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汙泥發電是什麼?汙泥焚燒發電技術詳解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污泥发电是什么?污泥焚烧发电技术详解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處理是對汙泥進行濃縮、調治、脫水、穩定、幹化或焚燒等無害化加工過程。為節汙排汙,汙泥處理最大利用化,同時可造福人類,近日,國家級技改項目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在浙江長興正式投產運行。燃煤耦合汙泥發電,就是將燃煤和幹化的汙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用來發電。汙泥治理一直是環境治理的一大痛點,這個項目為解決城市汙泥處置問題提供了新出路。那麼,汙泥處理的方式有哪些?汙泥發電技術原理是什麼呢?

汙泥發電技術講解

汙泥焚燒後剩下的灰渣,體積只剩下原先汙泥量的5%左右,可用於建材行業綜合利用,從而形成了良性的汙泥閉環處理處置。

汙泥發電是城市汙水處理廠進行汙泥合理開發利用的技術措施之一,是汙泥實行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良好方法,3 種典型的汙泥發電工藝:汙泥焚燒發電;汙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通過燃氣輪機組發電;汙泥厭氧消化產生沼氣、進而通過改質製造氫氣,經燃料電池發電。對汙泥合理利用的規範化、科學化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中國首個純汙泥焚燒發電項目併網發電!

隨著產業不斷擴圍,包括汙染程度重、治理基礎差、排汙總量大在內的汙泥處置難題成為這座北方城市的“心病”之一。截至目前,辛集日均產生約4690噸含水率97%的汙泥。

全國首個純汙泥焚燒發電項目——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作為河北省重點建設的環保示範項目,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總投資超過2億元。1號機組正式建成投產後,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中心可日均消耗含水率60%汙泥600噸,發電量14.4萬千瓦時。

照此預測,該項目年發電量有望實現4800萬千瓦時。

汙泥焚燒發電與傳統的汙泥處理有什麼區別

在氧化焚燒環節,採用“三T”控制技術,確保汙泥燃燒充分、徹底,飛灰產生量小,從源頭上有效控制二噁英的產生。而廠區所產生的所有汙水經處理後可用作灌溉、衝廁及清潔,實現充分回用,不外排到河湖,達到“零排放”的目標。

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8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89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73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29噸。而汙泥真的變廢為“寶”,被用來焚燒、發電、供汽,徹底解決了“汙泥圍城”的行業亂象。

相比於傳統的填埋、制肥、養蚯蚓、低溫幹化等汙泥處理方法,採用國惠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核心技術,可實現工業汙泥和市政汙泥進行改性脫水、燃料製作、氧化焚燒處理,不添加生石灰、鐵鹽、鋁鹽,不利用外部熱源進行熱幹化。

通過將全鏈條汙泥資源化處理應用方案轉變為現實,辛集汙泥集中焚燒發電處置項目在真正實現了汙泥的資源循環利用,為辛集製革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破題全國範圍內的“汙泥圍成”困局提供了一條“取經”路。

中國汙泥處理行業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此前,我國汙泥處理方法一般包括填埋、焚燒、土地利用、汙泥乾燥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將被汙泥嚴重擾動的土地(如礦場土地、森林採伐場、垃圾填埋場、地表嚴重破壞區等需要復墾的土地)的修復與重建,減少了汙泥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威脅,既處置了汙泥又恢復了生態環境。

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強和人們對已有汙泥處理處置技術侷限性的進一步認識,世界各國都在投入重金研發新技術,爭取找到更經濟、更合理的汙泥處理方案。

汙泥洗滌工藝,首先洗出汙泥中有機物質,分離無機物質汙泥土,再將有機汙泥濃縮進行高溫厭氧消化處理。沉澱汙泥經過洗滌洗出汙泥中一半固體無機汙泥土,減少了一半生物處理量,節省工程投資和處理費用,

汙泥生物處理速度提高了幾倍和沼氣產量提高20%以上。

沉澱汙泥生物處理系統,工程設計創新採用地埋式、緊密型、多級消化反應器設計,幾個獨立的厭氧消化反應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節省建築材料,採用混凝土結構造價低廉。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顯示: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到了高速發展,長期以來"重水輕泥",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基本實現了汙泥的初步減量化,但未實現汙泥的穩定化處理。據統計,約80%汙水廠建有汙泥的濃縮脫水設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減量化;約有80%的汙泥未經穩定化處理,汙泥中含有惡臭物質、病原體、持久性有機物等汙染物從汙水轉移到陸地,導致汙染物進一步擴散,使得已經建成投運的大汙水處理設施的環境減排效益大打折扣。

據統計,目前處置方式中,土地填埋佔63.0%、汙泥好氧發酵+農用約佔13.5%、汙泥自然幹化綜合利用佔5.4%、汙泥焚燒佔1.8%、汙泥露天堆放和外運各佔1.8%和14.4%。事實上,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運的汙泥絕大部分屬於隨意處置,真正實現安全處置的比例不超過20%。未來,汙泥處理處置行業在政策推動下有望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