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語文作文應該看重什麼地方,是看結構還是其他什麼?英語作文也是?

鄧高生


語文作文應看重書寫,結構,語言,材料,中心。

一書寫。書寫是作文評卷老師關注度最高的一項能力,它是學生作文成敗的關鍵。如果一篇作文文面整潔,書寫整齊,就像一位美女,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即使文章也有一些毛病,老師也會手下留情。這樣的作文一定能得高。如果書寫潦草,字跡不清楚,卷面不整潔,將來機器閱卷,可能成為廢紙一張。

二是文章的結構。結構是文章的骨架,一篇文章開頭像鳳尾,中間像豬肚,結尾像豹尾。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開頭點題,中間敘事,描寫,舉例論證。末尾總結點題,很有吸引力。

三是語言。語言是文章的細胞。作文文存字順,語言流暢,無錯字,無病句,就像清泉流血,自然清激,讀起來流暢就是好作文。如果文章巧妙地使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比較,列數字,舉倒子的寫作手法,語言生動,能調動起讀者閱讀的胃口,就是一篇優美的作品。

四是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好作文是由一個個小小的材料拼湊而成,選擇典型的材料,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引起讀者的共鳴。如果選材乏味,別人讀了你的文章,如同嚼蠟,誰還願意去讀?所以作文要注意選材,做到"人有我無,人有我精"。選材時第一第二選材不能選,因為別人都在寫,你肯定沒有別人寫的好,第三第四選材可以寫,因為寫的人少,你可以新取勝。

五是中心。中心是文章的靈魂,一篇文章只有一箇中心,向讀者介紹什麼,說明什麼?歌頌什麼,讚揚什麼,批評什麼,指責什麼,都要觀點鮮明,不能有一點含乎。一般是開頭點名中心,或者結尾點名中心,有能力的同學,在文章的結尾,可以進行議論,談一談自己的的感想,以深化主題,點明文章主旨。


楊德福8086


最近確實也想寫寫作文該注意的地方。

陪孩子在家上課,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是關於寫“疫情”的,就規定了主題,沒有規定任何的形式以及內容。當然我也是沒有特別在意的,隨便孩子去寫。

然後孩子寫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抄的一段如何科學防範疫情的,我也就當做完成任務,沒有多加修改。後來老師直接發來的評語是——流水賬!

這個確實也是讓我當頭棒喝的,看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是作文,都是要好好構思的。所以我也準備讓孩子重新構思重新寫。

那麼我也來說說語文作文看重什麼,第一肯定是主旨,看主旨是不是符合要求。就比如我理解,老師讓寫“疫情”。其實更多是要讓孩子瞭解這次疫情的起因,以及大家如何防範疫情,還有湧現了哪些可歌可泣的事件。當然我孩子寫的如何科學防範也是可以的,但是抄了一段就不行(事實上孩子真的不知道如何科學方法)。所以抓住主旨是語文作文最重要的地方。

這個主旨抓住了,然後來看文章內容,這個是第二重要的。內容是不是符合主旨,內容是不是豐富多彩,內容是不是豐滿,都是考查的範圍。那麼在內容中結構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了。內容可以是以一個很小的點來反映主題,而且小的點比較好切入。確定好內容之後,才要考慮結構,如果這時候結構安排得好,那麼它和內容相輔相成,是可以加分的。比如總分總結構,並列結構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用的。內容的還有一個就是語言的優美了。如果語言用的非常讓人眼前一亮,那麼這篇文章無論如何都不會差。這就考查到平時的積累了,優美詞句能夠隨時使用,這個是非常難得的。

英語作文我感覺就不要這樣了,畢竟比較簡單,只要圍繞主題,寫好一些句子。最重要是不要有語法毛病和拼寫毛病,這樣基礎分肯定就有了。如果當中用到一點比較高大上的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等,已經是一篇優秀作文了。

畢竟語文是我們的母語,要求就比較高了。


冰魚媽媽


語文作文,需要關注的點包括:主旨、結構、選材、語言。

首先是文章的主旨,否則,文章就沒有主心骨,就是一盤散沙。文章的主旨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且平時錘鍊思想、積累經驗和豐富生活經驗的必然結果。文章主旨要正確、深刻、新穎、集中。

其次是文章的結構。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將文章的材料進行統籌安排。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可以按照總-分-總、總-分、轉折式、遞進式等邏輯順序進行行文。

第三是文章的選材。一篇文章,沒有充實、優質、新穎的素材,必然是內容乾癟的。我們可以深入到生活中用心體會,多發現生活中的感人瞬間和細節,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必然是無往而不利!

最後是文章的語言。語言風格有多種,華麗的、嚴謹的、幽默的、樸實的。語言風格無所謂好壞,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然後進行反覆錘鍊,進而使自己的語言獨具特色!

希望能幫到您!




