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皇五帝"概念現世以來中原地區出現不同的概念闡釋

"三皇五帝"是中華多元古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始見於儒家經典《周禮》,但具體所指為何卻眾說紛紜。一般而言,中原對"三皇五帝"的解釋都體現在單個的個體和血緣的聯繫。地處西南地區的巴蜀,也有自己的"三皇五帝"系統(即"三才皇""五色帝"),其涵義與特徵都與中原文獻所記不同。本文擬在考證巴蜀系統的"三才皇"與"五色帝"的基礎上,比較中原系統的"三皇五帝"之說,從而揭示上古時期"多元一統"的古史體系,同時也揭示巴蜀大地被淹沒既久的古老信仰。

一、"三皇"與"三才皇"

1、何為"三皇"?

《周禮·春官》載:"外史掌書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書。"這大概是"三皇五帝"一詞的最早出典。不過,"三皇五帝"到底是代表古代神聖,還是遠古時代?《周禮》等儒家經典則未明言。鄭玄注《周禮》"三皇五帝之書"說:"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也。"所謂"楚靈王"云云者,事見於《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趨過,(楚靈)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圖為三皇畫像

2、何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呢?

杜預《集解》只說:"皆古書名。"孔穎達《疏》引孔安國《尚書序》說:"伏犧、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然後歸納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即謂上世帝王遺書也。"

但以具體的個人來解釋"三皇"則是共同的,這個系統實可稱為"三人皇"。王符在歷數中原諸說之後,又說:"我聞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為或及此謂,亦不敢明。凡斯數,其於五經皆無正文。"他這裡提到了另外一個"三皇"系統,即"天皇、地皇、人皇"。

三人皇系統

3、既然儒家"五經"沒有明文記載,李斯所說、緯書所載又是從何而來呢?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可能是來自巴蜀大地。《華陽國志·蜀志》開篇就說:"蜀之為國,肇於人皇。"常璩雖然是東晉人,他的依據卻是《世本》。一般認為,《世本》成書於戰國末年,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班固自注:此書是"古史官記皇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二載:"按《世本》《山海經》、揚雄《蜀王本紀》、來敏《本蜀論》《華陽國志》《十三州志》,諸言蜀事者雖不悉同,參伍其說,皆言'蜀之先肇於人皇之際'。"

最早系統整理姓氏的古籍--《世本》

南宋羅泌《路史》卷四也說:"蜀之為國,肇自人皇。"其子羅蘋為此書作注時,也指出此文的依據是"《世本》、揚雄《蜀紀》、《華陽志》《本蜀論》等語。"由此可見,"蜀出人皇"的說法淵源悠久,早在《世本》中已經明確記載,而同時期的中原文獻(包括儒家經典)還沒有關於"三皇"所指何人的討論,更無具體的記錄。

《孔子家語·五刑解》雖有冉有向孔子提問"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的話,但也無具體所指。記載"蜀出人皇"的《世本》(並《山海經》)時代早於伏生《尚書大傳》,揚雄《蜀王本紀》也在應劭《風俗通義》和班固《白虎通義》之前。

和漢三才圖會

故蜀人以"三才"言"三皇",比中原以人物釋"三皇",起源更早一些。再從地域上看,各種有關"三皇"的傳說也都以巴蜀為中心。緯書說"天皇氏"出於崑崙山東南"萬二千里"的極遠之地,道里並非實指,但"崑崙東南"即是巴蜀之地是也。

蜀人的"三才皇"觀念後來進入中原,逐漸為中原人士所接受。西漢儒者即率先用之以豐富儒家學說。如前所引,興起於西漢末年哀、平之際的緯書,已將"天皇、地皇、人皇"納入中原"三人皇"的解釋體系中。及東漢道教產生,"三皇"觀念又進入道家經典,成為道家構建其宇宙生成論、天地神靈說的重要材料。

伏羲、女媧的有機結合

他們將巴蜀"三才皇"與中原"三人皇"有機結合,將"伏羲、女媧、神農"等定為"後三皇",將"天皇、地皇、人皇"定為"中三皇",實現了形上、形下的互補。由此定義方法可見,他們已經承認了巴蜀"三才皇"的地位和時序都早於中原"三人皇"。

在今天渝東、鄂西,以及川北的閬中地區,也有許多關於"三皇五帝"人物的傳說。但是中原以具體人物來闡釋"三皇"的說法更趨向於實際的指代,而巴蜀以"三才"命名則更近於神話或抽象,孰早孰晚明顯可見。

二、"五帝"與"五主""五色帝"

關於"五帝",與"三皇"同時見於《周禮》,但具體所指則大致有五種:其一,《戰國策·趙策》所載之"宓戲(虙羲)、神農、黃帝、堯、舜";其二,《呂氏春秋·尊師》所載之"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其三,《大戴禮記·五帝德》與《史記·五帝本紀》所載之"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其四,偽孔安國《尚書序》所載之"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其五,劉恕《資治通鑑外紀》所載之"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

