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漢直擊丨戰“疫”一線有群“90後”男護士,來聽聽這群“男丁格爾”的故事

武漢直擊丨戰“疫”一線有群“90後”男護士,來聽聽這群“男丁格爾”的故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楊曉東 劉曉波/文 胡楚雲/視頻

在人們的印象中,護士都是溫柔可人的女性形象。

在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有不少“90後”男護士,他們青春陽光,衝鋒在前,勇挑重擔,他們同時也是暖男,心細如髮,對患者體貼入微,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擔負著不可或缺的重任。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2月26日,記者和第五批醫療隊中部分“90後”男護士對話交流,探訪他們背後的護理故事。

“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男護士勇挑重擔”

省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師盧勇兵1990年出生,在急診一線工作7年。

“高中畢業時,我報考的是醫學高校,選擇的是護理專業,我當時立下誓言:‘做中國男護第一人!’”盧勇兵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後,我到了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急診科工作比較累,但我喜歡這份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盧勇兵多次向醫院申請到武漢抗疫第一線,最終他的願望實現。“疫情就是衝鋒號,年輕人就應該多付出,我不上誰上!“盧勇兵說。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盧勇兵是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一個護理小組組長,現在他已進入方艙醫院6次了,憑藉過硬的臨床護理技能,他迅速投入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用細心、耐心、責任心,為患者帶來貼心的護理服務。

“在‘方艙醫院’裡,我們男護士大部分都是‘90後’,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都是男護士勇挑重擔。”盧勇兵說。

在武漢抗疫一線,盧勇兵護理工作樣樣精通,是大家公認“眼裡最有活的人”。

鈔傑是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中心手術部護師,是一名“90後”。他的身高較高,體格健壯,他主要負責“方艙醫院”裡消殺毒工作。“我身上背的噴灑壺有20公斤重,因三層防護服透氣性不好,護目鏡上滿是霧氣,我在‘方艙醫院’噴灑一遍,需要一個小時。消殺毒結束後,我的內層衣服全部溼透,都能擰出水。”鈔傑說。

“在‘方艙醫院’裡,聽到最多的話是患者對河南醫護人員的感謝。一位患者看我很辛苦,執意要給我拍照留念,他說:‘雖然看不清你的臉,但能看到你忙碌的身影!’這句話讓我內心充滿了力量,累點苦點,值得!”鈔傑說。

“工作細心不遜於女護士”

楊留洋1992年出生,是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的一名護士。

楊留洋是一個壯實的小夥子,“男護士除了在體能上優勢明顯以外,在工作細心程度上絲毫不比女護士差,核對信息、發放藥品、疏導患者情緒,這些細緻活兒,我們做得毫不遜色。”楊留洋說。

“我具有護理老年患者的豐富經驗,‘方艙醫院’裡的一些老年患者,喜歡和我聊天。前兩天,因工作原因,我調整了護理病區,幾位老人要找我所在護理組組長,讓我繼續留下。但在我與他們告別時,老人們一起伸出大拇指為我點贊!”楊留洋感動地說,“我告訴老人們,咱們同在一個艙內,有啥事需要我,我還會來給你們跑腿。”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鄭州市中心醫院手術部護士陶政陽1996年出生,說話不急不慢,輕聲細語,給人印象非常平和。

“當我第一次走進‘方艙醫院’的時候,我還是很不習慣,感覺心悶、氣短、心慌,因穿戴著厚厚的防護服和三層醫用手套,每天手就像在水裡面泡著一樣,衣服都是溼的。現在漸漸習慣了,病區成了我們的‘健身房’,每天走路步數都在萬步以上。”

面對情緒不穩定的患者,陶政陽會用最大的耐心給予安慰和關懷。陶政陽說,很多患者心裡比較焦慮害怕。面對這種情況,她就耐心地和他們交流,給他們加油打氣,扮演好“家人”角色,給他們更多戰勝病魔的信心!

目前,陶政陽已經在武漢抗疫一線奮戰了17天。他告訴記者:“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了,但心與心的距離卻更近了。”

武汉直击丨战“疫”一线有群“90后”男护士,来听听这群“男丁格尔”的故事

“在第五批醫療隊護理組中,‘90後’男護士佔到三分之一,一些‘90後’男護士都是出征前最後一刻才向家人彙報,家人們肯定會擔心,但知道我們是幹這行的,早有心理準備。”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申華說,這些“90後”男護士工作細心不遜於女護士,她從他們的臉上看到了使命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