初中語文找老孫


作為一名二十三年教齡的老教師,我給大家總結了考場高分作文的7個標準,希望能對你們有用。

標準1:篇幅以超過規定字數100字為宜

見面書寫要求工整、清晰、乾淨、規範有條理!

比如題目要求“不少於700字”,那麼考生不要只寫700字,而要超出一百字左右,直觀地說,就是要寫到答題卡上“700字”標記下面四至七行。卷面無修改、無添加、不會模糊不清、忽大忽小。

標準2:卷面整潔   書寫規範

卷面是作文的門面,卷面書寫潔淨工整會讓人賞心悅目,能博得閱卷老師的好感;而卷面髒亂不堪的作文只能讓閱卷者望而生厭,難得高分。

標準3:標題能一眼看出與主題的關聯

作文如果是自擬標題,那麼擬題的第一原則是切題,即切合主題或話題,其次才是簡練、有新意和有文采。

標準4: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點題

點題形式多樣,既可以點出完整的主題(或話題、標題),也可以點出主題的關鍵詞,還可以把主題稍作改動但保留其關鍵詞。

 標準5:文章最好分成五至七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兩三行即可,中間每段可長些,七八行較好。這樣顯得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標準6:題材上一定要寫自己真實經歷的事情

中考作文的選材其實很簡單,基本上是以“我”為圓心,以“我”的活動為半徑來畫圓,要能突出作為初中生的“我”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受。另外切記不要照搬作文題目中的材料,因為那隻能證明作者文思匱乏。

 標準7:文章立意要明確且正確

考綱和評分標準對“立意明確”有要求,但對“立什麼意”卻沒限定,只是要求考生感情真摯,寫出自己獨特而真切的體驗。

 




蓮生心際


作文應該看重這樣幾個方面:第一,立意。這一點評判的是寫作者認識和思想的高度,也體現思維能力。常常有人把作文水平等同於語言文字的表達水平,這是非常錯誤的。語文教育承擔著人文教育的重任,作文是其核心,沒有思想的語文教育就是沒有靈魂的應試技巧。第二,就是語言文字的表達水平。這反應的是語文的積累,一般理解是閱讀量的積累。對此我要說明的是,並不是閱讀量越大文字水平就高,閱讀量少文字水平就一定低。關鍵是閱讀的有效性。決定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閱讀時的用心程度、閱讀方法還有每個人不同的悟性。第三,選材。表達的主題雖然一樣,但每個人選用的材料不一樣。在生活中選材可以體現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古詩文及歷史典故中選材可反映文化素養。第四是結構,也就是常說謀篇佈局。這不僅反映作者純粹的作文水平,也能體現對事物的把控能力,甚至可以鍛鍊將來的管理能力。最後,作文是有技巧的,尤其是應試作文,有效的技術指導可以讓作文成績一般的學生大幅度提分。呵呵,我就是幹這行的。


十九度觀察


看了其他的答案,說一下我的拙見。

語文作文和英語作文應該不同,我僅從語文作文的角度發表觀點。

我曾經看過一個廚師講,做小龍蝦的時候不能先剔除蝦線,不然小龍蝦的肉會很鬆散,不緊緻了。

中心

這和寫作文是一樣的,作文的中心不統一,甚至沒有中心的話,整篇作文看起來也會很鬆散。

所以,從我的角度,最應該看重的就是中心。不能一篇文章讀完之後,都找不出這篇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這樣不是一篇好文章。

結構

開門見山是大部分作文中都會用到的方法,而這也是結構最重要的一部分。至於其他的結構上的要求,不同年級要求也不同。

內容

大家都是中國人,用漢字寫文章,為什麼人家的作文得分比我高?

拋開字體不說,語句的運用是重中之重。

為什麼多讀書?書讀多了,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就強了,這樣,寫出來的文字也就更優美了。

中心>內容>結構,這是在我心裡它們三個的重要性排名。


教書匠木石


這要區分是考試作文還是平常的作文。如果是考試的作文,改卷老師首先看的是作文中的漢字寫的怎麼樣,這是能給老師留下第一印象的,其次是開頭和結尾,如果有好的開頭與結尾,再加上一篇漂亮的方格字,估計是能得高分的。同時,在文章裡能有引用些名人名言,古詩詞,來點抒情什麼的,也會吸引老師的眼球的。但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是要嚴格按照寫作的要素去鍛鍊文筆。


教育資本論


中文講究意境,所以重內容輕結構;英文講究邏輯,所以重結構輕內容。我這裡說的輕重,不是說英文的東西就是沒內涵的。而是說從考試的角度來說,英語作文結構搞定了分數就不會低。


拋開考試,上升到語言的自由表達,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都是講究結構和內容邏輯的。或者說,講究結構和內容邏輯的表達會更加具有表述力。


歷史圖書館


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微笑][微笑]


小瑞瑞u


謝謝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