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早在五十多年前,著名學者夏承燾提出《滿江紅》作者不是岳飛的觀點,這事您怎麼看?

太史叨叨令


關於滿江紅是不是岳飛所做,近人餘嘉錫先生 《四庫全書提要辯證·嶽武穆遺文》考證出此詞為明人所作而託名於嶽 飛。夏承燾先生進一步證成其說,後世學者也都曾討論過這個問題。

今人在浙西江山縣發現了一部《須江郎峰祝氏族譜》,裡面有一首岳飛的《滿江紅·與祝允哲述懷》,而這首詞很有可能就是岳飛名作《滿江紅·寫懷》最初模樣。

後世流傳下來《滿江紅》是在岳飛原作和祝允哲的和詞基礎上,更改而來。

祝允哲,字明卿,其先祖祝其岱為唐初名儒,精通子史經集,擅長詩文,時稱其:“詩無邪思,文有卓識,氣浩詞嚴,一掃當世蕪穢之習”,因不滿朝政,堅辭武則天所授銀青光祿大夫之職,回家鄉江郎山設館講學。江郎書院後來辦得很大,成為了兩浙諸生的儒學首領。江郎書院發展到宋朝,負笈前來求學者“如雲如雨”,書院不得一擴再擴,大學士蘇轍作有《重修江郎書院賦》記其事。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祝允哲由韓世忠軍轉入岳家軍中,任荊湖制參。

祝允哲雖是一介文士,但性情豪邁,尚俠任氣,慨然有大丈夫氣色。更難得的是,他和岳飛一樣,一生都在為收復失地,拯救淪陷區人民奔走呼籲,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懷。

岳飛將他引為知已、同道,經常一起切磋詩詞,互相唱和。

《須江郎峰祝氏族譜·卷十四》之《詩詞歌賦》集中載有岳飛於紹興三年(1133)贈抗戰派大制參祝允哲的《滿江紅》詞及祝允哲的和詞。

岳飛《滿江紅》原詞即為唱和之作,題為《滿江紅·與祝允哲述懷》:

怒髮衝冠,想當日、身親行列。實能是、南征北戰,軍聲激烈。百里山河歸掌握,一統士卒搗巢穴。莫等閒、白了少年頭,勵臣節。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金城門闕。本欲飢餐胡虜肉,常懷渴飲匈奴血。偕君行、依舊奠家邦,解鬱結。

祝允哲的和詞題為《滿江紅·和嶽元帥述懷》(題名為後人添加)雲:

仗爾雄威,鼓勁氣、震驚胡羯。披金甲、鷹揚虎奮,耿忠炳節。五國城中迎二帝,雁門關外捉金兀。恨我生、手無縛雞力,徒勞說。傷往事,心難歇;念異日,情應竭。握神矛,闖入賀蘭山窟。萬世功名歸河漢,半生心志付雲月。望將軍、掃蕩登金鑾,朝天闕。

近代這兩首詞的發現,才算是了結了這場公案,現在流傳的滿江紅,正是在這首岳飛原詞上進行了修改(而且還借用了祝允哲的詞。)

至於是誰修改了這首詞,只能提出幾個猜想了:1、修改者是岳飛本人;2、修改者是後世詞人;3、此詞先後經過岳飛本人和後人的修改。

今本《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另有《全元戲曲》卷11載《岳飛破虜東窗記》,其中也有明人修改的痕跡。

文中嶽飛唱詞雲:

怒髮衝冠,丹心貫日,仰天懷抱激烈。功成汗馬,枕戈眠月,殺金酋伏首,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言愁絕,待把山河重整,那時朝金闕。

唱詞中“怒髮衝冠”、“仰天懷抱激烈”、“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待把山河重整,那時朝金闕”,顯然與《滿江紅》相同,可能是從後者改編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