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請問你對現在停課不停學是怎麼看的,能有多大的成效?

幸福指路人


效果不是很理想,必定學生在家和學校裡學習是不一樣的概念。學校裡有老師面對面教育,紀律性也強。在家裡無論哪方面都差遠了,只不過為了應對疫情沒有辦法。


不倒松6


作為一名家長,我親身經歷和參與孩子居家進行的停課不停學,現在已經十餘天了,我的感覺並沒有像上述所說的那樣,我覺得挺好,是有些媒體和部門似乎陷入一種教育焦慮的狀態,不能沉下心來去面對停課不停學。

我對停課不停學表示支持的原因之一是在防控疫情期間,課外輔導機構全部停辦,我和孩子完全可以不再來回奔波,也不再花費補課費那筆大的開銷。從以往我和孩子參加培訓機構的情況看,作用並不明顯,而且孩子非常疲憊,確實加重了孩子的課業負擔。現在好了,孩子居家進行網絡學習,可以自由選擇所學的課程,還可以回放,即使貪睡了一會兒也不要緊。更重要的是,孩子覺得停課不停學非常自由靈活,也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沒有過多幹擾,可以深入學習。

其二,停課不停學使孩子居家學習有了規律。在學習上,沒有一點壓力也是不行的。根據老師的安排,孩子每天會堅持早起晨讀,然後根據課程安排進行網絡學習。我和妻子在廚房裡燒水做飯,配合孩子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孩子網課學習很輕鬆,也能保證每天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對於老師的反饋,也會及時認真改正。網課學習給了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利於孩子的學習。我不知道對停課不停學持反對意見的其他家長是怎麼想的,但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即使我上班了,孩子也會自己開始學習,因為有網課課表,老師都會及時給通知的,我和愛人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把飯準備好,孩子很高興地居家學習,對吃什麼飯倒無所要求。

其三,停課不停學居家學習,孩子的心理平穩,情緒沉靜,自然利於身心健康,因為更多的時間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孩子的身心會得到徹底的解脫和迴歸。而父母及家人也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這不是很好嗎?有的家長認為長時間居家學習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知識掌握不牢固,這點我覺得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學校教育也有弊端,一位教師面對全班學生,肯定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也就是無法完全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而在家裡,家長就可以給孩子進行功課輔導,這是最好的一幫一,這種方式對孩子特別是小學生的作用最為明顯。因為要給老師進行作業上傳,所以孩子自己也會很注意字跡的工整程度,不想落後,在這種意識行為的支配下,孩子的學習會很快提高的。我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是一名小學教師,我已經很明顯地感覺到了。因此,從心底裡我是支持停課不停學這種方式教學的。

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三,如果我陷入教育焦慮之中,肯定會整天焦慮不安,快高考了怎麼辦?孩子居家學習有時還玩遊戲怎麼辦?不按時起床怎麼辦?我遇到的這些問題大家都會遇到,但是焦慮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我們所要做的和想到的,就是把每天的事情做好,只要孩子不是過分貪玩和迷戀遊戲,做家長的還是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不要太施加壓力,孩子很清楚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有時,玩一會兒遊戲純粹是遇到難題在做暫時的放鬆,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轉移,會扭轉鑽入牛角尖的尷尬。有時,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遇到難題也一樣,這時做一點其他事分散一下注意力,回過頭來再處理那棘手的事情會感覺思路完全不同了。

作為家長,我們要正確面對特殊時期進行的停課不停學行為,不要焦慮。在這個時間段裡我們要沉下心來,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並率先做好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相處



