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一波三連敗之後,快船徹底憤怒了,於是把下一個對手灰熊當做出氣筒,並祭出完全體,只用了一節時間,就把對手蹂躪到失去抵抗力。

這次三連敗的時間跨度較長,貫穿了全明星週末前後,假期結束後第一場,居然輸給了西部倒數第三國王隊,而且是最鬱悶的輸法:開場就落後,一直窮追不捨卻也沒追上,終於在下半場打出一波28-13,在第四節剩6分鐘的時候完成反超。

按理說這會兒士氣正盛,決戰一觸即發,快船從經驗到巨星實力都更勝一籌,不出意外要給對面小青年們上一課,結果卻被反將一軍。最後6分鐘被國王打了一波13-2,剛剛反超比分,馬上化為一場慘敗。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難怪這場失利讓快船如此憤怒,倫納德在一次配合失誤後罕見地大發雷霆,情緒十分激動。不難看出,隊員們已經產生了消極情緒,磨合問題確實存在,並不像他們在採訪中表現的那般淡定。

話說全明星賽後的這兩場(對國王和灰熊),就像是故意給觀眾提供對比素材,缺兵少將和人員齊整的快船,究竟有多大區別。

完全體的快船有何不同?

對國王,貝弗利和喬治缺席,快船沒有展現出絲毫統治力,進攻零敲碎打,防守若隱若現,最終決戰崩盤,關鍵先生倫納德也啞火了。

對灰熊,貝弗利和喬治復出,快船終於在得到莫里斯後第一次湊齊完全體,然後第一節打了灰熊一個40-14,隨即進入垃圾時間。

當然,分析任何問題都不能一場輪,快船的磨合還在進行中,路依舊很長,之前也不是沒有狂勝過,也不是沒有狂勝之後又突然崩盤過,關鍵不在結果,而在於過程和原因。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先說對灰熊這場,首節40-14,其實單節得40分並不算誇張,這年頭更是司空見慣,關鍵是得40分的同時只讓對手得到14分,說明攻守協調很完美,兩端都有驚人的壓迫力。

首節的40分就像一場炫富,開場喬治連得5分,然後倫納德包攬前28分裡的14分,說白了就是巨星球,巨星爆發了,就該得這麼多分,是實力的體現,而非運氣,誰敢上誰遭殃。

重點在防守,灰熊第一節8次失誤,本賽季場均15.2次失誤,本場第一節就8次,快船送出5個搶斷和2個蓋帽,還有一次莫里斯製造迪昂的帶球撞人。

快船這套首發陣容的防守資質實在讓人羨慕,貝弗利的瘋狗式騷擾,給持球人帶來巨大壓力,並帶動全隊的防守積極性,小卡+喬治+莫里斯的鋒線三人組,是最核心的部分,從這場就能看出來,優勢在於防守覆蓋面積和搶斷的精準度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小卡和喬治是DPOY/防守一陣級別的側翼大閘,莫里斯也不賴,體型優勢明顯,當他們三個頻繁地做繞掩護、協防、換防時,你會發現從三分線到三秒區的整個半弧區域,基本全面覆蓋,而像倫納德的大手抄截,喬治的協防兼顧意識,能夠創造無數可能性。

一般球隊的防守,站對了位置,可以給干擾,不一定能防住,而快船這套配置,能讓對手提心吊膽,導致動作變形,稍不注意被倫納德隨手一掏,球權就易主了。

至於祖巴茨,可以放心地在籃下守株待兔,護框籃板蓋帽一手抓,完全不需要考慮外出工作。祖巴茨的攻防意識和態度經常被低估,後面會提到。

第一節後半段進入輪換階段,路威、沙梅特、哈雷爾等人陸續登場,防守強度下來了,灰熊前9分鐘得8分,後3分鐘得7分。倒也不意外,快船的二陣容,防守是大問題,但路威哈雷組合,打的就是進攻牌,得到理想的分數就好,畢竟上賽季也是這麼過來的。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再看對國王這場,快船第一節只得到13分,倒不是國王防的多好,主要是自己手感太差,三分7中1,一共24中4,誰都投不進,又缺乏控制節奏的人,導致一亂再亂。

