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國演義》周瑜與郭嘉,誰更厲害?為什麼?

非想


《三國演義》中孫權帳下的“周瑜”和曹操帳下的“郭嘉”,兩人雖服務的主子不同,可在讀者的印象中,他兩的人物形象都得到了讀者的認可和肯定。

這道題尋求回答他兩誰的能力更勝一籌?我們從幾個方面來作參考。

☆周瑜

周瑜,安徽廬江人,當年遇孫策,結為昆仲,孫策另將姨妹“小喬”許給周瑜,使兩人以姨夫的關係更進一層,在孫策白手起家時,周瑜為其輔佐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後孫策不幸故去,周瑜繼續效力於孫權。

周瑜在為孫氏家族基業的發展中,盡心盡力,可謂是“東吳”核心的最高智囊決策者。

赤壁之戰中,周瑜以“主戰派”的立場,讓東吳大振雄威;也就在赤壁之戰中,周瑜被諸葛亮給忽悠了。

本來在這次大戰中,東吳出兵出力,卻給“苟延殘喘”的劉備集團有了生存發展的機會,諸葛亮僅憑三寸不爛之舌,有著“漁翁得利”的收穫,他們不思感激東吳,還多次戲耍東吳,暗中奚落周瑜,藉著“荊州”不還。

綜觀周瑜的軍事天才,有大將風度,敢於破釜沉舟,其弱點是缺少了對第三者的防範之心,讓別人以逸待勞的鑽了空子;再者周瑜個人性格上不具備男子漢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缺乏衡量利弊的得失,讓諸葛亮步步打擊軟脅,可惜於三十六歲之年夭壽。

☆郭嘉

郭嘉,穎川人,在曹操招募兵馬之際,是同鄉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郭嘉進人曹操集團為人低調,決不以顯論個人之才來打壓同僚荀彧,以至於曹操既愛郭嘉又欣賞荀彧。

郭嘉的才華顯露主要是在官渡之戰之始階段,時曹操與袁紹兵力相比是兵微將寡,且糧草不足。

此時的曹操是在夾縫中求發展,劉備集團、劉表集團、袁術集團仍是心頭大患,曹操此次與袁紹作戰,稍有差遲,將功弓一簣,弄的不好,不但後來沒有了作戰能力,甚至連生存的希望都渺茫。但曹操又不願放棄這難得的作戰機會,一旦戰勝袁紹獲勝,則北方平定,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曹操才有力量和資本去對付孫劉集團。

在這節骨眼上,郭嘉站出來分析出雙方《十勝十敗論》,給曹操要與袁紹決戰增添了把握性的決心。

有人認為這是郭嘉以“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這“十勝”論來取悅曹操,不管怎麼說,在參與決策這樣的大戰役,郭嘉是有一定的功勞的,更關係到曹操集團後來的發展。

郭嘉的再一次影響力是官渡之戰後,袁紹之子袁譚、袁尚逃往遼東公孫瓚。時曹操已提兵窮追到列城、易州一帶,早己人困馬乏,且軍隊中有疾病流行。時郭嘉因水土不服,不能隨軍,臨終前還留下妙計,使曹操以逸待勞,兵不血刃就獲得了二袁首級。假若曹操興兵直指遼東,公孫瓚與二袁合而為一,面對曹操的又不知是怎樣的結局?

綜觀周瑜,郭嘉二位的人品,他兩對上層領導都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在軍師之才上,應當各有特長,各有建樹。

周瑜是輸在全盤付出上,郭嘉是贏在沉穩度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