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代人口味不同,燒菜難度大,有同感的嗎?為什麼?

王老二美食記


三代人口味不同,燒菜難度大,有同感的嗎?為什麼?有同感的來了,我今年五十多歲,由於兒子沒有結婚,我們是住在一起的。十年前買了一套房子,我們一家四口從市區搬到了三公里外的郊區。平時每天回老家給父母做一頓中午飯,冬天小區內有暖氣,接父母親同我們住在一起。父母親年齡都已過八十,飲食起居與我們有一點不一樣。一天定時三頓飯一頓不少,晚上大多九點準時休息。反過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相對懶散,沒有時間上的約束。平時早上吃飯不準時且吃不吃沒準頭,沒事的時候晚上熬夜,早上睡個自然醒,管它八點十點十一點,中午一頓頂兩頓。


老年人生活有規律,年輕人就是做不到!一個個夜裡歡貨,抱著手機聊天,玩遊戲,就是不愛和孩子說話也不和愛人交流,愛人一說話,個個都是白瞪眼,與微信,微信群聊的昏天黑地,時不時的哈哈大笑,和神經病差不多。


與老人在一起居住,起居沒什麼大問題,主要是燒飯做菜方面問題比較突出。母親牙不好,不喜歡吃硬一點的東西,就是吃麵條也要煮軟一點的,有時候吃飯就做成兩樣。父親從不吃辣的,稍微有一點點辣都不吃,所以炒菜就是一樣的菜炒兩份,一個放辣椒,一個不放辣椒。有時候就多做一個菜,撿父親喜歡吃的弄一盤,其實在一起時間長了也不是很麻煩。有時候就弄一小盆油潑辣椒,誰想吃誰加。再不就是所有菜都不加辣椒,這樣的日子也以習以為常。
上有老,下有小,哪一個都要兼顧,要不生活就會岀現矛盾。年齡大的老人喜歡靜,兩個兒子愛動。老人不吃辣的,硬的,兒子喜歡吃麻辣的,酸辣的,有時候我還想做自己喜歡的。老人喜歡吃豆腐乳,臭豆,孩子們都聞不中那個味,但終歸還是要吃,一家人能遷就就遷就,要不然日子沒法過。

三代人口味不同,燒菜是有點難度,時代不一樣了,有挑有撿都是讓著孩子。如果換過去家法嚴,對老人誰敢道一聲不?現在生活好了,家庭富裕了,誰都能離開誰了。大部分年輕人單門另過,老父老母只要自己還能自理,就不連想累孩子。一家三代人在一起有時候自己吃不習慣的少吃點就是,各方面都遷就了,才能過一家人。

大家好,我是小惠的生活頭條號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與大家交流美食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小惠的生活頭條號,您的閱讀分享、轉發點評就是對我最好的鼓勵!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