但快船畢竟眾星雲集,總能找到辦法,第二三節都得到35分,倫納德第三節15分,路威第四節前6分鐘得9分。

然後就到了最後的黑色6分鐘。快船從67-81追到95-94,全場第一次領先。比賽剩6分03秒時101-99領先兩分,比賽結束時103-112輸9分。

看了比賽就知道,最後這6分鐘,快船好像真沒什麼辦法,明明和之前一個套路,但球就不往籃筐裡走。

這6分鐘的劇情大概是:

倫納德後仰跳投不進

沙梅特三分不進

倫納德傳球失誤(暴怒那次)

莫里斯傳球失誤

路威三分不進

沙梅特三分不進

路威三分不進

哈雷爾上籃不進

沙梅特三分不進

倫納德上籃不進

倫納德空接扣籃(唯一進球

路威三分不進

莫里斯三分不進

仔細看就會發現,場上每個人都出手投籃了,就是不進,很多機會出來了,卻沒化成得分。什麼原因呢?一支擁有FMVP倫納德和最佳第六人路威兩個主攻手的球隊,最後時刻沒人得分?你可以說是小概率事件,但好像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反觀對面國王,博格丹一個繞掩護接球幹拔三分,一個擋拆助攻賈爾斯空接,迅速連得5分,博格丹的球星級別,差這邊挺遠的吧?

很難直接說出原因,但一定有問題,比如當路威、哈雷爾、沙梅特同時在場,防守的確拖後腿,高度不夠護框不足,單防又容易被針對。

而進攻端,一旦主心骨不在狀態,還是缺少一個穩定軍心的人,缺一個能讓大家冷靜下來,踏踏實實打一個既定戰術的人。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倫納德在馬刺有GDP做這些,在猛龍有洛瑞和小加,火箭當年連續27個三分不進,如果保羅在場,想必能緩解局勢,都是一個道理。

最近這兩場就像快船賽季至今的縮影,當他們陣容齊整,或憋著勁非要贏的時候,是很恐怖的,比如兩場對湖人,昨天對灰熊;但如果你因此覺得他們無懈可擊,又會被打臉,沒準哪天就突然崩盤。很難說出為什麼,該有的都有了,你不能說他因為缺什麼而輸,就是沒打好,而沒打好的原因,也不太符合常理。

總結快船目前的問題

我在網上看了一些人的見解,找出了幾個針對性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1、有人說快船的空間有問題,5號位都拖空間,祖巴茨不會遠投,哈雷爾也不會。

觀點是正確的,結論不太對,快船5號位的確不會投籃,但不能說空間有問題。實際上,如果一支球隊場上五個人只有一個不會投籃,不足以毀壞全隊空間,如果那個人恰好是5號位,損失會更小,因為他可以在籃下要位或擋拆吃餅,不一定非要在三分線外。

如果兩個人不會投籃,就有問題了,若兩個人恰好都是內線,影響最大。比如現在的鵜鶘,當胖虎和費沃斯一起出場,空間差到離譜,三秒區內像早高峰的地鐵,而胖虎跟二陣容打5號位時,明顯更得心應手,發揮空間更大。

快船不會用哈雷爾和祖巴茨一起打,他們各自站5號位時,剩下4人都能投三分,空間完全足夠了,不一定非要像火箭一樣擺5空間極致陣容,何況放眼全聯盟,找不出第二支這樣的隊伍。

2、祖巴茨使用問題

我看到一些文章裡把祖巴茨說的一無是處,好像不得以而用之似的,這麼說的人可能很少看快船的比賽。他們的說法是,祖巴茨是隊內唯一傳統大個,所以不得不用,論吃餅不如哈雷爾,論防守不能換防,速度慢,拖節奏,所以一場只打10幾分鐘,相當於“假首發”。

