也保障了抗擊疫情期間的生活供給。四是幫扶單位以購代捐。藉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及省市幫扶單位門路寬、渠道廣的優勢, 幫扶單位內部累計購買貧困戶農副產品達922萬元,惠及貧困戶4200餘戶,戶均增收2100餘元;五是電商發力線上銷售。拓寬“電子商務+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直採直銷模式,搭載阿里巴巴、京東、樂村淘等電商平臺,大力推銷貧困村特色農副產品,年後物流公司向省內外累計發貨21648單,銷售黑米、糧油、蔬菜等合計120噸,實現電商銷售貧困戶農副產品金額達1300餘萬元。

立足“準”字定措施,因村因戶精準施策。精準摸排貧困戶發展需求,一戶一策研究幫扶措施,努力提高幫扶成效,鞏固脫貧成果。一是精準制定幫扶計劃和鞏固提升計劃。縣脫貧辦牽頭,把全縣剩餘的1509戶2934名貧困人口分別反饋相關行業部門,由各部門結合行業特點,對剩餘貧困人口逐戶逐人分析研判,制定針對性幫扶措施,建立細化的脫貧臺賬,精準指導鎮村強化幫扶和監管,確保如期脫貧。各幫扶單位與包抓村“四支力量”開展座談,修訂細化2020年對包扶村的幫扶工作計劃,幫助村兩委制訂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的發展措施,協調措施落地見效。所有幫扶幹部與貧困戶採取多種方式溝通聯繫,完善細化2020年《幫扶計劃》或《鞏固提升計劃》,按照“一查一補兩落實”工作要求,摸排幫扶對象存在問題,及時幫助解決並落實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成效。二是精準摸排產業務工信息。及時下發《關於做好產業、就業摸排工作有關事項的緊急通知》《洋縣關於做好有關復工工作的通告》,組織幹部開展貧困勞動力產業務工需求信息統計,準確摸清貧困戶需求,分批分期組織農民工返崗務工,有力有序加快貧困勞動力轉移,促進增收鞏固脫貧。截至2月22日,已精準組織專車運送貧困勞動力“點對點”轉移就業2批次66人。三是精準指導春耕生產。緊抓時令組織引導群眾開展春耕生產,大力發展袋料香菇、無筋架豆、火鍋辣椒等增收產業,確保全縣春耕生產有序推進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龍亭鎮高家溝火鍋辣椒基地中,10多名貧困戶熱火朝天忙著起壟育苗,培育的辣椒苗可供3500多畝大田辣椒需求。(洋縣脫貧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