五帝畫像

可見,"五帝"的各類組合,在中原文獻中是不斷變化,沒有確定的。而巴蜀地區,也有"五帝"的記載,指稱相對明確。據揚雄《蜀王本紀》:"蜀王之先名蠶叢、柏濩、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古蜀王國曆史上的五代傳奇蜀王

可見,巴蜀有自己的五帝(或五主),且在文化上與中原正統的服飾、文字和禮樂上都有差異。《華陽國志·蜀志》也記載蜀侯自蠶叢開始稱王,後有柏灌、魚鳧、杜宇先後稱王,後杜宇又稱帝,號望帝,杜宇之後,開明立,號叢帝。這段文字所述與上文相同,所謂"王"和"帝",都是用中原的語言對蜀地最高君長名稱的譯寫。

其最早的古史系統,當以"五主"和"五色帝"為最根本,也最系統。

三、巴蜀、中原"三皇五帝"兩大體系的文化內涵

"三皇五帝"之事尚矣,無可得而詳。《列子·楊朱》就託楊朱之言曰:"太古之事滅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覺若夢;三王之事,或隱或顯,億不識一。"

然而歷史研究、文化考察,不一定都能求其真相全貌,能發其隱微、推其情勢,詳其用意,躡其蹤跡,以考其信仰,亦足以觀矣!考察上古"三皇五帝"史蹟,首先要明確中國上古本有多元的古史體系,只是多不可考矣。

戰國簡《容成氏》

此外,上海博物館所藏戰國簡《容成氏》列舉古帝八個,《六韜·大明》舉古帝十五個,《興王》舉古帝九個。巴蜀地處西南,地域相對獨立,文化獨自發展,有其自成體系的古史傳說系統,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認為,"帝"像祭桌之形,供奉能夠賜福消災、至高無上的天神。因此,祭祀"帝"的祭典又稱為"禘"。故《說文解字》稱:"諦,諦也。王天下之號也。"此後,逐漸演變為皇帝義。皇,金文作""。下面是王,即象徵王位的斧鉞。上面是閃爍發光的帽子,代表身份與地位,是"煌"的本字。

《說文解字》載:"皇,大也,從自王。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管子·外言八·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一即太一、太極,是造化之初的原始狀態,這是皇者所以效法的。

道即規律,是天地運行的節度,這是帝者需要體現的。德即分於道者,是形成人類和事物的個性,這是王者所要遵循的。兵即武力,這是霸者成功所必須的。皇者崇尚自然,帝者尊重規律,王者尊重民心,霸者追求武力,各有所尚,也各有成功。

西漢末年的緯書《禮斗威儀》,又以一棵樹的結構來比喻"帝、王、霸"的關係:"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華,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

其他緯書則從天人關係的角度解釋"皇、帝、王"的不同。《尚書刑德考》說:"帝者,天號也。王者,人稱也。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稱也。皇者,煌煌也。"

巴蜀自古盛行尚"五"觀念,五行、五主、五廟、五丁、五塊石、五方,這些觀念與"五色帝"信仰、"五德教"價值觀結合,便形成了系統的文化模式和宗教觀念。這一模式後來幾乎為道教全盤繼承,形成了系統龐大的宗教文化信仰體系。

五行、五色土

這裡"道德仁義禮"五德正是"蜀學"特有的價值觀,"赤白黑青黃"五帝也是開明蜀王的祭祀體系,"南西北東中"五方也是《山海經》"三藏山經"的分卷方法。道士們將其與"三皇五帝"互相搭配,顯然是受了巴蜀文化的影響。道教創立於巴蜀,教義中吸收了許多巴蜀文化觀念,如吸收蜀人"天皇、地皇、人皇"的三皇觀念,創立道教的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的"九皇"鬼神信仰體系,就是明顯的例證。

《無上秘要》和《雲笈七籤》即使不全是巴蜀文獻,也是借鑑了巴蜀文化中"五行""五帝""五德""五方"等內容融會貫通而成的。"三才皇"和"五色帝"代表了巴蜀先民的古老信仰,這一信仰後來又進入中原成為國家祀典。西漢文翁所建石室精舍,即具有祭祀先聖先師先賢的功能。後來經高(目矢,音shun,請拼字)修復,並增建"周公禮殿",即"畫盤古、三皇、五帝、三代君臣,與仲尼七十弟子於壁間《玉海》原文說是"益州刺史張收畫",張收是晉人。

其實在他之前,文翁石室已繪畫祭祀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注《索隱》引《文翁圖》,《隋書·經籍志》載"《蜀文翁學堂像題記》二卷",《舊唐書·經籍志·雜傳記》"《益州文翁學堂圖》一卷"。(《玉海》卷五七)按,畫像而祭,周代明堂、楚國王廟、西漢魯殿也是如此。

