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隔離點突擊隊記事

“請組織放心,我們保證完成疫情防控任務!”


2月6日,來自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的蘇昶、王光春、陳平、王敏順、高偉、李星麗、劉雲鈴、杜顥敏、張慶、李倩、王君誠等11名黨員幹部組成的疫情防控隔離點突擊隊(以下簡稱突擊隊),帶著他們的鏗鏘誓言奔赴武昌區各疫情防控隔離點。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儀式的出征。


2020年伊始,武漢突然暴發了一場世所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批感染的發熱病人需要及時隔離、救治。


在人們談“疫”色變,對“隔離點”“發熱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艱難時刻,突擊隊的11名勇士,卻冒著生命危險,義無反顧地逆行,勇敢地衝向最危險的戰場——隔離點。


01

杜顥敏的自述


“在家好好聽爸爸的話,媽媽出一趟差,很快就會回來”“千萬不要告訴母親,她身體弱,怕承受不了。”


2月6日,杜顥敏告別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親,背起打好的揹包,毅然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我工作的隔離點在紐賓凱新時代國際酒店中南點,這裡收治了219名疑似病人。”杜顥敏說, 當天晚上趕到隔離點後,我就迅速投入收治病人的工作中。


因為我的職責是為病人配送治療和急救藥物,每天要在隔離酒店的樓上樓下不停地來回奔波。有時人手有限,我還要為病人測量體溫、測脈氧、指導服藥。一天下來,累的倒在床上就不想動彈。但有一次,一個病人突然半夜發高燒,情緒失控。累了一天的我剛剛睡下,就被急促的電話驚醒,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穿上防護服,配好退燒藥,跑步送到值班室,並陪同醫生來到病房,指導病人吃完藥,已是凌晨3點。


我負責的工作還有製作每日收治病人清單、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病人名單、送餐表以及對接疾控中心核酸檢測抽檢人員,保障疑似病人早日確診,對症治療。一位疾控中心抽檢人員曾問我:“核酸檢測人員感染風險最大,經常和我們對接工作,你怕不怕?”我說:“我們是並肩戰鬥的戰友,你們不怕,我也不怕!”


後來,領導又把準時準點給隔離病人配送一日三餐,為醫療組及時清點庫存和防護物資的工作交給我。為了保證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位,我經常放棄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甚至為了節約時間,少上廁所,我每天儘量不喝水。


超負荷的工作,不規律的一日三餐,我的老胃病又犯了,疼痛難忍。但我一直忍著,裝著沒事的樣子,每天繼續樓上樓下地跑。藥配送完了,就馬上坐到電腦前開始打字,製作各類報表,有時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眼脹、耳鳴是經常的事,但我咬咬牙,堅持了下來,至今已在隔離點連續工作了18天,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抗疫一線 | 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隔離點突擊隊記事

突擊隊員王君誠(右)和隊友在隔離點消毒

抗疫一線 | 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隔離點突擊隊記事

深夜下班的突擊隊員合影


02

衝鋒在前的老兵


水果湖勝家玫瑰酒店隔離點,累計接收隔離人員120多名,核酸檢測陽性24名。


這裡就是老兵王光春的新戰場。


1984年10月應徵入伍,1991年7月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療專業的王光春,現任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白沙洲市場監管所副所長,曾在部隊當軍醫近20年。


“我在部隊就是做醫生的,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接到此次任務,他義無反顧地衝上抗“疫”前線。


“記得按時吃藥,有什麼不舒服的立刻告訴我。”進駐隔離點以來,這是王光春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作為醫生,他不僅承擔了疑似病例的防控救治任務和密切接觸人員的隔離排查工作,每天為他們測量體溫、送藥、測脈氧、指導服藥,而且還要適時地給病人講解新冠肺炎常識及防護知識,增強他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醫生職責之外,他還擔任突擊隊第三小組組長。一到隔離點,他就開始緊張忙碌起來,一邊主動做好各方協調工作,一邊合理調配安排醫務人員,在他的努力下,隔離點當晚就開始收治病人。


“報告王組長,緊急情況,8315房間病人呼吸困難,急需搶救!”2月8日凌晨1時許,一名58歲的雙肺感染患者呼吸困難。收到信息後,王光春立即穿好隔離服,迅速進入8315房間,發現患者明顯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快,紫紺,情緒失控。


“快打120,開窗透氣,準備吸氧!”


他一邊打開病房窗戶,教病人深吸氣、咳痰,一邊穩定病人情緒。由於無法聯繫到床位,病人不願上醫院,120急救車留下兩袋氧氣就開走了。而王光春卻一直陪護在病人身邊,直到凌晨3點,病人吸完一袋氧氣,情緒逐漸穩定,呼吸頻率恢復正常,而此時他早已累的大汗淋漓,近乎虛脫。


03

李星麗的抗“疫”日記


接到上級緊急通知的那一刻,心情不由得緊張起來。我知道,這一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甚至要做好回不來的最壞打算。但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何況我是黨員,決不能退後。我默默地告誡自己,義無反顧的接受命令。


動員會結束後,我立即趕回家收拾行李,跟丈夫和孩子交待好注意事項,當晚就趕到隔離點酒店,投入到酒店消殺、樓層安排、職責分工、人員分班等前期準備工作之中。


我們小組一共收治了60多名疑似病例,不僅要承擔測量體溫、送餐、送快遞、送藥、測脈氧、指導服藥、收垃圾、消毒等工作,還要在適當時候給病人講解新冠肺炎常識及防護知識。


第一次與發熱病人近距離接觸,說不害怕那是假的。但當看到家人和朋友給我發來的鼓勵信息,看到病人那信任又期許的目光,心裡的害怕和恐懼感,就被強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擊退了。


在隔離點,為了不上廁所,我甚至一天都不敢喝一口水,渴的嘴唇起了泡也顧不了。因為只要上廁所,身上的頭套、口罩、防護服、鞋套、護目鏡和帽子都得脫掉,這一套防護服就作廢了。因為夜裡隨時要起來處理緊急事情,幾天來都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手指裂開了一道道口子,鼻炎犯了咳嗽打噴嚏,穿上防護服一動就汗流夾背,每天將60多人的飯菜從二樓送到六樓時,腰間盤疼的直不起腰……這些艱難困苦,都沒有動搖我服務病人的信念。


儘管一天下來,人已精疲力竭,但崇高的責任感使我在夜深人靜的下半夜,還要回憶自己服務病人有沒有不滿意、防護有沒有做到位、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等。這一切雖苦雖累,但一想到自己是黨員、又是一名退役軍人,我就沒有了絲毫的膽怯,第二天又精神抖擻地戰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


支援一線防控疫情已經7天過去了,我每天都在有條不紊、耐心細緻的工作著,崗位平凡、工作平凡,但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