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股票入門從哪些基礎知識開始學習?

Z-jane


炒股要入門,在我看來是想和做的統一,大概需要三年。

第一年 看書學知識,上網站看評論,就是走走看看。觀察大家的言行。

第二年 拿少量錢出來,實踐

第三年 總結

入門的書,我推薦《股民學校初級教程》是從上海證券報股民學校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眾多股民提出的問題中提煉出來的,內容涉及證券市場基礎常識、價值投資、基金、權證、ETF、股指期貨等新品種,內容全面、信息及時、實用性強

另外找一下 “炒股的智慧”,看看,以下為摘錄

1、我靠炒股為生。這本書寫給有心成為炒股專家的人,如果你炒股的目的是業餘消遣的話,這本書並不合適你,因為按照本書所說的去做,你將失去“小賭怡情”的樂趣。要想成為炒股專家,你需要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學習和實踐。這和成為其他行業專家的要求並無兩樣。

2、要在炒股這行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和炒股直接相關的知識其實也並不多,否則街角賣茶葉蛋的老太太不可能偶爾也會在股市露一手。至今我還未見過賣茶葉蛋的老太太偶爾客串設計衛星導彈什麼的。

3、在股市偶爾賺點錢很容易,困難在於怎樣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

4、有些人把炒股當成投資,有些人把炒股當成投機。記得英國有位成功的炒家是這麼說的:“我年輕時人們稱我是投機客,賺了錢後人們稱我是投資專家,再後敬我是銀行家,今天我被稱為慈善家。但這幾十年來,我從頭到尾做的是同樣的事”我找不到比這更好的解釋投資和投機的語句。

5、上個世紀的美國著名炒家朱爾有句名言:“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地方。”炒股的技術來自於經驗的積累,這一積累過程是艱難且痛苦的,那些懶惰的人,不願動腦的人和只想快快發財的人在這行沒有生存的空間。


智匯炒股


股票入門首先從最基礎的認知開始,認識什麼是均線什麼是K先,然後學習認識形態。

作為一名炒股者得具備以下三點才算合格:

一:執行力,當一個股民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失敗,不會有很多的盈利,甚至越虧越多。為什麼呢?人性就是貪婪,虧了就想立馬賺回來,然後一波操作猛如虎,一跌就成250。慢慢的變成一個依靠感覺賭博的人,總是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判斷。

二:技術,用技術去分析每一隻股票的走勢。很多人在誤解技術分析K線有用嗎?個人認為有用,但後面要加上一天分析主力的操盤手法。這個可以從量價上分析出。

三:堅持,堅持什麼呢?就是堅持每天學習新的東西,堅持每天把所有股票都看一遍,堅持每天覆盤,寫操作記錄總結。

教大家最簡單的一個方法,把均線調成5.13.34.55.13日均線抬頭向上,股價站上13日均線就買入,跌破就賣出。

但是我們買賣股票並不能只憑借一個指標去做買賣,這樣往往會一葉障目。

分析一直股票,我們要掌握五個要點。量、價、線、形、位置。把這五個要點掌握並融會貫通就可以在股市做一名常勝將軍。當然想要掌握這五個要點並不是短時間就能掌握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

喜歡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技術文章,全乾貨。


K線操手


啟動點,調整,建倉形態。不管市場怎麼變,莊家怎麼變,這三點打死不能變。啟動點就是我們的買點,在主升浪的啟動點介入往往是我們止損最小的時候。其次啟動點往往出現在股價調整之後,這就意味著後期股價將展開連續性的拉抬,從持股信心上來講,更有利於增強散戶持股的信心。啟動點的出現有時就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所以還是那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啟動點之前就是調整形態,所謂調整就是洗盤,莊家為什麼洗盤,道理都知道,莊家此時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激發市場當中賣盤的出現。有主升浪行情出現時,有調整的和沒有調整的區別很大。調整之前就是建倉形態,調整形態一定會出現在一個敏感的位置,往往會圍繞著建倉區間出現。主力的建倉手法通常有小平臺建倉,趨勢建倉,箱體建倉,拉高建倉等等。所以說啟動點,調整和建倉形態是一個完整的莊家資金的運作思路。在技術分析中要牢牢記住以上三點。只要把這三點搞明白,做股票如同做菜。好不好吃先不管,至少能讓你有飯吃。我們覆盤就是要找啟動點,可以把這個點設置成選股公式,然後再往前推調整和建倉形態。記住少一點都不行。好的股票一定是綜合實力的表現,而不能只看重某一個方面。高成功率來捕捉主升浪要懂得看全局,要有大局觀。


股海看莊


很多人對股票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

時不時聽到,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奧秘!

