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這幾年,一檔《中國詩詞大會》火遍全國,正是這檔節目才讓廣大人民群眾重新認識了詩詞之美。其實,咱們的鄰居日本對中國的詩詞自古以來就非常喜愛,咱們的唐詩宋詞在日本被統稱為“漢詩”,在日本的學生教材中也有很多漢詩的身影。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寫漢字的日本老人

不僅如此,日本還經常舉辦漢詩講座、漢詩課堂,各地也經常舉辦漢詩寫作大會、漢詩吟唱大賽等。

前幾年,日本就流行起了寫詩,並且還衍生出了一個“平成自由詩”的名號,一場充滿火藥味的鬥詩大會,即將來臨,但是他們鬥詩的畫風卻有些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某某經濟學取得了成功,養老金和股票蹭蹭蹭往上漲,就算是恩格爾係數暴漲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但是為啥吃飯花的錢越來越多了呢?事實是,某某經濟學並沒有讓日本人的養老金與股票上漲,而吃飯所花費用的比例卻高了。很明顯這是一首諷刺詩。

多才多藝的日本人還編寫了《社畜歌》,這“社畜”一詞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詞語。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當然,除了諷刺和自嘲,還有一些記錄生活瑣碎事務的,簡直是可以用詩詞表達自己生活的全部。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人怎麼就那麼喜歡“鬥詩”呢?其實這源於一位老人家創作的漢詩。

這位老人家是幡谷祐一,他捐給了筑波大學一座雕像,筑波大學就把這座雕像視為學術象徵,在這座雕像上就有這位老先生給廣大學子們創作的一首詩,名為《忘食》: 

白面書生學筑波,發憤忘食紙筆耕。桃李滿門邦家豐,紫峰名聲四海奔。

這時就有好事的學生將這首詩放到了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有網友稱這首詩表面上是一首七言絕句,但是並不符合平仄、文法。比如第二句“仄仄仄仄仄仄平”,就不符合漢詩的平仄。也有網友指出,在很多擁有漢文教授的大學裡,將這種不算漢詩的詩稱作漢詩,簡直是有辱門庭。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自學成才的幡谷祐一

而中國網友則把這種體形的詩戲稱為“老幹部體”。

儘管知道自己的詩不受待見,但幡谷祐一還是喜歡到處展示自己的漢詩作品,但是這種刻意的附庸風雅,卻經常引來眾多吐槽,有網友評論:“喜歡排列漢字無可厚非,但是應該避免將其稱為‘漢詩’。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去鬥詩呢?主要還是因為漢詩文化在日本的長期存在。

從公元607年開始日本派遣遣隋使、630年又派遣遣唐使,這樣就使得日本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多了起來。當時比較著名的詩人的詩開始流傳到了日本,於是日本人也開始流行起作詩。

日本的《SINICA月刊》雜誌曾在2014年進行“漢詩國民投票”,評選了最受人們喜愛的漢詩,杜甫的《春望》名列第一,名列第二的是杜牧的《江南春》、第三則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第四位為孟浩然的《春曉》、李白的《靜夜思》為第五。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漢詩的喜愛。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2018的年度漢字

但也沒想到平時被咱們忽視的詩歌,竟讓日本人玩出了新高度,古老的詩詞文化在日本煥發出了另一種生機,有人說日本人的素養在亞洲裡數一數二,我想這可能就跟他們的文化有著很大的聯繫。

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一首詩雖然不起眼,卻對人的氣質、談吐有著根本的改變。小時候讀過的詩詞,或許記得的不多,其實他們已經進入到了你的行為深處,在你的一生中都在時時刻刻顯現出來,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你或許感覺不到有什麼,但很多人卻能看得出你不同凡響的氣質。

日本人都如此尊崇詩歌,況且詩歌對我們的氣質、素養有著很大的改善,我們是不是應該去重新認識下我們美麗的詩詞?

在這裡我為大家推薦由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先生主編的《中國最美古詩詞》。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這本書是陳引馳教授歷時5年,嘔心瀝血的精品之作

為了能夠編著好一本精品詩集,陳引馳教授邀請了古典文學領域裡的專業人士和經驗豐富的老師。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主創團隊在浩瀚的中國古詩詞中首先挑選了近700首古詩,幾乎涵蓋了從西周的《詩經》到清朝的龔自珍,再從中加以淘汰,最終選出最有益於現代人的名篇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註釋,注音和賞析部分也非常用心,都經過了認真的考量。

古詩詞涵蓋更加全面

這套書共包含古詩263首,古詞250首,古文90篇,並且加以全面地註釋和賞析。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根據體裁,這套書共分為三冊:《

你應該熟讀的古詩》、《你應該熟讀的古詞》、《你應該熟讀的古文》更加全面地滿足讀者的不同閱讀興趣。

封面精美,名畫裱裝,典雅函套設計,收藏閱讀兩相宜

這套書的封面是明代仇英的《潯陽送別圖》,圖卷根據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詩意而作,含有中國特有的古典高雅之美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精美的封面

設計清新淡雅,如同青花瓷般的質感,套裝硬質函套設計,更會保護書籍質感不受損壞。

這套書可以自己收藏,也可稱為妝點書架的藝術品;若是當作禮品送人,更加會顯得高雅、不俗,有面子。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尤其是在新教改後,語文教材裡的古詩文數量明顯增加,小學裡的古詩是129篇,中學是132篇,足足增加有九成以上,由此可見國家教育部門對古詩詞的重視。由此帶來的就是古詩文在考卷中的佔比增加。

在2018年的高考試卷,全國卷中,古詩文考察佔34分;北京高考語文卷中,文言文+古詩文+名著佔到了54分的比例!

古詩詞逐漸成為語文試卷中的主力軍,學習古詩詞成為了重中之重!

這樣一套古詩詞書籍,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養,還可以增加孩子的詩詞儲備,提高語文成績,讓孩子在語文考場上無往不勝!

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欣賞,可以在春日的午後,寫作業的間隙,通勤的公車和地鐵裡,隨意翻讀幾頁。重溫三千年的淺斟低唱和黃鐘大呂。

日本人也愛古詩詞,一言不合就“鬥詩”,寫出的詩卻令人啼笑皆非

一套書3本,原本價格是136元,現在頭條與京東聯合舉辦 的活動,可以先領50元的優惠券再購買,買到手也才86元,還沒一件衣服的價錢多,就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機不可失哦,可以點擊下方圖片參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