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魏碑有什麼特點?在書法史上有什麼意義?

泥鰍的N種吃法


魏碑是漢隸與楷書的中間環節,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隸書的重要性。隸書相傳為秦時程邈所創,此時的隸書稱為秦隸。經過兩漢的傳承與發展,隸書歷經四百年左右的風霜雪雨,承載了中華文化,為傳承文化貢獻了力量。說它重要就是因為草書、行書的創造全是以隸書為基底開始的。楷書呢比這些書體都晚,它的開創與成熟是以隸書、草書、行書為基底為借鑑,到了三國時期鍾繇的手裡才算真正成熟,但還有明顯的隸意。這個真相我真的不吐不快,也許和您的認識完全背離,可是,這就是真相。

魏碑呢就是在北朝時期盛行的書體,它是對隸書的一次變革和加工。出現魏碑體也是歷史的必然,根本原因是隸書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已經非常成功地成為了官方文字。但是漢末三國時期群雄四起,漢朝的滅亡這個政治因素影響了文化的發展,中原文化發達文字比較統一,但是四周蠻夷狄戎就比較滯後,因此漢隸向魏碑演進的過程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參差不齊的字形變化!比如東北的《好大王碑》表現了簡單的稚拙樸實,而東南江蘇的《天發神讖碑》又表現出了勁健奇偉的瑰麗風格,雲南曲靖的二爨又是端莊古樸、巧拙兼具的風格。西南四川鐵山摩崖呢又是筆畫圓勁凝重,結構疏朗的風格。陝西的《石門銘》又很成熟,開張奇崛,蒼勁凝練與江蘇鎮江的《瘞鶴銘》筆法有相類似之處。

雖然魏碑書法風格多樣,但是整體上也有一些最突出的特點:第一是明顯帶有隸意,有的甚至是篆隸筆意兼而有之。第二是因為大都刻於摩崖石碑上,故方筆多而圓筆少,表現出勁健雄強的氣息。第三是稚拙樸茂的魏碑書法較多,結體疏朗的也多。

作為一種過渡性書體,魏碑在主流文化發展演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法度嚴謹的楷書的成熟提供了借鑑經驗。它的筆畫波磔,線條的設計比隸書更加講究,在筆法上有了新的突破。雖然魏碑的載體多是摩崖石刻,墓碑墓誌銘,千百年來要麼風雨相伴,要麼鬼狐神仙相伴,但是其藝術魅力卻總是讓歷代書法家們魂牽夢縈。早在宋代歐陽修、趙明誠、黃伯思等人就已經對它作了一些研究。明清時期更多地受到了書法家及學者們的關注,尤其是康有為、趙之謙等人,硬是將北碑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在清代魏碑書法成了突破宋代以來柔弱書風的利器!最大的貢獻是趙之謙、金農、李方膺、吳昌碩等人竟然將其筆法用在了篆刻、繪畫藝術領域,大有席捲天下之勢。

今天,魏碑書法的大家時有出現,曾伯翔、李代煊等又將其作為一生主攻,弟子眾多,又繁榮了地方書法文化!


情棋書畫


“魏碑”是民間習慣叫法,全稱是“北魏楷書”,包括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此外,當時寫在經卷上的楷書,也應包含在內。

何為“北魏”

公元398年,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魏國,定都平城。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

魏國由鮮卑族建立,位處北方,故史稱北魏。

“北魏楷書”的形成

需要說明的是,北魏時期,中國的南方正處於南北朝時期,也就是說,南方的“二王書風”已經成熟。

但是,由於南北政權的對峙,加之“二王”書法只在南方貴族中流行,所以北方的鮮卑族,只能按自己的想法在完成由隸書向楷書的轉變。

所以說,二王楷書與北魏楷書雖然幾乎同時代產生(二王略早),但二者完全是兩個體系。

“魏碑”的特點

魏碑字體和書寫方式獨具風格,它繼承了漢隸的筆法,字體富有隸意,結體嚴謹寬博,“斜畫緊結”是其基本特徵,書體沉穩大方,筆勢厚重剛健,格調宏放,風格雄強。

總之,其氣勢之強、結構之奇、變化之多,是其他書體所無法比擬的。

“魏碑”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上接漢隸,下啟唐楷”,這是魏碑在書法史上的重要作用。

