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悅讀:打撈珍貴

休息在家,閒來無事,收拾一下書房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再次翻到了美國羅伯特·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所著的這本《廊橋遺夢》,一種怡然與會心不覺湧到心間。大概,喜愛《廊橋遺夢》的頗多是經歷滄桑的中年人。在經歷了一次次人生的斡旋後,唯最樸素的、平實的、本真的才是最珍貴的。


人文悦读:打捞珍贵​ 一次令人傷感動情的戀情,一次現代人對家園的尋覓。40多年前在美國依荷華州的鄉間道上,羅伯特·金凱——攝影家、作家,一個自由職業者,駕駛著他陳舊的“哈里”越野車去尋找黎明中的羅斯曼橋。為什麼是黎明中呢?因為她也許就誕生在我們時代的黎明。隔著揚起的塵埃,隔著秋日的斜陽和一排排籬笆花,他猝遇了她――弗朗西斯卡,一箇中年農家主婦,一個曾獲比較文學學位的遙遠的那不勒斯姑娘。長亭更短亭,何處是家?

人文悦读:打捞珍贵​驀然相遇中,彼此都在尋找。舒緩的音樂是橋,終於衝動轉化為一種以美為起點和指歸的愛。“它要恢復原初的整一狀態,把兩個人合成一個,醫好從前截開的傷痛。”(《會飲篇》)羚羊般輕捷的身姿,以果蔬為主的素食,很少以功利,而以自己的懷抱和追求為目的的創造,對大自然的親和(他用魔術師一般的手調整著大自然——角度、光線、取景,而最後他的富有彈性的手有給自然以原樣的回覆。)金凱就是這麼一個敏感的、樸素的、恬淡的、勞作著的、寬厚的現代人。他有幾架價格不菲的相機,卻是為著尋覓,為著親近自然,他身上的一切東西都一如收割後的原野般質樸。或許常人會很看輕看淡這一切。可弗朗西斯卡沒有。

人文悦读:打捞珍贵​ 曾幾何時,有一種身影離我們並不遙遠,體魄由於勞作而突顯精瘦的肌腱;日常所需就是維持生存,而生存當然昭示了明天的發展;滿懷同情的心,寬容與尊重,即使是對自己的愛人;那生活中的玄機,僅是為了防備;忠貞、無欺,把美好的感情永遠珍藏……誠然,作為一種播種的象徵他的形象更有些突凸,他本身就是一條大路,浪跡天涯,無邊延伸……
人文悦读:打捞珍贵​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能夠珍視和打撈的是金凱身上那些最普通的、也是能夠感動我們和弗朗西斯卡的最樸素的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