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初入職場,苦學技能還是經營關係?

莯楠花開


初入職場更多的是學習技能,但也不能丟掉人際關係。剛進職場時最好選擇一個願意培養我們的公司,不管在那一方面都可以增強我們的職場技能,除了公司提供,我們自己也要去學習。

剛進去職場我選擇了一個有培訓的公司,在進入職場沒有任何經驗而言,這是最好的。我剛進公司培訓從8點半到晚上十點,每天會寫工作總結。一般培訓除了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之外,也會培訓一些製作課件的方法,鍛鍊演講能力,鍛鍊溝通表達,這些都是培訓職場必然的。但公司培訓也是有效的,很多培訓課件,培訓方法都得自己去慢慢琢磨,但我也不願意去請教領導,導致後面換工作才發現自己其實會的很少,跟領導的關係也很普通。換工作就沒辦法換一個比之前工資更高的,因為沒有出了基本的以外,自己沒有更多的技能能夠拿的出手去換取更高的薪資。


職場小鳥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發生在我公司的真實案例。


我的同事小劉就屬於非常會經營關係的人,尤其是和上級領導的關係。她的這個優點也確實為她帶來了一些好處,比如,作為業務能力並不突出的她,很輕鬆的競聘上主管的崗位。比如,公司有什麼福利,領導也能第一時間想到她……


這讓她也嚐到了經營關係的甜頭,於是,她有目的性的開始和各個部門的領導開始搞好關係。然而,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光忙著搞關係,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就一塌糊塗,經常需要她手下員工為她收尾。所以,她和領導的關係很好,但跟下屬的關係卻很緊張。


她職業生涯上的轉折點是去年5月,當時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被她忘到了腦後,以至於一直偏愛她的領導也開始對她發火:“能幹就幹,不能幹就滾蛋。”


後來,因為這個問題,小劉被降職。再後來小劉的領導辭職了,小劉就再沒有一天好日子過了。

初入職場,苦學技能還是經營關係,我的觀點是先苦學技能。

原因有二:


1、職場的目標是做事

職場是因為事聚集在一起的,如果事兒沒有做好,何談關係?


作為HR,我不得不提醒你,公司是非常看重人工成本的,招聘你進來,是需要你做事的,是需要你產生價值的。如果你的人效(人力資源獲利能力的指標)過低,那麼不好意思,很可能會過不了試用期。


如果你說“我跟上級的關係好,上級會保護我的”,那麼,我會告訴你上級能保得了一時,可保不了你一世,如果你的績效持續低迷的話,那麼上級對你的保護就是對他自己的傷害,他會笨到害自己嗎?


所以,職場小白們,你需要塌下心來苦學技能,只有技能傍身,才是你職場的底氣。


2、要麼有趣,要麼有用,否則憑什麼跟你做朋友呢?

如今,職場人加班996甚至007,哪有時間跟你閒扯淡?想拉近關係,要麼你得有趣,要麼你得有用。


有趣就代表了你語言風趣,有幽默感,跟你相處會很輕鬆,職場人會為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喜歡跟你交流;


有用就代表著你有價值,而專業技能過硬就是有用的硬性指標之一,所以,苦練技能也能幫助你經營關係。

<strong>

你得承認,不同的圈層之間,是存在著圈層壁壘,而若想打破圈層壁壘,那麼同層次是首要條件,否則,即使你們在一起聊天,對方說著你聽不懂的話,也會很尷尬的。


作為一個職場人,技能和關係都很重要,但若你是職場小白,還是建議你把更多色心思花在苦練技能上,若技能高了,關係也自然就來了。如若你的技能水平達到一定階段之後,這個時候側重點就發生了變化。

<strong><strong>


J小姐


對於這個問題的話,因為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職場小白,既要苦學技能,也要學會經營好關係。因為剛進入職場,我們很多東西都不懂,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經營好關係,向優秀的老前輩學習技能。我認為,人就像一部手機,學到過硬的本領就像一部手機的硬件,而處理好人際關係,就像一部手機的軟件,只有雙方面一起配合做到最好,才能越做越強大。


瘋狂的林小風


苦學技能。

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有過硬的基本功,這是職場生存的基礎。當然,經營關係也需要伴隨著進行,畢竟在中國還是人情社會,主要是要掌握好度。具體的原因如下:

一、職業技能是職業發展的基礎,如果缺少了很難在某一個領域有深入的研究。

二、站在客戶的角度上來講,沒有人願意跟新手玩。

三、如果重點放在了經營關係,那麼你的職場很容易跑偏。

互粉呀,哪怕有大把時光,打怪升級!