魏碑兼容了漢隸的扁方形體,波挑鮮明,嚴謹端莊,雄強恣肆,它開啟了一代新體之風,體現了很高的書法實用價值和獨特的美學價值。

但是,隨著北魏王朝的消亡,魏碑很快退出歷史舞臺。直到宋代,碑版書法重新進入書家視野。

而清代時,金石學崛起,“碑學”成為與“帖學”並列的一種書學體系。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魏碑體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的統稱,其特點是筆力、字體強勁,是後世書法的一種揩模。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揩”。

魏碑體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1、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常伸展到字形邊界甚至超出邊界;

2、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健略顯飛揚、規則中正而有動態,頗具審美價值。康有為稱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書法雄強、樸拙、自然天成的藝術特點。


王木樣書法


魏碑指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8年)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現存的魏碑書體都是楷書,因此有時也把這些楷書碑刻作品稱為“魏楷”。

魏碑原本也稱北碑,在北朝相繼的各個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國時間最長,後來就用“魏碑”來指稱包括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內的整個北朝的碑刻書法作品。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誌銘”、“摩崖”和“造像記”的形式存在的。

魏碑的特點:

1、橫畫和捺畫保持隸書的特點,常伸展到字形邊界或超出邊界;

2、字形與隸書相比呈扁方形;

3、突出的特點是撇捺向兩側伸展,收筆前的粗頓以及抬峰,使整個字形厚重穩健略顯飛揚,規則中正而有動態,頗具審美價值。結體方嚴,筆畫沉著,變化多端。

魏碑是漢文化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後產生的奇特書體,屬於楷書不完全成熟期的書法。正因為不完全成熟,才表現出自然質樸、雄偉粗獷的美。

魏碑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魏碑在書法史上舉足輕重,上承漢晉,下啟唐宋,在中國書法史上地位尤殊。此時書法是一種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北魏時期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主要時期,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楷書“魏碑體”。同時,它的形成與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交織著政治歷史文化的變遷。

魏碑對後世相當一部分書法家的影響很大,譬如鍾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承漢隸之餘韻,啟唐楷之先聲。”初唐四位楷書大家如歐陽詢,虞世男,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拂硯


上承漢隸,下接唐楷,蒼勁雄強,鐵骨錚錚,如北方男人,粗曠而英雄,有血性的陽剛之美。張猛龍的剛強,張黑女的英武,龍門二十品的厚重蒼茫,都是其中的皎皎者。



葡萄書法


魏碑的風格很多,特點各不相同。其特點就不詳細說了,單說一下在書法史上的意義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露在地面上的魏碑,包括摩崖大字、造像上的字等等,久經風雨,斑斑駁駁,給人一種朦朧感,因為看不清,所以對臨帖者反而有了一點發揮想象的餘地。另一種是久埋地下的,清晰的筆畫,能夠讓人較好的追溯到魏晉書風以及演變。


美好手記


從北魏到清朝1000年間,沒有人知道“魏碑”,龍門石窟都長草了。在這1000年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除了王羲之以外的所有書法家。“魏碑”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什麼地位?


明月與清泉


美。劍走偏鋒的美。古樸稚拙的美。花樣百出的美。拓寬了漢字之美的樣貌。


浮世匯


魏碑是北魏時期的重要書體(北方多民族)宇跡雄渾挺拔,墨跡厚重。人們多用於碑刻,碥額等。是中華民族文明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世影響深遠……


文博閒人


脫離幾大名帖束縛,看到了個性的美,它教育書友。天下統一字體不是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