中原"三人皇"的解釋方法從人類的生產與生活形態出發,燧人者就是最初用火的人,伏羲(又作伏犧)就是最早馴獸的人,神農就是創造稼穡的人,即便是女媧,也是造人的開始,這對中華文化又具有形而下的實踐意蘊。

無論是《禮號諡記》所說的"伏羲、祝融、神農"三皇,還是《含文嘉》所記"虙戲、燧人、神農",他們的解釋都只代表不同的文明情態:"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感伏貢獻,故曰伏羲也。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燧人也。神農,神者信也,農者濃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種,美其衣食,德濃厚若神,故為神農也。"

無論作何解釋,其所反映的生產方式都只能是形而下的。西漢伏生《尚書大傳》則稱,"燧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蓋因"燧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託遂皇於天。伏羲以人事紀,故託戲皇於人。蓋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農悉地力,種果蔬,故託農皇於地。天、地、人道備,而三五之運久矣。"

三皇五帝畫像

顯然,伏生已經看到人格化"三皇五帝"具有諸多侷限性,不利於表達至善至美的政治理想,故將燧人、伏羲、神農之德與"天、地、人"三才之道結合起來,實質是協調巴蜀"三才皇"與中原"三人皇",形成中原文化信仰體系中形上形下的互補完善,從而鞏固人們追述"三皇五帝"為代表的上古盛世的堅定信念。

巴蜀"三才皇"與"五色帝"之有益於政治理想之形成和構建,於此亦可知矣!

結語:

"三皇五帝"作為中國傳說時代的先聖(甚至尊神)形象,對中國人信仰特徵的塑造、文化哲學的構建、道統思想的形成皆有深遠影響,也為研究古史的學人考述傳說時代到上古時代的相關問題提供了特殊門徑。

因此,自《周禮》始,"三皇""五帝"之相關記載就多見於各家文獻,並於數千年中,其內涵和價值不斷擴大,其意義在後世統治者統治力之發揮、平民階層價值導向之確立方面也與時俱增。考察"三皇五帝"傳說的源流和確切含義,是研究中國古史和信仰所必須的,同時有助於我們從深層次疏通和理解從傳說至上古時代的漫長歲月中,中國人的信仰源流和精神訴求。

相比古埃及、古巴比倫與古印度,古中國擁有極為廣闊的自然地域,也形成互為補充的文化視閾,各地自然風貌相異,文化傳統和觀測視角不同,故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說。譚其驤先生曾言:"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臺。"

中國史學之傳統,向來重視地理,故有"史地之學"。總體上考察歷史現象,尤其是考究源流問題,應當關注各地域範圍的早期歷史。在交通不便、溝通受阻的上古時代,雖然物質層面交往不暢,然而思想引領時代,視角決定視閾,上古時代中國的信仰和思想在各地生根發芽結果,形成各種地域文化,共同充實塑造了全民族認同的"中華文化",巴蜀文化就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支。

古蜀五人皇

從"三皇五帝"到孔孟儒學,中國很早就形成了既各有特色,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信仰體系和思想學術,"三才皇"與"三人皇""五色帝"與"五人帝"從對應到統一的結構,就是中華文明從多元到一統發展的可貴之處。但是,我們研究中華文化的既成之美時,不能忘記各地先民對中華民族共同信仰的形成之功。

總之,自西漢以來,"三皇""五帝"源流於哪、具體為何,眾說紛紜,對此前賢多有梳理和解讀。歸納起來,關於"三皇",中原文獻或以為燧人、伏羲、神農,或以為伏羲、女媧、神農,或以為伏羲、神農、祝融,或以為伏羲、神農、黃帝。至於"五帝",更是說法多多:

一以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一以為宓戲(虙羲)、神農、黃帝、堯、舜;一以為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但其總體特徵,或以生產方式的演變而命名,或以血緣關係的遠近而排序,都是具體的、固化的,缺乏靈活性和超脫性。在中原"三皇五帝"體系外,巴蜀也有獨特的"三皇五帝"系統: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是為"三才皇";五帝即"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主,或"赤帝、白帝、黑帝、青帝、黃帝"五帝,是謂"五色帝"。"三才皇"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一統的哲學觀念,"五主"代表了西南地區多元一體、和諧共存的文化形態,"五色帝"則與巴蜀大地流行已久的"五行"觀念、"五方"意識、"五德"價值密切相關,表現了氣吞八極、涵蓋四方、形上形下、和諧統一的價值取向和文化情態。

後來,中原學人(特別是道教和神話學者)對古蜀的信仰體系和精神內涵經過了一番吸收、內化和昇華,逐漸構成中國古代獨具特色、兼容幷包的完整而豐富的信仰體系和哲學觀念,深深地影響了以儒學為主流的思想學術的充實和發展。我們在總體上考察中國思想文化源流的同時,也應當客觀認識地域文明對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巨大貢獻。在物質文明相對發達的今天,增強各地區各族類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無疑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共同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必不可少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