平民王者榮耀


作為家長首先這種形式的上課是頭一次,我覺得還是不如在課堂上,因為都是隔著屏幕老師在那講,學生的狀況老師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人數和聽課時間,至於有沒有認真聽記沒記住是一回事,我也是一個家長我是不看好這種方式,不過沒辦法非常時期,老師隔幾天也會給來一次班會,我也在裡面聽簡直一團糟,都是家長反應給老師的情況,被窩裡聽課,吃飯,然後上完課也不復習,還有的家長說等開學老師肯定不認識學生了,在家也不運動了胖好多,當然也有的學生會認真對待每一次上課,我建議開學以後在班裡嚴肅的來一次家長學生會,看看孩子在學校什麼樣,家裡又是什麼樣,來做一次對比。以後讓他們不能在家一個樣學校又是另一個樣,我覺得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個人觀點不代表大眾望理解。


百味and生活


所謂的停課不停學,就是指現在的網上授課。針對於網上授課,我想談談自己的一管之見。

首先我要說,對於新生事物,我們要發展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目前好多培訓機構,都採用網上授課,效果還是不錯的。那是不是所有的大中小學也都適合網上教學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種情況就不適合:

(一)自制力差的孩子:

在學校有老師管著,同學之間也會相互監督,還有些校園的規章制度,這樣,那些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孩子會收斂很多,也能學到知識。

(二)小年紀的孩子:

小年紀的孩子眼睛正在稚嫩期,容易被電子產品傷害,長期對著電腦,手機,勢必會影響視力。這對整個國家的長遠大計來看,損失是巨大的。

(三)家中沒有家長陪護的孩子:

現在的手機,電腦裡什麼亂七八糟的信息都有,很多都是少兒不宜。家長不在身邊,孩子難免會點開一些不良的遊戲或者看到一些不宜的圖片和信息,這會玷汙孩子幼小的心靈。更有甚者,可能是他們走向犯罪的誘因。

(四)不便於老師精準指導:

每個孩子的稟賦都不同,有的接受快,有的慢。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提問,課間作業等方法,準確的知道每個孩子學習的狀況,對那些接受慢的孩子可以給予二次教育。網上教學老師和孩子不在一起,無法準確的知道每個孩子具體狀況,也就沒有辦法做到精準輔導。

(五)對孩子將來走向社會產生影響:

孩子終究會長大,走向社會。孩子在學校可以學會很多社會規則,知道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紀律等。有些團體活動,需要群體參與,還會讓孩子從小養成合作精神。在家裡網上教育,社會性的培養就會缺失,孩子沒了規矩,這也不利於孩子今後發展。

總之,我覺得網上授課可以做為補充,孩子學習的主要陣地還是離不開學校。教室裡“朗朗的早讀聲,課間體操和眼保健操,以及定期的班會總結”,這些很有儀式感的團體行動,會讓孩子產生神聖感,這對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大有必要。


不老真言


看點:“停課不停學”重形式更要重效果,重城市更要重農村。在線教育已搞了好多年,這也是一次大體檢的機會,也有利於各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補上網絡教育的短板。

“線上隨時回看功能特別好,不懂的可以倒回去再聽一遍,這是在教室上課無法實現的。”

“自二月九日,在學校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通過騰訊會議和人人通空間進行著網上教學。生動有趣的直播教學讓我體會到另一種學習風格。面對疫情,雖然在家中學習,我仍不敢懈怠,按照課程表上課,堅持每日一練,增強體質。”

弟弟體驗了在線課程的如是說!

但應該看到停課不停學的另一方面,給孩子的任務過多,內容過細,得需要給家長、孩子靈活的時間。感覺現在要求家長協同完成的任務多了,且多是要通過電腦、蒐集完成的。家長們要上班,有的還在抗“疫”一線,上面的初心是好的,殊不知下面完成起來都是“拼了命”的,讓人應接不暇、力不從心呀!