悟志銘


本質上來講,經營關係也是一種職場技能。假如要單向地將兩者區別開來,這種情況應該分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體制內側重於關係,體制外側重於技能。體制內又分為公務員單位和事業單位,公務員單位側重於關係,事業單位更側重於技能。

舉個例子。A和B,2000年畢業於同一所學校同級同專業。畢業後,A靠父親的關係調入行政部門,A本人也善長經營關係,經過鄉鎮、縣直等部門的鍛鍊,目前A已經縣直某部門的一把手;B出身農村,畢業分配至某中學教書,認真教學,苦練技能,兢兢業業,目前已評選副高職稱。

A和B可以說都是成功的,但在現行國情下,可能都認為成功者無疑是A。“要讓全家人都高興,你得做官”,這句話很醜陋,但卻是幾乎任何人從心底裡都認可的大實話。

苦練技能和經營關係,兩者沒有孰重孰輕,應該是一個不可割裂的共同體。任何一個成功者的道路都不可複製,且行且珍惜。

一是調整期望,保持良好心態。在職場生涯的蘑菇期,心態的調整顯得尤為必要,要不斷調整自己,保持靜心、耐心、細心、專心,樂觀自信地對待工作和生活。

二是磨去稜角,適應環境。當你到了一個並不滿意的公司,或者被分配在某個不理想的崗位,做著無聊的工作時,要學會適應。要想改變環境,前提便是先適應環境。

三少說多聽多做,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作為職場新人,你不瞭解組織的情況,應該多做小事,管住嘴巴,少點闊論,多傾聽同事們的心聲,避免轉入是非圈,同時要奉行內方外圓的為人處事之道,內方即誠實、守信、謙虛,外圓即做事要講究方法、技巧、藝術。

四是不斷學習,提高學習力。這是苦練技能,這也是你可能最能把握的一點。千萬別停止進修學習,使自己處於不斷的學習、充電之中,這也是個人能力的一種遞增。


木耳河邊


初入職場,技能和人脈都是必修課。但是也有先後,那就是先有一技之長,再通過技能實現價值,再通過價值吸引人脈。我認為,能力是本,關係是催化劑,沒有能力,光有催化劑,是無法發生反應的(當然不排除那些投機倒把的)。

把自己能力標籤化

《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裡說的格物就是有一個在某件事上堅持下來的本領,擁有一個讓別人遇到相關事能想起你的技能。比如一說想吃飯,哎,我知道張三飯做的最好。比如一說到法律問題,對了,那誰誰誰在這方便特別有經驗。古有錢空漏酒,今有王昱珩微觀辨水。這都是技能達到一定程度的表現。這就是能力標籤,有了標籤,別人才能記住你,領導才能記住你,做到知人善用,才有飛黃騰達的機會。

重用關係,但不迷信關係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這個毋庸置疑,因此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同學情,戰友情等等,但是光會玩關係的,就如金玉在外敗絮其中,比如我的朋友小王,他通過老爸的朋友,認識了好幾個上市公司的老闆,但他沒什麼本事,即使跟這些老闆見面聊天,也聊不到一塊去,這些老闆有事需要幫忙,也想不起他,自然結果資源就白白浪費掉了。

有資源,得有能力去駕馭,就是這個道理。

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練就自己的標籤

年輕人,時間還有很多,不虛度光陰,在30歲之前,還有大把試錯的機會,找到一項自己感興趣,又有前途的技能,堅持下去,堅持1萬小時,不出幾年,必然會在職場或人生上大放異彩。


言志老師


初入職場,首先要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快速適應崗位要求,達成崗位業績。

其次是要有良好情商管理,良好的溝通技巧,謙虛謹慎,為人低調,踏實做事,願意幫助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不是刻意的討好,巴結。做事要有原則,做人要有底線。

第三要一能承受工作中的壓力,剛開始到陌生的環境,心理還是很緊張的,要有堅韌不拔的克服困難的勇氣。


人力資源和平哥


剛入職場,當然是要先積累經驗,當然做事先要學會做人。埋頭苦幹,少說話多做事,這是老闆都喜歡的員工。等你有一定能力,獨當一面的能力,老闆都會看到你的優秀。同事關係僅僅是職場關係,要把握有度,凡事做事說話要有分寸,不能過度熱情也不能過分疏遠。同時要努力學習專業技能,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


夏小乖


初入職,是該苦學技能還是經營好關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17660c11363447daa0412857c7e98e7\

阿biaovlog


你好,我是深漂小阿姨。很開心,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苦練技能和經營人脈這兩件事兒一點都不衝突,也沒有什麼矛盾。
所以是一個多項選擇題。我的回答如下,希望你能喜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16,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fc6c679c844453a8be48f01df4c854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