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2020湖南省餐飲業疫情及市場信息調研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年夜飯退訂單量高達70%。但一個月之後, “霸得蠻”的湘菜人用創新之勺,重新烹飪出一頓頓美味佳餚。湖南電臺《全省新聞聯播》推出特別策劃《瀟湘復甦計》,首篇為您帶來湘菜人的故事。



長沙人的一天,從一碗米粉開始

粉店現場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近日,長沙天心區竹塘西路“網紅”米粉店——易裕和,迎來了開年第一天營業。上午9點多,許多市民驅車趕到這裡,來“嗦”久違的新年第一碗粉。和以往不同的是,門口多了個“登記處”,食客需測體溫、留電話,並領號碼牌“限號嗦粉”。店內的聯排桌椅也替換成一人一桌,每張間隔至少2米以上,點餐、取餐的醒目位置還張貼了“排隊請間隔一米”的提示,店內所售米粉均採用一次性打包盒包裝,還有市民自備餐具。前來打包的市民李先生說:“以前吃東西可能比較注重口味,現在我覺得吃得安心同樣重要,自己家裡的碗更健康環保。”

據易裕和創始人易軍介紹,在開始營業前三天,所有復工員工都進行了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粉店有1500㎡,裡面只佈置50個座位,只允許50位顧客堂食,後來的顧客則需要領號等待。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當天,天心區同時有12家米粉店開門營業,開業前,老闆們都收到了區裡專門編制的“安全操作指南”,要求員工必須居家隔離14天無異常症狀後上崗,同時組織員工進行新冠肺炎核酸篩查,篩查價格由政府財政補貼一半。

而此時在長沙嶽麓區,大型連鎖湘菜品牌代表——“秦皇食府”市府店內,廚師們也正忙碌著準備午餐。雖然該門店堂食剛恢復納客,但通過線上外賣、團餐和“宴到家”三種方式,春節期間這裡一直持續為市民提供餐飲服務。該門店店長袁煉介紹,湖南人最愛的“辣椒炒肉”是外賣冠軍,月銷量達352份;團餐則是為周邊復工企業專門訂製,工作日每天接單200份。按照秦皇食府“零接觸”配送要求,市府店在店內設立了打包裝餐專區,騎手顧客等候專區。袁煉介紹,酒店將原來的涼菜間臨時改造成集中配餐區,涼菜間有專門紫外線消毒,且恆溫,安全性更強。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騎手取餐現場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中午12點,外賣小哥來到門店,檢測體溫後從保溫箱中取走店員打包好的餐食,每份都貼有“配餐安心卡”,記錄著菜品製作人員、裝餐員、值班店長的姓名、體溫,方便溯源。

湖南秦皇食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集團總經理宋銀芳透露,疫情發生後,秦皇食府迅速關閉了所有門店堂食,這是集團創辦17年來頭一次。春節期間,6個門店年夜飯退訂了200多桌、宴會取消幾十場。為此,秦皇食府及時調整運營思路,將大份菜做成小碗菜,線上線下結合推出“零接觸”配送服務。團餐上線10天,秦皇食府服務企業100多家,送餐達6000份。“(過去)我們是屬於中高端,150的人均消費。這次應市場要求,推出了25到50不同檔次的套餐,兩葷一素一湯這樣的定位。”

除秦皇食府外,另有30家知名湘菜企業也積極響應省商務廳“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開展集體用餐配送服務”的倡議。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韋魏介紹:“我會公佈了首批30家餐飲企業作為試點,徐記海鮮、秦皇食府、香她他開展集體配餐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火宮殿在疫情期間進行店面裝修,有些企業在疫情期間修煉內功,進行各種方式的生產自救。”

這次疫情更引發了“湘菜人”對於健康飲食的深度思考。一方面,省餐飲行業協會湘菜大師專家委員會發起“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的倡議。另一方面,不少湘菜企業開始探索疫情結束後的餐飲新模式:如進一步藉助網絡用“直播”方式展示後廚和配送,天然臺1908品牌總經理、湘菜大師邵慶宏還研發了一系列“分餐制”菜品,併購買特殊器皿,在餐廳恢復正常營業後,這些菜品將“按位上桌”。韋魏說:“通過政府牽頭、行業引導、媒體參與、企業唱戲的方式,幫助老百姓重塑消費信心和企業發展的信心,共同走出困境,迎接餐飲行業新的春天。”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附:湖南集體供餐30家餐企名單:

https://mp.weixin.qq.com/s/lmpptgOUjqHOWSTzgFXCGA


記者:程錦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湖南電臺“馬欄山新聞”頭條號↓↓↓

瀟湘復甦計 | 湘菜人:將《涼涼》唱成《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