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 導語:

《廊橋遺夢》中男女主人公表現的對待愛情和家庭責任方面複雜的心理糾結,探討了是追隨愛情,還是守候家庭的矛盾。愛情與家庭通常是同一的,但也只是通常而已。當兩者分離甚至對立後,孰輕孰重,棄誰取誰就成了一個誰也說不出結局的故事。

《廊橋遺夢》不僅僅是對一場婚外愛情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對愛情和家庭責任關係的探討。“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吃晚飯,今晚你事畢之後可以過來,什麼時候都”。一張小小的紙條,見證了讓人刻骨銘心的愛情,四天的相守足足記了一輩子。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初遇、相約

初次相遇的時候,她坐在前廊的鞦韆上喝著冰茶,起身迎上去時步調優雅。在羅伯特眼裡,她大約五英尺六英寸高,臉很漂亮,還有一副苗條、有活力的身材。她面對這個陌生男人表現出一點不陌生的熱情,而且很意外的決定為羅伯特帶路去尋找羅斯曼橋,他工作時那敏捷的行動,認真又執著的眼神,在吸引著她的目光,她本能的察覺到,她對他有那種一見傾心的感覺。

當羅伯特在井臺赤膊擦洗時,她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從樓上的窗口偷偷望向他,她似乎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念頭一閃而過,她洗完澡之後,換上了長袖白襯衫,袖子剛好捲到胳膊肘,乾淨的牛仔褲,乾淨的涼鞋,而且還戴上那對金圈耳環和金手鐲。頭髮梳到後面用髮卡夾住,拖在背後這一切彷彿都是為了羅伯特精心準備的。

西斯卡終於沒能按捺住自己的衝動,寫下紙條“當白蛾子張開翅膀時,如果你還想吃晚飯,今晚你事畢之後可以過來,什麼時候都行”,連夜快速開車送到羅斯曼橋。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就在西斯卡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羅伯特在鎮上遇見西斯卡說過的雷家女人,眾人對她冷漠如冰,羅伯特猶豫再三撥通西斯卡的電話,告訴她,如果不方便可以不來,因為他不想讓她陷入如此境界,這句話正好戳中了西斯卡的痛處,但是對於羅伯特的愛慕暫時戰勝了心裡的不應該。

倆人橋上相見,西斯卡默默注視著他的拍照,眼神閃爍,他的每個動作都可讓她迷戀,感覺到一種美,事後西斯卡相約晚餐,洗澡後西斯卡換上精心購置的連衣裙,所謂女為悅己者容,沒錯,羅伯特說你美的想讓人心痛的到處吶喊!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一、刻骨愛情衝破了平淡的家庭生活的束縛,勇敢選擇真愛:給相逢以相知,給相知以情愛,給情愛以慾望

1965年的一天,美國北部鄉村小鎮的一個平凡農家裡,一家人都去了集市參加農業博覽會,農婦弗蘭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勤勤懇懇地埋頭做農活,長年平淡的婚姻生活使她整日埋身於瑣碎的家務之中。

一個女人一旦結了婚,她的一生就這樣確定了,沒有選擇的餘地,除非拋棄所有的責任。恰在此時,她邂逅了向她打聽曼迪遜橋所在的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故事就這樣不經意間開始了,相遇只是一瞬間的偶然,但結局卻留下了永恆的經典。

弗蘭西斯卡是內秀的,喜歡看書,喜歡聽音樂,喜歡葉芝的詩:“弗朗蘭斯卡通常坐在廚房看書,從溫特塞特圖書館和她參加的圖書俱樂部借來的書,歷史、詩歌和小說,或者是在天氣好的時候坐在前廊上。她煩電視。”而她周圍的人“不談藝術,不談夢,也不談那使音樂沉默,把夢關在盒子裡的現實”。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一個鄉下知識女性的聰慧、活力和隱忍在沉寂了多年後,遇到可以讀懂她的羅伯特後的欣喜顯而易見。他們相遇了,合該遇見他,不然該是誰呢?當羅伯特不知道鄉下能否接收到常聽的一個音樂頻道時,弗蘭西斯卡準確地指出了那個頻道的位置。還有他們對葉芝的詩的共同偏愛和見解拉近了彼此的感覺。

“為了古老的夜晚和遠方的音樂,乾杯!”當弗蘭西斯卡在家中招待了遠方而來的羅伯特,當他無意中和她靠近的時候,她輕聲地嘆息到“真好!”然而,這種快樂又讓她感到內疚,她無聲地洗著剩下的餐具,他感受到她內心的自責,安慰道:“別這樣,其實我們什麼也沒有做。”弗蘭西斯卡終於釋懷地微笑了。他們互相欣賞的愛情消融了彼此的距離。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二、羅伯特對愛人的責任和弗蘭西斯卡對家庭的責任使愛情面臨選擇:給慾望以高潮,給高潮以詩意,給離別以惆悵

