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直擊國際石油周:油市兩大威脅不可忽視

今年在倫敦舉行的國際石油周似乎有點冷清。

出於對新冠肺炎蔓延的擔憂,以往為期一週的派對、交易和社交活動相繼取消,一些行業巨頭,如沙特,也於24日晚明確表示將不會參加活動。即使是按照最高規格招待客人,如科威特石油公司週一的晚宴,到場者也寥寥無幾。

此次國際石油週中空蕩蕩的會場和未曾享用的美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與會者,疫情影響正擴散至全球範圍,且正對公共衛生以及石油消費帶來嚴重的影響。

2月12日,EIA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將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下調31萬桶/日至103萬桶/日。

2月12日,歐佩克公佈月報顯示,因受新冠病毒影響,將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下調23萬桶/日至99萬桶/日,前值為122萬桶/日。

2月13日,IEA月報顯示,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石油需求預測增長下調36.5萬桶/日至82.5萬桶/日,為2011年以來新低。

全球最大私有石油交易商——維多集團(Vitol Group)預計,受疫情影響,中國原油需求可能會減少400萬桶/日,約佔4%的全球消費量。關於全球石油消費量繼續下降的擔憂正持續打擊油價。

數據顯示,自1月下旬疫情擔憂擴散以來,WTI原油累計跌超10美元,重回50美元下方;布倫特原油累計跌超12美元,最低觸及53.08美元/桶,為2018年12月以來新低。

除了疫情帶來的短期挑戰外,石油業還需面臨一個長期壓力——不斷加劇的氣候問題。而能源過渡、降低碳排放以及加快推進綠色未來正是會議首日的焦點。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蒂.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可能與紀錄高位趨平,從而導致全球氣溫上升3攝氏度。

倫敦經濟學院氣候部門經理Bob Ward直接警告道,化石燃料的持續生產將導致石油業走向“淘汰和毀滅”。能源公司Energean Oil&Gas SA總裁提到一個場景,“你在晚餐上告訴別人你是能源公司的CEO,你很快就會受到攻擊。”

由此可見,能源企業改革已迫在眉睫。這就要求石油業不僅需要用行動來減少碳排放,還需要令企業模式契合《巴黎氣候協定》的要求。與此同時,養老基金和其他投資者正在通過拋售一些不符合氣候目標的基金向化石燃料生產商施壓。

為了自救,陸博納公司(Bernard Looney)週二在會上致辭時表示,公司計劃本月推出所有石油巨頭中最大膽的氣候計劃,承諾將從自營和銷售的燃料中儘可能降低碳排放。此前,西班牙主要油企巨頭Repsol SA也承諾到2050年將碳排放降為零。

挪威國家石油海德羅(Norways Equinor ASA)週二也表示,將遵守環保人士的可持續活動,暫停澳大利亞南部海岸海上油田的鑽探。

雖然這些執行官並沒有概述減排方案將如何實施,但他們呼籲提高碳價格和鼓勵清潔能源的投資。海德羅的全球戰略總裁Al Cook表示:

“我們有人才、項目、現金流的優勢,可以全力應對這個全球挑戰。”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