這種說法屬於以偏概全,只挑缺點不看優點,裡佛斯的確給祖巴茨的時間有點少,但在有限時間內,祖巴茨的優點遠壓過缺點。

進攻端,擋拆隨叫隨到,掩護質量高,基本功紮實,他每次掩護都把人死死卡在身前,哈雷爾往往是剛一擋就走人。所以會發現哈雷和路威配合很嫻熟,和其他人卻不搭,因為路威不習慣把人完全擋死,喜歡突然啟動,而小卡喬治等人更需要祖巴茨的掩護。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祖巴茨還能策應,傳球意識不錯,擋拆順下接球后的二傳也有一定水平,58.7%的命中率隊內第一,有機會就出手,沒機會絕不貪攻。

總之,他沒有哪方面特別出彩,但各項都會一點,作為一個藍領吃餅大中鋒,幾乎沒有扣分項。

防守端,他是護框唯一高度,籃板卡位意識都不錯,就算防不住,也能提前站到正確位置,伸出雙手干擾,很少犯錯誤。天賦有限,但足夠努力,做不到的事不強求,他在場會讓你放心。

哈雷爾則正相反。

3、二陣容防守問題

先說哈雷爾,他屬於典型的“集錦型防守球員”,剪輯出來的片段都很精彩,高空攔截,大帽扇飛。場均1.1蓋帽,隊內第一。他的封蓋,一般是在移動到正確位置後,全力起跳,空中扇飛,觀賞性不錯。問題在於,如果沒跑到正確位置,就會變成糟糕的防守,而沒跑到的時候,恐怕遠多於跑到的時候。

首先,他個子矮,在籃下面對巨人必定吃虧,這也沒辦法。而他的協防意識,籃板卡位,站位嗅覺,也都有問題,早一拍或晚一拍,結果完全不同,很多時候不一定非要空中攔截,提前站位效果會更好,但不會記做數據。哈雷爾的防守不能看數據,要看比賽,而祖巴茨的作用,遠不是數據能體現的。

路威的防守不用多說,從來都是弱點,只要他在場,就天然存在一個針對點。

沙梅特也受體型所限,又因路威太弱導致他的缺點被放大。所以,當路威、沙梅特、哈雷爾同時在場時,內外防線都有隱患,高度強度都不夠,只能拼進攻,一旦進攻熄火,會是什麼結果,大家都清楚。

一波三連敗逼出了完全體的快船,季後賽前還需解決哪些問題?

4、老生常談的幾個問題

比如磨合問題,傷病隱患,缺一個組織者,等等,從賽季初一直在說,陣容不斷在更新,還需繼續觀察,總體來說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目前看來,首發陣容的防守不用擔心,季後賽上強度後會更上一層樓。進攻端,喬治必須儘快找回狀態,只要他和倫納德都在正常狀態,理論上不太需要組織者梳理,輪流單幹就是了,祖巴茨可以和他們配合,外圍都能拉開空間,沒理由打不好。

至於輪換,本場能看出裡佛斯在不斷試驗陣容,喬治小卡有過同時不在場的階段,是為了主打路威哈雷,關鍵陣容如果用路威哈雷+三側翼,攻防能否兼顧,球權如何分配,都是後面解決的問題。

兩個新援,莫里斯對灰熊這一場終於有了起色,他需要在球權減少空間更廣的條件下找到新定位,重點是空位三分要投進,在快船不需要他太多持球強打,獲得空位的機會比此前直線上升。

雷吉在貝弗利復出後還是會打替補,他的定位更偏向組織者,會更多和路威或貝弗利同時在場,在雙後衛或多後衛配置中,他無疑是最適合組織者的那一位,也是必須做出改變的一方。畢竟他是後來者,快船也不缺後衛,若改變不成功,可能會失去青睞。

好消息是快船終於湊齊了完全體,又收穫了一場大勝,開了好頭。距離季後賽還有一個多月,磨合之路終於邁入正軌,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