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黃梅天時,為什麼牆壁上會出水?

手機用戶58451471319


黃梅天,牆壁上出現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溼度已經達到飽和,就是說空氣中水分的含量很高,高到有一部分水不能再以氣態形式存在,從而附著在地面牆壁表面變成水珠,從而導致家裡的傢俱、地板還有牆面受潮、發黴。受潮發黴的傢俱、地板、牆面成為黴菌生長的溫床。長期的黴變不僅會在牆面或是傢俱上留下很難去除的痕跡,而且空氣中瀰漫著的由黴變產生的病菌,容易使人生病。那要怎麼辦呢?

雖然外面陰雨連綿,但在家裡也有辦法享受宛如置身於晴天中的空氣質量哦,秘訣就是大金溫溼平衡室內機。

一、超大除溼量

在連綿陰雨的惡劣天氣環境下,溼氣量是非常大的,很多除溼機或者是空調都無法完成這麼大的工作量。大金溫溼平衡型空調除溼量可達4L/h,即使是特別潮溼的別墅地下室也可以使用,使用空調排水管可將冷凝水排走,免去了使用除溼機需要不斷倒水的煩惱。

二.除溼不降溫

下雨產生的寒氣很重,如果採用製冷除溼,會使溼氣和溫度同時降低,讓人產生不適。大金擁有雙熱交技術,可做到一塊熱交專門除溼,第二塊熱交利用回收的廢熱加熱提升溫度,做到除溼不降溫。

三.不同生活場景有效除溼

針對不同的生活場景,比如衛生間、廚房、衣帽間等,都可以通過大金溫溼平衡型空調的魔力三管技術及雙熱交技術實現有效除溼,讓一臺空調實現四季物盡其用,時刻保持清爽自然。

四.低溫也能持續有效除溼

一般的空調在19°以下就不能開啟除溼模式,這就是陰雨天常規空調除溼效果甚微的原因,而大金溫溼平衡型空調採用魔力三管技術及雙熱交技術,在低溫也能持續有效除溼,保持清爽。

太陽流浪去了,我們也要時刻讓生活保持陽光。大金溫溼平衡型空調時刻讓你的家清新如新,減少黴菌產生,室內空氣更舒適。


Today家居


黃梅天就是梅雨天氣,在我國,一般特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初夏時節的一段連續陰雨時光。這個時候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候,所以叫“梅雨”或者“黃梅雨”,同時因為陰雨潮溼,各種器物很容易發黴,所以又叫“黴雨”。

梅雨的形成跟我國雨帶的季節性移動有關。地球的大氣環流有一定的模式,在西北太平洋有一個常年存在的高氣壓區,就是我們在氣象節目裡常聽到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這個高壓區中心,氣流下沉,天氣乾燥炎熱。而在高壓區邊緣,則是冷暖氣流交匯的戰場,容易產生降雨天氣。

大概這樣示意: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通常簡稱“副高”)在一年當中有著規律的位置移動,在它的西北邊緣正好是我國的地盤,所以這裡形成的雨帶就跟著副高的移動而產生規律性的移動。

這種規律一般是這樣:

冬天,副高通常在海上,對我們沒有直接影響;

初春4、5月,副高向西向北推進(一般稱為副高的“西伸”)到我國華南南側,大約北緯15-20度的樣子,華南地區正好在副高西北側,於是這裡就成為一條雨帶,容易出現春季連陰雨;

初夏,5月到6月中旬,副高會突然“北跳”,一下子推進到江南南側,於是華南進入了副高中心,陰雨減少,天氣變得明朗,而江南地區處在副高西北側,雨帶也就推進到那裡,江南的梅雨季節就此開啟。

到了7月中旬,副高第二次“北跳”,這下輪到江南進入它的中心了,於是梅雨宣告結束,江南迎來炎熱夏季。而在副高西北側享受降水的,變成了黃淮地區。

7月底8月初,副高第三次“北跳”,輪到華北、東北迎來雨季。(不過也有人認為副高明顯的北跳只有兩次,第三次不明顯。)

此後副高一直維持在這個位置,直到秋天到來,迅速南撤。大江南北,雨水集體消退,一片秋高氣爽。一般在10月以後,副高退回海上,一年的季節性移動就此結束。

所以,正常情況下年年有梅雨,年年時間差不多,大概從6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左右。氣象部門對於梅雨季節的認定有自己的標準,每年都會記錄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日子,分別叫“入梅”和“出梅”,當然也有一些年份,副高活動不規律,有時長久盤桓在江南南側不肯走開,梅雨季節就會變長,叫做“多梅”;有時副高沒有經過第一次北跳就直接跳過江南地區了,那一年梅雨季節就會變短,成為“短梅”或“空梅”;還有的時候,副高完成第二次北跳,梅雨已經結束了,但副高又忽然往南退回來,使得江南地區重新降水,這叫“倒黃梅”。

總的來說,梅雨作為一個氣象上的專有名詞,在我國是隻有長江中下游地區(江南)才會出現的。很多人習慣把華南春季的連陰雨也稱為梅雨,這是一種誤會。

這種誤會很容易理解,畢竟梅雨這個詞歷史悠久,“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樣的古詩詞讓人樂於接受這個文藝範兒十足的詞。而且,單從表象來看,都是陰雨潮溼,華南的春季連陰雨和江南初夏的梅雨確實很像。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陰雨潮溼,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春季連陰雨時節,華南的氣溫是乍暖還寒起伏不定,而梅雨時節已是初夏,人們感覺到的高溫潮溼就比較明顯。

這就使得同樣是“牆壁出水”這樣的現象,規模和原因都略有不同。題目問的是“黃梅天時,牆壁為什麼會出水”,如果確定說的是江南梅雨而不是華南的春節連陰雨,那麼這種現象我不大確定是否會出現。如果出現了,我想應該就是空氣溼度大的原因吧。

但在華南春天,確實容易有些日子出現“牆壁出水”的現象。不僅牆壁出水,地板、天花板,任何光滑的表面都會出水。這種天氣,廣東人稱“回南天”,一般是在冷空氣走了以後,暖空氣迅速反攻導致的。空氣迅速變暖,而牆壁、地板等固體表面溫度回升沒那麼快,一和暖空氣接觸,空氣中的水分就迅速析出,附著在這些物體的表面,成為大片大片的水珠。

貼一些回南天牆壁、天花、地板“出水”的圖片:

等到再過一段時間,物體的溫度升到跟空氣一樣了,回南天現象就結束了。有時,冷空氣是慢慢離開,天氣慢慢回暖,物體和空氣有充分的時間協調一致,這樣的話,也不會出現“回南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