我覺得最重要的入門準備——

首先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投資股票?又能承擔多大的風險?

——學習巴菲特累積財富達到財富自由來當做主要的賺錢工具



還是投入小部分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或者說豐富投資方式,達到投資多樣化,平衡風險和收益!

其實不管怎麼講——都是想通過股票賺取豐厚的收益!

但是,也要做好虧損的心理以及資金準備,股票是高收益自然也是高風險的,如果沒有這個心理前提,也就沒必要再學習股票,更沒必要投資股票了!


接下來才是學習股票的字面基礎知識

股票的運作機制?漲跌原理?時間限制?交易限制?地區差異性等等

這裡就不做過多說明,網上也有很多免費的教學資料以及APP可以下載來學習!


優惠優物


股票入門從哪些基礎知識學習呢?從學習炒股的基礎知識開始,學會看線圖,各種指標。先看一半年的盤,別往賬戶裡轉錢,否則手會癢管不住。再模擬實戰。最後呢用一點點不用的閒錢試手。總之,炒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真心希望你還是別炒股。。。


西北的蟈蟈


一、學習 1、瞭解股市知識:看《炒股必讀》《股市理論》。 2、掌握炒股理論: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電腦炒股入門 3、看看分析邏輯:如:《投資智慧》《投資顧問》《證券分析邏輯》。 4、看看股市小說,培養心態:《大贏家》《股民日記》《風雲人生》。 5、閱讀大師書籍:如:黃家堅的《股市倍增術》; 6、看實戰案例:推薦陳浩的《炒股一招先》百集VCD。 二、研究 1、 最少熟悉一種分析軟件。推薦使用《分析家》或《飛狐》。 2、用時空隧道(分析家、飛狐都有)運用技術指標分析歷史,進行實戰演習判段。 三、實盤模擬 找一個模擬炒股網站,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新手可以在模擬炒股大賽中參加練習,訓練盤感,系統的行情與交易所實時同步,成交撮合、閉市清算流程與交易所完全一致。通過模擬炒股練習,學會如何炒股,掌握炒股入門知識,訓練炒股技術、積累炒股經驗。 四、實戰 1、 少量資金介入 2、 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炒股方略。 股市可以小資金的投入,這個隨你自己的愛好,炒股你可以當它是門專業作,你也可以當它是業餘愛好,靈活性很大的


溫暖9085


乾貨預警,這可能是最實用的基礎知識精華帖了,其他地方都學不到的。 2014年年底入市,經歷過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瘋狂,以及近三年數不清的股災。



打磨到現在還沒有退出,也算是身經百戰了吧。所幸投入資金不大,虧損也還能承受,但教訓還是很慘痛的。從教訓中,也讓我明白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啥都不懂就往股市裡面衝,大概率是要去交學費的。