知性的弗蘭西斯卡多年伴著丈夫和兒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但其內心深處渴望浪漫,她在羅伯特到來之前,已經在期待了,雖然她自己可能沒意識到,羅伯特對於弗蘭西斯卡是偶然也是必然,他所顯示的浪漫中不帶枯燥、粗魯、乏味讓弗蘭西斯卡一定會愛上他,因為這樣一個人的到來,恰同甘霖雨露滋潤乾涸的土地,給弗蘭西斯卡帶來了再燃的生命。

而與前妻離異、漂泊無定所的羅伯特何曾不渴望得到地母一樣寬厚的弗蘭西斯卡的噓寒問暖。羅伯特害怕自己會影響到弗蘭西斯卡的名譽,他害怕會影響到她的生活,不敢去招惹她。他想取消晚上的約會,弗蘭西斯卡卻勇敢地來了,穿上剛買的,只穿過一次從此就收起來的漂亮的裙子來了。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她想聽聽他的故事,後又解釋:“或許你不願對一個旮旯窩裡的女人談論你的故事。”他說道:“這不是什麼旮旯窩裡,這是你的家。”他是尊重她的!“如果你認為一個男人不願對人談論自己,那你就太不瞭解男人了。”他非常樂意和她談談他自己的故事!兩顆寂寞的心互為依靠。

在這短暫的四天中,他們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他終於要走了,她的家人要回來了。她知道他要走了,她不想他走,她害怕他走,她假裝若無其事,她隨意打斷他的談話。她終於發洩了內心的怨:“你走吧,或許你以後不知道又在哪個女人的廚房裡談論你的那些友誼,當然其中也包括我。而我們這些女人會感激你,見你的鬼去吧!”她終於擊傷了他,他無力地垂下自己的頭,“如果你認為我對你的感情和對別人一樣,是什麼逢場作戲,那你錯了。”

他流淚了,“我不需要為我以前的那些愛情向你道歉!”她看到了他受傷了,她從後面抱著他的腰,把頭埋在他的背上也流淚了,她為擊傷了他而後悔,“明天你就要走了,你讓我怎麼忘記這一切,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我的天哪!”他抱著她說道:“我為什麼喜歡攝影,我為什麼四處流浪,我現在知道了,唯一的答案就是:為了能夠尋找到你。”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他走了,她的家人回來了,當她坐在車上,他看見了羅伯特,或許這是最後一次相見了,他在雨中,雨水打溼了他的頭髮,他想慢慢地靠近,他在向她走去。她靠著車窗向他張望,他想說些什麼,她彷彿在等待著。這時她的丈夫過來了,車的喇叭響了,她的丈夫叫擋在前面的羅伯特快點把車開走,她無力地靠在車窗上。

他終於什麼話也沒有說就走了,她想打開車門,她擰緊了門的把手,無聲地把它擰在最大處,她想衝出去,跑到他的身邊,她不願他就這樣走,就這樣從自己的身邊離去。她多想和他在一起啊!這時車子發動了,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她頹然地倒在車座上。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三、責任使愛情得以昇華,家庭得以完整:給丈夫以溫情,給孩子以母愛,給遠方以思念

《廊橋遺夢》最動人的情節,不是那四天短暫的時光,而是從弗蘭西斯卡已經打包卻決定不跟羅伯特走的那一段開始,她此後繼續常年如一日地辛勤打理這個家,和身邊那個從未懂她的丈夫一起衰老,看兒女長大;她丈夫死後,她發現原來他早已知曉她的秘密,但卻給予她體諒和緘默,以及令人扼腕的歉意:我知道你曾有過那麼多的夢,可惜我沒能給你。

這期間弗蘭西斯卡經歷了怎樣的掙扎?她為了孩子和丈夫不受到別人的非議,為了給孩子一個榜樣,她知道她離開了就不會忘記這個家,甚至連跟他在一起的這美好的四天都會變成罪惡,所以她決定不跟羅伯特離開。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在她的眼裡,這樣的四天是如此的美好,她不想讓這四天變成沉重的負擔的歡愉,卻是永恆的愛情。弗蘭西斯卡和羅伯特雖然日日夜夜彼此懷念,但他們踐約而行,只是彼此遙遙相望。

