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水利扶貧項目“挑刺”

為水利扶貧項目“挑刺”

原標題:一百四十一名群眾義務監督員發揮作用

為水利扶貧項目“挑刺”

“以前都是去挑水喝,現在自來水安進了家裡,水龍頭一擰就能喝上乾淨、放心的自來水。”日前,在合浦縣公館鎮南山村,村民範先樂對正在開展工地疫情防控和水利保春耕工作監督檢查的北海市水利局幹部說。

一旁的駐村第一書記葉俊傑對合浦縣公館鎮南山村排灌渠整治工程讚不絕口,“解決3000多人飲水和2000多畝田地的灌溉問題。”同時,他還為該項目義務監督員點贊:他們發揮了大作用。

據介紹,2019年北海市的水利項目共19個,項目資金1700多萬元,水利扶貧項目惠及66個自然村。水利扶貧項目點多面廣,若以常規手段處理,難以“全方位”“無死角”監督,駐北海市水利局紀檢監察組創新機制,聘請141個群眾義務監督員,發揮群眾力量。

為提高群眾義務監督員履職能力,北海市紀檢部門請技術人員對監督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幫助他們弄懂為何監督、監督什麼、如何監督。

“大匡排洪溝修復工程沒有考慮到排洪溝與海堤、村道的連接,造成群眾出行和海產品運輸困難,請修建上堤道路50米及村莊道路150米。”銀海區福成鎮大坎村委群眾義務監督員李振成在徵求會上向建設方“挑刺”。經各方現場勘察,建議獲得採納,解決當地群眾養殖業運輸問題。

由於瞭解村情,群眾義務監督員除了“挑刺”,也幫工程隊解決了難題。在銀海區平陽鎮東星村委深泥坑山塘清淤及灌區改造工程中,沒有施工道路,施工方無法進場。經群眾義務監督員東星村委支書陳明華、主任黃正平多方協調,通過補償群眾甘蔗青苗的辦法,解決交通難題。

“群眾義務監督員不僅是防火牆,也是連心橋。”駐北海市水利局紀檢監察組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以來,群眾監督員直接參與水利項目質量監督96次,反饋意見建議14條,有效推動11宗工程項目完工驗收。

(記者/藍永前 通訊員/盧展州 原文編輯:莫義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