像K線圖,圖形學之類的,這裡就不重複說了。我就結合這些年踩過的坑,來說幾個比較容易理解,非常實用但又經常被人忽略的基礎知識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股票類型 6開頭的代表著是在主板上市的股票,0開頭的代表著是在深市上市的股票,3開頭的代表著是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對應就有三大指數,上證指數(000001),深證成指(399001),創業板指(399006),其中主板的股票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深市,和創業板的股票都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監管。 什麼是大股,什麼是小股? 大股小股其實是根據流通值來定的,而不是總市值。為什麼這個概念經常被提到,是因為這個流通盤大小決定主力機構的控盤難度,流通盤太大的股票,拉昇,砸盤都需要很多的錢才能完成,而流通盤小的股票則要相對容易很多。像中國人保,總市值有4500多億,但是在解禁之前,它的流通值才100億多一點,這樣就容易被遊資拿來炒作。而且大機構一般青睞大盤股,因為他們資金規模大,如果在小盤股裡面,稍微一拉,股價就容易飛漲,稍微一跌,就容易跌停,他們出貨就非常困難。而遊資就特別青睞小盤股。 在哪裡可以看到流通值呢?下圖以同花順軟件查看中信證券為例,可以看到股票的流通值,這就屬於權重大盤股。 中信證券的流通值 大盤股在漲的時候慢一些,而下跌的行情下則會相對抗跌一些。小盤股漲的時候很猛,下跌的情況下,跌得也猛。那按照什麼標準來區分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呢?這個其實並沒有嚴格的標準,只是個人可以根據經驗做一下區分,一般而言,上了100億的流通值,大機構青睞的概率相對會高一些,而流通值100億以下的,就算小盤股了。 什麼是題材股? 題材股就是指的這支股票的題材屬性比較強,概念比較多。題材股在主板,深市,創業板裡都有,而且題材股裡面也並不都是小盤股,也會有一些大股。例如題材股二三四五,涉及到13個概念,流通值也達到了270多億,算是題材裡面的大股了。但是題材股,不論是大盤還是小盤,波動性都會比權重股要大。即使是大盤題材股,遇到暴跌行情的時候,依然還是不抗跌。 不一定6開頭的就是大盤股,0開頭的都是小盤股,3開頭的創業板裡也有權重大股,這個主要看流通值大小。002開頭的為中小板,普遍為流通盤偏小的股票。



二,指數成分股 指數的作用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風向標的參考。而指數是由指數成分股的股價走勢,經過計算而得來,而能入選指數股的一般都是經過了篩選的,一般不會太差,所以選股的時候,優先選擇指數成分股,再配合其他條件去篩選,是個不錯的方法。指數股還有個好處是,有的時候遇到市場大跌,為了保證指數跌幅不要太大,會拉昇指數股來保全指數。2017年翻倍走牛的股,很多出自於深證100成分股,例如海康威視,大族激光之類。 A股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指數,上證50,上證180,滬深 300,深證100,創業板 50,中創100 ,中證500,其中上證指數是跟上證50高度關聯的,創業板指數其實就跟創業板50關聯度大。而中證500則代表一些流通盤偏小的題材股。 如何看指數成分股,在同花順軟件裡面有專門的指數區域,可以查找到相關的指數成分股。下圖以同花順軟件舉例來查看指數成分股。點擊個股,然後點擊指標股,就能找到相應的指標成分股。 查看指數成分股



三,如何看懂指數分時圖 指數分時圖中,會有兩條線,一條白線,一條黃線。白線代表著流通盤大,偏權重的股,黃線代表著流通盤小,偏題材的股。 看這兩條線有什麼用呢?我們可以根據這兩條線來預判當天的股票中,風向是偏大股還是偏小股,黃線在上,白線在下,那麼說明行情偏向於小盤股,反之,則是行情偏向於大盤股,如果兩根線捆綁模式,那就說明大股,小股是同步的模式。 上證指數分時圖 四,均線怎麼用 均線其實就是指的股價某個時間週期內的平均值,主要是為了跟蹤趨勢。常用的均線有5線,10線,20線,30線,60線,120線,250線。其中這些均線又可以使用在日K線級別,周K線級別,年K線級別。



如何用均線判斷是否進入了趨勢? 在日K線級別看,當股票的均線呈現多頭排列,5,10,20,30,60 均線開始從上到下排列,就可以認為該股票在走上漲趨勢。原理是:股價上漲的時候,5日線是跟蹤股價最緊密的,所以5日線會比其他均線漲得快,就會跑在前面,同理其他均線也一樣,時間週期越久,漲得越慢,就越會在下面。



四 當股票開始走上漲趨勢時候該怎麼操作?一般股價走上漲趨勢時候,股價會沿著某條重要的均線上漲,我們就可以認為此條均線是趨勢重要支撐力量,只要股價沒有跌破此均線,我們可以放心持股。後續如果股價增量跌破這根均線,那就意味著趨勢暫時終結,後續下跌幅度會變大,此時就可以帶著利潤賣出。 這根5日線就是重要支撐線 反之,下跌趨勢就反過來。5,10,20,30,60 均線開始從下往上排列,呈現出空頭排列,就可以認為該股票在走下跌趨勢,後續股價一直沿著某條均線走低,某一天突然增量突破這根重要均線,那麼這個股票後續大概率會上漲一個波段空間。 上證指數月K線圖