據瞭解個別學校把疫情期間看成“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原有寒假作業基礎上佈置新的在線學習內容,還有一些家長要求孩子大量學習在線教育機構提供的免費學科類課程,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增加了額外負擔。從這個角度來說,日前發生的小學生“組團”給一些在線教育平臺和工具打“1星差評”,留言“還我假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針對在線教育的詬病集中在課程完成率不高、互動性相較面授差、學生缺乏自覺性等方面。某頭部教育培訓機構一位工作人員透露,當提出原定的小學寒假班由線下轉線上時,3萬多學生中有8%的人有退課意願。這些需要線上教育部門完善並引起重視的。


小丸子的一說


巜網淉聽講》:

停課不停學\\,網上自己學。

各自不一統,影響會很大。

疫情不允許,學生在自拔。

習以慣養成,功到自然行。

網課抓得緊,學生趣興濃。

家輔催促進,學知會長進。

品味網課時,循序引領深。

吾孫初一生,詢徵再反映!


星辰書法


鑑於這次疫情發展的實際情況,到開學又不能讓學生來學校上課,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線上教學,“停課不停學”。於是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被一眾老師蜂擁使用,而後教育部又很快叫停,但一些地方和學校已開展得如火如荼。

線上教學,網絡學習作為新鮮事物,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見識一下適應一下還是可以的,作為局部內容的補充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刀切,都用網上學習課本的主科內容,弊端逐漸顯現出來,而成效甚微。

一.線上教學的網絡課堂不可控,反饋不及時,效果無從談起。

網絡課堂,老師在這端,學生在那端,老師在講課時,學生不過看手機還是電腦,在做什麼,是不是在認真聽,有沒有分神?老師不能把所有的聽課學生納入到自己的監管之下。

同時,學生出現哪個環節不清楚,也不能一一反應出來,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每個孩子聽課狀態怎樣?掌握得如何?老師心中沒數,效果差強人意!!

二.對部分沒掌握好的同學,需二次授課,低效浪費時間。

線上教學會有部分同學因各種原因,沒有達到老師的基本要求,因此要重新補講,這種半生不熟的教學,既低效又影響學生的連續性學習,浪費寶貴時間。

三.家長陪聽,影響工作。

線上教學,往往家長不放心,於是陪著一起聽。聽後,自己搞清楚了再講給孩子聽,這樣可能會幫到學生。但家長自己要工作或有其他事,不可能全程陪聽。不陪聽,孩子又不自覺,一會倒水,一會上廁所,一會看其他東西,注意力不在學習內容上,收效更差。

四.對學生視力的影響,特別是小學生

一天聽幾節網上授課,盯著屏幕幾小時,視力自然會變差。作為祖國的未來,從小就視力低下,以後如何學習工作和生活!

五.其他原因影響學習效果

沒課本,學生就沒有可操作的藍本。

一家兩個孩子,操作起來更困難。

信號差,卡機等等。

表面看起來,老師家長學生都在忙,所謂停課不停學。其實只是個面子工程,老師鑽研線上教學技術加班加點,學生長時間盯著屏幕辛苦疲憊,家長陪聽苦不堪言。最後結果是學生感覺似學非學,似懂非懂,老師感覺講了白講,等到回校又要回爐!

其實,這段時間不上網課也是完全可以的,既可以在每週拿一天來補上,又可以把暑假放假延後。大災面前,為什麼要墨守成規而不尋求變通呢?

在這段時間,家長可以就這場疫情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引導學習,讓孩子感受:

愛國主義: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全國各省醫療隊支援武漢,馳援湖北,《我的祖國》響徹雲霄。

科技力量:醫學可以拯救人類於疾患之中,要認真學習,做一個有用之人。

責任與擔當:大疫當前,醫生,護士,年邁的院士,還有社區工作人員,警察,部隊,他們衝在前面,不懼危難,舍小家顧大家,這是平凡而偉大的責任感和頂天立地的擔當!

