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看待自由和尊嚴,對生命的意義?

許章杭


不能自立,鮮有尊嚴。得到的越多,越不自由。

不能自立,事事需要依賴別人,就會成為別人的累贅。言行舉止不得不時時看別人的臉色,還會招惹別人的厭煩。別人通常也不會太在意你的感受,讓你體會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就談不上有尊嚴的生活。

得到的越多,需要你付出、經營、維護的就越多,責任就越大。言行、舉止、為人、處事,就不可能只顧及個人的主觀感受,各方面都需要統籌、兼顧,牽絆就越多,身心就越難得自由。

孔子說: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可以說是真正的自由,但前提是“不逾矩”。否則,你有你的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由,就會衝突不斷,越來越混亂無序,反而變成誰都沒有自由。


古道西風野馬


這個命題過於的大了,隨便拿出一條都很難回答。而既然提出來了,我就試著說說吧!

先說自由,記得有一句話說的好,人人生而平等,同樣的是人人生而自由,甚至有不自由,毋寧死的豪情壯志之言。

自由是什麼,自由就是自在,就是自然存在,所以我們都是自由的。而這裡面是有前提的,人生都是偶然的,但是你未來的一生應該何去何從,拋掉家庭與環境之外,你的選擇是自由的,但這個自由卻不是說任性胡為,更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說在一定的社會道德國家法律甚至還有周遭大範圍內的自由。

反過來說,其實做人是很不易的,除了最基本的生存以外,還要在遵守各種條條框框的前提下做一個“好”的人,然後到了那一天你才會被評定為是合乎標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