五,成交量為什麼這麼重要 首先要明白一點,A股裡股價的上漲,下跌都是由主力機構資金引導的,散戶無法左右股價的走勢。 而一旦主力機構資金交易活躍,那就會是大資金進行交易,就一定會放出量來。 這裡的成交量其實就是每天的成交額或者成交的總手數,代表著主力資金動態。量能變大,意味著主力資金交易活躍,而後續股價出現異動的概率就很高。而縮量就代表著主力資金活躍度不高,以散戶交易為主,主力機構在看戲。 所以可以推論出這麼一個邏輯:上漲的話,要增量才是健康的,代表著股價主要是由機構資金推動上漲。 而下跌的話,要縮量才是比較好(踩踏式跌停除外),代表著機構資金沒有出逃多少,而散戶出逃厲害,這種情況強勢股一般跌一個短線恐慌後,容易又給重新拉上去,借下跌完成一次洗盤(把散戶嚇得賣出持有的股票,而機構沒有怎麼賣)。例如下圖二三四五,3月14,15號殺跌縮量,後續股價又被拉上去。

六,估值的高低 前面說的都是偏技術類的基礎知識,這裡再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且被廣泛關注的財務基礎知識----估值。 常規的一般就是看市盈率和市淨率了,一般市盈率和市淨率儘量低的,為低估。 (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也就是說,一個股票要麼股價低,要麼盈利能力強,都可以降低市盈率,那麼相應這個股票就算低估類型了。 (市淨率)PB=股價/每股淨資產。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企業,PB低,那麼就可以說明這家公司要麼股價低,要麼淨資產高,相應這個股票也算低估類型了。 破淨股有什麼好處:簡單說,就算是公司破產了,投資者們也能從清算中獲得不低於股票價值的補償。不過一般誰也不願意走到那一步,只能用來說明估值比較低而已。 這個兩個財務指標只能參照一下,不能絕對的來衡量。不是說這兩個指標低的股,以後就一定可以大漲。要主力機構認同它低估,那麼它才是真的低估,畢竟股價上漲是靠主力機構來推動。 低估值,中國銀行的基本信息



七,跟著國家政策走 永遠要跟著國家政策走,這樣你也能率先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福利。2017年以前A股市場還是投機風格為主,大家主流的賺錢模式都還是靠炒小盤股,根本不看公司業績。而2017年以來,國家提倡價值投資,所以聰明的人跟著政策走,提前佈局那些行業龍頭股,績優股,2017年都賺得盆滿缽滿,而繼續執迷於流通盤小,業績差的股票的,很多人已經在高位套牢,動彈不得。有些就算是抓住了2019年一季度的這一波行情,也未必能解套。所以關注國家政策很重要,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抓住福利。



八,熊市,牛市須採取不同的交易模式 在熊市行情下,採用左側交易模式,暴跌中分批買股,趨勢走好之後開始分批賣出。 在牛市行情下,採用右側交易模式,漲幅不大的股票,好好捂住,靜待上漲,趨勢線持股。 好好體會,堅決執行,效果顯著。 以上八點是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且實用的基礎知識,如果掌握得熟練可以幫助我們大大提高分析能力,從而提高操作的成功率,賺到更多的錢。 股市裡沒有絕對的一說,我們能做的也就是抓住大概率事件來做出預判,後期不斷的跟蹤修正,從而儘可能的提高操作成功率,獲取較高的投資回報。 實戰學習可以看下方我的這個回答,短線持股11天收益20%,裡面包含了選股,找買入點,賣出點,消息炒作,分析主力資金等各種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


佛冷小哥哥


既然是入門對知識就不要要求太多,先懂得一些專業術語還是必須的,這樣你才會看圖或者聽懂他人的股評。再有就是如何交易,使自己進入實戰狀態找感覺。炒股不一定非要有多強的專業知識,原理就是高拋低吸,操作見仁見智,全憑個人悟性以後慢慢培養了。


Mr輝輝


有股票入門書,可以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