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一個知識女性卻會被一個文盲婆婆看不起?

柱子家的


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理應是婆婆應該高看這樣的兒媳婦,可其實不是的,關鍵的問題是婆婆衡量一個好媳婦的標準和是否有知識是沒有關係的。


1.婆婆衡量一個好媳婦的標準是是否能伺候好她們一家人


文盲婆婆的思維是不與時共進的,她們依然停留在古代對一個女人的認知和看法上面,在他們的眼中,


媳婦就應該是那個任勞任怨,每天一大早起床就做飯,打掃衛生,整理家的勤快的保姆,說的再詳細點那就是要給自己把洗臉水和早飯端到跟前的那種。


而一個知識女性,她肯定不是這樣的,她從小被灌輸的女性模式是要用知識去武裝自己的那種,所以,在文盲婆婆的眼中媳婦就不是個好媳婦。


我很早以前看過一個節目,好像是一個調節性的,婆婆不是一個文盲,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媳婦是個博士生,


兒子是個研究生。


兩個孩子的感情很好,兒子為了自己的妻子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有更多的科研項目做出來,


兒子願意承擔家裡所有的家務,願意在自己媳婦加班加點的時候毫無怨言,但是,婆婆看到了可不答應。


因為在她的認知中,那個每天承包所有家務支持媳婦工作的兒子所在的位置本應該是媳婦的,而自己的兒子卻顛倒了這樣的一種家庭模式。


完全顛覆了她對一個家庭中女人分工的認知,這對於現代的很多人來說沒有什麼,可是,對於一個思想傳統的老太太來說,


那可是有著很大的衝擊力的。節目中的婆婆幾乎是一會咆哮一會哽咽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憤怒。


她說:我家給兒子娶得是個媳婦,不是爺,我們就是普通的人家,我們娶回來的媳婦是應該伺候我兒子的,


還有要孝敬我和我老公的,可是,實際情況是相反的,我們的博士媳婦竟然要我兒子伺候。


我們要的是媳婦,不是博士。博士是國家的,她做的所有的成績那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我家。一個不做家務,不伺候家人的媳婦那不是媳婦。


當時,聽到這樣的話時,我是震驚的。


這個節目中的婆婆說的話其實是有代表性的,不管現代的人是怎麼不能理解,或者說聽了後有多大的衝擊力。


但是,你都是不能不承認這個就是我們國家很多老人對於兒媳婦這個角色的認知。


我在說道婚姻的實質時,我說道一個很赤果果的事實:很多男人娶媳婦的目的就是娶一個能給自己家傳宗接代,繼承祖業的子宮和一個代替自己伺候自己父母的免費保姆。


很多人會說我說的不是的,男人是因為愛她才娶得,我當然相信了,是的,我說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不代表全部。


你說的也只是你自己,也不是代表全部。


節目中的那個婆婆不就是赤果果的把自己給兒子娶媳婦的目的說了出來。媳婦你不管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歷,


你不管在外面有多麼的牛逼,你不管給這個國家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你在我們家就是那個需要伺候我們兒子和我們家人的媳婦。


不能因為你學歷高,你工作有貢獻,你就不在我們家履行你應該履行的責任了,這可是不行的,我衡量你的標準和你的學歷,


你在你們單位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2.育兒經驗,家務活等在婆婆的眼中是比不過她的


一個有知識的女性她在思維認知,消費,育兒等方面往往是和時代同步的,可是一個文盲婆婆可絕對不是的。


她一輩子能看幾本書呢?一個知識女性肯定是一個經常讀書的人,很多人每年讀多少書都是有計劃和要求的。


不光是讀,很多是要做筆記,寫書評的。她們極力的吸收書中的精華,極力的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你讓這樣的兩種人互相欣賞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在文盲婆婆的眼中我雖然不會讀書,但是我會做飯,最起碼我做的飯比你做的好,我會幹家務,最起碼我的家務活甩你幾條街。


我生養了我兒子那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大的,我有著很實用的實戰作戰經驗。


你呢?只會紙上談兵,只會用理論來瞎指揮,所以我作為一個媳婦那是比起你來要做的好的。


我的一個同事給我說道:在農村一般做飯做的好的女的都是村子裡面的能行人。我當時很驚訝,然後問道:是不是評價一個女人是否是能行人的標準就是會做飯,飯做的好的?


我的同事很肯定的回答道:那當然了。


我問道:那民國到今天,有幾個做飯做的好的女人被歷史記載的呢?


我同事一下子急了,說話的聲音立即提高,然後幾乎是對我吼道:你說的那是什麼呀?我說的是在一個家裡面,也就是一個女人假如不會做飯,在家裡這樣的空間中她就不是一個能行人。


你看,我的同事是一個60年代出生的男性,他的觀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其實是代表著很多人的觀念的。


對於婆婆來說,她之所以瞧不起知識女性的媳婦就是這一點。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