追星不如比貢獻:不追星,要追就追科學家醫生警察軍人關鍵時候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此等等,我們應就地取材,讓孩子在這次疫情後心理上有成長。知道生命可貴,珍惜生活和眼前人,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數學茶樓


在剛過完春節家長們都不能上班時,這個活動當然非常好,老師直播授課,家長也能有充足的時間引導孩子參與課堂互動,糾正孩子聽講習慣,鼓勵孩子積極回答老師提問以培養上課的自信心和專注度。課下家長也有充足的時間運用各種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掌握課堂所學知識。讓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充分參與到學習中去。既能讓孩子更好地多學知識,又讓全家都充實了疫情管控居家生活。真的挺不錯的。

但是隨著這種教學方式持續時間的延長,以及疫情情況的變化,各種問題也隨之產生。直播教學的效果也開始打了折扣。

第一個,學生的直播課堂專注度降低。剛開始時,學生對直播教學這種方式很新奇,參與的積極性和專注度都很高,加上上課時間相對在學校時較短,學生接受程度相當不錯。但是隨著各個學校陸續都開始網上直播教學以後,受網絡流量和無線信號穩定性的影響,直播視頻質量直線下降,頻繁出現視頻卡頓,雜音干擾還伴隨著小學生的誤操作等情況,30多分鐘的直播課堂,實際有效的教學時間頂多有25分鐘,並且受網絡等等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孩子就不能持續專注完整地完成課堂學習了。

第二點,隨著疫情情況的變化,家長開始分情況復工,這樣一來,孩子收看直播就收到限制了。有的孩子收看直播就是通過手機,家長上班了就沒法收看了。還有的是通過電腦網絡直播收看,同樣隨著家長開始上班以後,有的孩子收看完直播後,沒人在旁邊監管,就開始使用電腦搞些非學習行為,不能自主完成課後學習和作業。

第三點,隨著疫情管控期的延長,家長們是沒有正式上班,但還是有一部分家長開始斷斷續續的需要處理工作事務了,這些都需要時間。這樣一來就和學生的直播課堂以及老師安排的課後活動產生衝突。實際上直播課結束後,還有各科作業需要照片或者視頻打卡上傳完成,中間還要輔導作業,這都需要佔用家長大量的時間。尤其是平常到校上課時,安排作業較少的體育,音樂,科學,道法美術等等課程安排的照片或視頻打卡一下子多了好多,甚至有的副課需要天天打卡。這些要求對於全天無工作事務處理的家庭來說努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但是對於已經開始居家簡單辦公的家長來說,已經變成了較重的負擔。連家長都不能全程完成時,作為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又怎麼能做到良好完成呢?

所以呢,結合居家的實際情況,網上直播課可以作為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嘗試,適當的開展少量的課程,但是按照平時的課程表一樣開展教學活動安排的話,教學的實際效果會打折扣,家長的時間安排也捉肩見肘啊!


想去看看世界的一二三


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共同防疫新冠肺炎病毒,為了阻擋病毒的蔓延,維護廣大師生健康安全,各地學校因地制宜,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開展了學校教師線上指導幫助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停課不停學的學習模式,做到學生學習和防疫兩不誤。

疫情期間,這種線上的教課模式對老師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安全的。此外,作為家長也要擔起相應職責,輔助孩子學習,幫他提高學習效率。

在家學習不比在學校,沒有了老師的管束,也缺乏濃厚的學習氛圍。幾十個學生同時在線,老師在講課時,可能來不及看手機或電腦屏幕,解決學生的疑惑就會有所延遲。雖然孩子也在通過線上老師的直播來學習,但思想上容易出現放鬆懈怠,家長要特別注意。


大地良友2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線上學習,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不存在任何問題,他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對於低年級尤其是小學生來說,基本上沒多大用處,他們不懂得時間的寶貴,不懂得珍惜時間,很多小學生意識形態對於自動自發學習,沒有形成主觀動力,屬於被動學習,孩子的天性使然,他們更鐘情與遊戲,動畫片,就算坐在電腦旁,電視機前,心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尤其像我們夫妻兩個上班,孩子一個人在家,下班回家問學習情況,基本都是一問三不知。我只盼望疫情早點過去,學生回到課堂,哪裡才是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