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的家鄉最簡單、便宜,最下飯(讓你飯量大增)的一道菜是什麼?

黔味鮮豐鬍子哥


中國的美食博大精深,同一種食材可以延伸出成千上萬種的做法和味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小炒肉算是最普通最常見的一道菜,人們隔三差五的就要炒一盤,可以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道主食了。但是看似簡單的一道小菜,它裡面的學問很多也很有講究。現在來了解一下農家豬肉,農家炒法,地道的家鄉味道。每一道美食從挑選食材、製作工序、到成品,每個步驟都可能影響它的味道。所以既然是農家小炒肉,我們就得從飼養豬開始說起。在我們農村養豬基本上都是養一年左右,有的養兩年的都有。所以在肉的質量上他就比城裡面的好很多,其次農村養的豬都是喂五穀雜糧的,城市裡面的豬基本都是養豬場出來的,都是喂飼料的,而且在飼養的時間上差別就很大。在農村飼養的豬也是有差別的,分飼養熟食和飼養生食的。兩種豬肉的肉質也是有很大差別的,飼養熟食的肉質會更好一些。其次是在配料上,炒肉的配料都是自家種的,味道更濃更香。最後在於製作工序和水土有關。下面為大家介紹農家豬肉,農家炒法。

在農村平時都是以臘肉為主,只有到了冬天殺豬的時候才能吃到新鮮肉。就是現在人們所知道的殺豬飯,到了冬天每家每戶都會殺一頭豬準備著過年。在殺完豬以後就會請親戚朋友,還有請來殺豬的人吃飯。這時就會做農家小炒肉、豬肝等,農家小炒肉製作流程。

步驟1首先從現宰好的豬身上選一條裡脊肉,我們叫它腰裡肉,把它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倒入一點黃豆醬油和老白乾醃製,老白乾就是當地自己釀的包穀酒。

步驟2去自己家地裡面搗鼓點生薑、小蔥(連著蔥頭)或者青蒜苗,幹辣椒也是自己家種的,每家每戶都有準備著,晾乾了用繩子串起來掛在家裡炒菜用的。把生薑和小蔥洗乾淨,生薑用刀拍幾下備用,小蔥或者蒜苗切成小段備用

步驟3在農村燒火都是用生碳、焦炭、或者柴火,把鐵鍋架火上,要一勺豬油,豬油融化後把幹辣椒用手掰成小段放入鍋中炒香,放入姜塊然後倒入醃製好的肉片,快速的翻炒幾下加入鹽、味精,倒入蒜苗或者小蔥,蒜苗斷生即可倒入碗中上桌。

一碗地地道道的、農家豬肉,農家炒法就製作完成了。在這樣的飯桌上,每一桌客人至少要準備兩大碗的農家小炒肉才能夠吃。客人們都是下苦力的人,所以吃肉都是一勺一勺的盛再碗中下著飯一起吃。說到這裡我自己都流口水了,真的很懷念家鄉的味道。

農家炒肉的全部細節和過程就跟大家介紹完了,吃過的朋友幫忙轉發、點贊、關注,沒吃過的也幫幫忙,有機會大家可以去鄉下品嚐品嚐。我回經常為大家分享不同的美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