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見過最熱血沸騰的一句話是什麼?

娛樂紅塵中


歷史上你見過最熱血沸騰的一句話是啥?

我覺得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那些瞬間可以讓你激動的飆淚的話總是讓人想想都激動。比如出自《三國演義》中曹操說得“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休教天下人負我”,雖然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理直氣壯,不過也露出了奸雄的真實面目。雖然是奸雄之語,但是也算是一種人生哲學吧。大丈夫要想成大事就必須要理直氣壯、雄心勃勃,即使有愧於天下人也是在所難免的。不過個人覺得這句話還是難免有點自私了,畢竟個人覺得將心比心嘛。

還有西漢時期陳湯給漢元帝上書,全句是“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大概得意思是“應該把砍掉的頭懸掛在蠻夷居住的街上,讓他們知道,敢於侵犯和挑釁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遙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不過據說這句話並不是一開始就上書的,而是擊退匈奴以後為了表明功績而說的。

跟這些類似的話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分析了。接下來,大明要說說我一直比較喜歡且映像深刻的話了。這句話是出自於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句話的原話是出自於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非常好,也非常會說話,經常用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話來規勸君主齊威王,使得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還非常樂於接受。當時齊國的齊威王,本來是一個非常有才智、謀略的君主,但是,在他上位不久後,就開始沉迷於酒色,不再管國家大事,每天就只知道飲酒作樂,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大臣去辦。導致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更是趁機貪汙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趁機來犯,使得齊國瀕臨滅國的邊緣。

但是齊威王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敢出來說話,這個時候淳于髡便站出來了,對齊威王說“某國有隻大鳥,住在大王的王宮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聲鳴叫,只是毫無目的的蜷伏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聰明的齊威王聽懂了,他本就不是昏庸無能的帝王,於是便決定要改過,對淳于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到天上去,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以後,齊威王不在沉迷酒色,開始整頓國政,對於朝中官吏有賞有罰。很快全國上下都振作了起來。另外一方面,他作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堅定了國家的威望。其他的國家的諸侯聽到之後都震驚了,不但不敢再來侵犯,更是把之前侵佔的土地歸還回來。齊威王的一番作為真的是很好的詮釋了他自己說的那些話。

還記得學生時代的時候,老師每到考試前後總會念叨“誰誰誰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那個時候老師說的話有褒也有貶,現在想想,那卻也是獨屬於童年的我們和老師之間的回憶。但是我會深刻的記著這句話,雖然不是多麼轟轟烈烈、熱血沸騰,但是寓意卻是足夠讓人緬懷。

我是大明,感謝大家的關注。以上只能代表個人意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