也許是這場為時四天的愛情衝撞太過於完滿和稀缺,他們用盡所有力量將關於對方的一切揉進了自己的骨髓中,混合著血液奔流。二十年後,這場情慾交集終於煅燒出可以被稱為愛情的物質。

直至死亡,讓他們解除那個守口如瓶的約定,弗蘭西斯卡在遺書中驕傲地告訴兒女,她的一生沒有虛度,因為她擁有這樣一場人一生只有一次、絕大多數人們一生也沒能遇到的愛情。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愛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理解自己的母親。同時,也開始珍視各自目前的家庭,放棄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責任!是弗蘭西斯卡最後止步,沒有跟隨羅伯特遠走的唯一原因。既然紅塵中難覓天長地久,那最撩人的就是曾經擁有,四天的愛情來得那麼快又那麼完美,之後大家都理智面對。這種愛情儘管短,卻有永恆的魅力,與形式上長久卻質量不高的婚姻形成鮮明對比。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雖然,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你未必像弗蘭西斯卡在遇見羅伯特以前那麼賢良淑德,我未必像羅伯特,有著身為女人便難以抗拒的風度翩翩、風流倜儻。我們更沒有一個風景如畫的麥迪遜橋和漫山遍野的春花爛漫,為這場生命的意外邂逅增加美感。

但,你我都不能否認欲是本能,而愛要自律。對家庭深懷責任感令弗蘭西斯卡在私奔的最後一刻慧劍斬情絲,羅伯特許下承諾,決不再來打擾她的生活。

這樣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家庭的守候,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可否做到?道德的力量在減弱,人性的分量在加強,很難說這是一種幸還是不幸。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西斯卡的札記:

西斯卡用札記記述這一天的時候,她在末了寫到:我時時想著他,不知如何自處,他洞悉我的心意,我的每個感受。他盡其一切滿足我的要求,在那一刻我對自我的認知都改變了,我所作所為像是另一個女人,但我卻更擁有了自我。

第三本札記:羅伯特在床上熟睡,我整夜不成眠,明天會是如何,曾經陌生如今卻已熟悉的事物,都要隨他離去,西斯卡開始回到現實,因為她要有一種選擇,知道他要離去,心裡開始不安,忍不住發脾氣,把自己想象成他旅途中的又一過客,思索他走後,自己枯坐此地,他卻會繼續旅行。

羅伯特說:如果我讓你以為,我們之間的事對我不足為奇,又是一樁風流韻事,那我要道歉,探究我為何要拍照片的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要帶領我朝你而來,我這一生所作所為,都是要領我朝你而來

羅伯特沒有苦苦相逼,準備離去,他要給她時間,臨走時告訴她:“我只說一次,我從來沒這麼說過,這樣確定的愛,一生只有一次!”羅伯特離去,西斯卡痛哭的不能自己,不知道這一夜她是如何才能睡下。

家人重逢,生活重歸瑣碎,上鎮上購物時間,羅伯特雨中出現,這樣的時刻天上一定要下點雨,因為這漫天的雨,都是為他吶喊而來,他就被這吶喊簇擁,佇立在那裡,看著西斯卡的車,因為她知道她在車裡看著他,彼此擠出一絲微笑。前面的車裡,羅伯特拿出項鍊,掛在反光鏡上面,這是默默的爭取,西斯卡手握住車門,她開始覺得自己會隨時飛奔過去,當羅伯特停佇的車子,又開始行駛,她知道自己的愛情,隨他而去了。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西絲卡繼續默語:

“我心裡有話卻不能說,我錯了,羅伯特,我錯了,羅伯特,我不該留下,但也不能走,我要再說一次為何不能走,請再告訴我一次為何我該走,我聽到他的聲音在回答,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理查德去世後,她每年的生日都會舊地重遊,尋找當時的記憶,當她有一天收到包裹,她知道他當時的話是真的,這樣確切的愛,一生真的只是為了她,她的手鐲,她的項鍊,她的紙條,都完好如初的保存。

《廊橋遺夢》:當愛情和家庭碰撞,四天的相守,卻足足記了一輩子

札記的末語:

沒有一天不想念他,他說我們不再是兩個個體,他說得一點沒錯,我們緊緊結為一體,要不是他,農場我早待不下去。我這一生奉獻給了家人,遺體希望能留給羅伯特。羅伯特說過一句話:舊夢是美好的,雖未成真,但我慶幸我擁有過。

結語:

他們的故事不單單是一段感情,更像是一首詩,像葉芝寫的那種感性優美的詩《當你老了》 :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光,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變化的容顏蘊藏的憂傷;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悽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