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反駁“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

伲好i


“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背後是有不同的目的:

(1)想得到理解和原諒

他只是個孩子,他分辨不出來這個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他的認知水平還不到位,因為他的行為而產生的後果,希望對方能理解和原諒。

至於這件事產生的責任,我們來承擔。在以後,我也會規範孩子的行為,讓他更加懂得如何做不會打擾或傷害到別人。

(2)想逃脫責任

因為他只是個孩子,所以大家都應該原諒他,至於這件事產生的後果,對不起,就這樣吧!你認倒黴吧!因為他只是一個孩子,沒法承擔責任。

(3)通過道德壓力,剝奪對方的選擇權力

他是個孩子,而你是個大人。如果你要和一個孩子計較,就是你小題大做,就是你沒有包容之心,就是你沒有“愛幼”之情!

這句話暗含著威脅,也有著一定的道德壓力。通過這樣的話,來剝奪對方選擇的權力,貌似除了包容孩子,其他的方式都會被唾棄似的。

無論是什麼目的,在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應該停下來想一想,再去回應。

熊孩子確實有,熊家長也存在,但是我們也不要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不是每一個說這句話的人都是一個熊家長,他有可能只是希望得到理解和原諒。

我最近遇到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10歲的孩子A正在公共場所玩一個公共的玩具,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B伸手要去拿,A正玩在興頭上,對他說:“別動,我還沒玩完呢。”

可是小男孩B不聽,還是伸手去拿。A就伸手擋了一下,B因為A的力度原因後退了兩步,然後哇哇大哭。

B的媽媽也在旁邊,看到後特別生氣。

A的家長過來問怎麼回事,B的媽媽非常氣憤地大聲對A說:“你問問他!這是一個大孩子應該做出來的事情嗎?怎麼能這麼不懂事呢?我兒子還那麼小!怎麼能這麼對待他!”

B的媽媽一邊憤怒地說著,一邊食指指著A。

A的媽媽沒有急於批評孩子,而是把他拉到其他的地方問他原因。

這個孩子非常清晰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小男孩就是讓他媽媽慣壞了,這是公共玩具,我正在玩,他非要拿,沒有拿到他就覺得委屈。我擋他讓他退了兩步,可是不疼,他沒有碰到任何地方,就是退了兩步而已,而且他後退之後沒有馬上哭,等了一會才哭的。他知道哭好使,他媽媽就會向著他。”

我想起B的媽媽指著A批評的時候,可想到A也只是個孩子?

一個大人尚且不能尊重地對待孩子,又怎麼能去要求一個孩子讓著你的孩子呢?

  • 如果只是因為10歲的A比3歲的B大七歲;

  • 那麼你比10歲的A大了二十多歲,可有做出一個良好的示範?

一個熊孩子背後,一定有熊家長給撐腰,孩子才會越來越熊。

“他只是個孩子”這句話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在於說出這句話的人目的何在。

如果只是為了逃避責任,那麼這句話就是個貶義。

真心希望這句話能更多的用在“表達歉意”的時刻,同時也要引導孩子承擔責任,重視他的言行給周圍人帶來的影響,而不是憑著自己的心情為所欲為。

否則,等待家長的,也許是將來更大的“熊”,甚至是悲劇的“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