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蜜蜂春繁季節是先分蜂還是先取蜜為好?

朗詩德淨水大王哥


2月的下旬已經進入了氣溫快速恢復期,在這個階段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入春繁階段,南方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陸續進入了採蜜期。比如像四川一帶油菜花即將陸續開放,對於我們蜂農來說這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那麼在這個季節是先分蜂好,還是先取蜜好?下面我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毫不猶豫的以採蜜為主,因為對我們養蜂人來說,只有產出更多的蜂產品才能多賣錢。分蜂之後雖然說也可以整群出售蜜蜂變現,但說實話並不是那麼好賣,想要一次性賣出幾十箱,一年可能都遇不上兩回。

如果當地也有這種情況,那麼就算擁有再多的蜜蜂,短期之內沒人購買,也是很難變現的,後期還得投大量的人工成本和飼料成本等等,所以擁有過多的蜂群不如擁有大量的蜂蜜來的實惠。當然每個地區的情況不一樣,也許有的地方大家對蜜蜂養殖積極性比較高,蜂群比較好出售,那就另外一說了。

蜜期分蜂還是採蜜是2選1的一個抉擇,想分蜂就很難保障有一個強壯的蜂群採集蜂蜜,想採蜜就不能將蜂群的群勢消得過弱,否則就無法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那如果我們既想分出來一部分蜜蜂,擴大養殖場的規模,又想能夠獲得一定的蜂蜜產量,有沒有折中的辦法呢?下面我給題主一個建議。

目前在我們養蜂的過程中,如果想分蜂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一群變二群,一種是多群提脾合併新群。

第1種,一群直接變兩群

這種分蜂方法,建議朋友們儘量不採用,因為它對蜂群的影響最大,是直接將蜂群的群勢消弱到之前的一半。比如一個蜂箱內有8框蜜蜂,然後直接變成兩箱各4框蜂,等於是一個強群變成了兩個弱群,這種群勢即使在進入大流蜜期後,也很難有好的採集量。

畢竟蜜蜂就那麼多,還得分出很大一部分撫育幼蟲,採集水分花粉,護衛蜂巢等等日常任務,剩下的才能投入到採集當中。所以這種分蜂方法對蜂群的傷害最大,短期之內很難恢復到之前的群勢。

第2種方法,逐一提脾,組建新群。

這種方法是在強群中提出1--3張帶有蜜蜂的蜂脾,然後從其它蜂群中再提出一部分蜂脾,最後合併成一群。這種方法對蜂群的影響最小,它是根據群勢的強弱和季節,來決定提出的蜜蜂數量多少,分群后可以保證原群的正常繁衍和採集,後期群勢恢復的也比較迅速。

如果題主現在既想採蜜又想分蜂,可以試試第2種分蜂方法,為了將蜂群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可以每箱提出一張脾,以3~5箱蜂組建一個新群。這樣在後期原群的蜜蜂還可以繼續採集蜂蜜,量上有所損失,但不至於像一比二分蜂那樣一點產量都沒有,這也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目前剛剛進入2月份,在南方後期還有多個大流蜜期會出現,所以我個人建議現在新分出來的蜂群,最好能保持在5框蜂左右。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繁殖,後期在進入其它大流蜜期時,可以有一個強壯的蜂群投入到採集當中。要是我們分出來的蜜蜂數量過少,在短時間內很難繁殖成強群,後期即使進入大流蜜期,蜜蜂所產蜂蜜也只能夠溫飽,很難有過多的蜂蜜供我們收集。

分蜂看似簡單,但其中卻有一些關鍵點,如果不加以注意,後期很容易對原群和新群造成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 1,蟲、蛹、蜜、粉合理搭配。

在分蜂的時候,不管是一分為二,還是逐一提脾分箱,我們都不要盲目提脾,要先查看蜂群中的每張脾的情況,然後合理提取其中的一部分。千萬不能將蜂群中的蟲脾或封蓋子脾一次性提淨,否則會造成原群斷代的現象發生。所組建的新群要保障蟲、蛹、蜜、粉合理搭配,保障老群和新分群短期之內都能有充足的飼料供給和新生力量的補充。

◆ 2,提脾時要考慮新群蜂王的現狀。

在我們分蜂之前,一般都會提前培育一批新王,然後根據分蜂的情況,調整介入的時間。一般在分群時會使用三種蜂王,分別是胎王、未婚配王和產卵新王。

由於它們的狀態不同,在我們組建新群提脾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一點,比如像胎王和未婚配蜂王在組建新群后,

短期之內無法產卵繁衍,所以在組建新群的時候,卵蟲脾的比例要稍微高一些,這樣在後期斷代的時間比較短一些。如果使用的是產卵王,那麼我們可以在組建新群的時候,少提或不提低齡蟲卵脾,因為本身新王就具有產卵能力,在組建後可以迅速繁衍,所以基本上不會對新群造成影響。

3,逐一提脾合併時,要注意氣味統一。

在我們逐一提脾合併蜂群的時候,要注意把所有合在一起的蜜蜂身上的氣味統一。因為每個蜂群中都有它獨特的氣味,如果我們不提前打破它們身上這種氣味,在組建到一起後,會因為相互之間氣味不同而牴觸撕咬。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氣味濃烈的液體,比如用白酒或白醋,用水稀釋後裝入小噴壺內備用,合併前在蜂脾的兩側噴灑上一層,使蜜蜂失去原有蜂群的氣味,避免打鬥現象的發生。

此階段已經開始進入了流蜜期的前期準備階段,如果題主選擇以採蜜為主,為了在蜜脾能夠取得最高的產量,我們要對現有的蜂群進行一些調整,以最強的群勢來採集蜂蜜。

◆ 想要在大流蜜期獲得最高的產量,必須合併弱群,組建強群採集

在採蜜的時候,蜂群中蜜蜂的數量越多,採集的蜂蜜量越大,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組建強群來採蜜,最好使每個採集主力蜂群內,蜂和脾的數量能夠達到14~16框蜂以上。

對於像沒架續箱的蜂群或續箱內只有兩三框蜂的蜂群,我們最好都提出一部分蜂脾,然後合併入其它採集主力蜂群,只在基箱內保留5~6框蜂繼續繁衍。留下來的蜂群雖然說並不能搖取蜂蜜,但採集的量自給自足還是夠用的,後期隨著蜂群的壯大,可以集中新生力量投入到下一個蜜期的採集當中。

◆ 南方夏季時間長,大流蜜期多,在採集時要有所選擇。

蜜蜂在進入大流蜜期後,生命的流逝速度會加快,在每一次大流蜜期過後,群勢都會快速下降。如果當地有兩個大流蜜期時間非常接近,一般我們要有所取捨,將主力集中在其中一個蜜源的採集上,另外一個蜜源可以作為輔助採集,以繁殖強群為主。

如果間隔期在一個月以上,也可以採取上面的辦法輪作採集,也就是說在下一個大流蜜到來的時候,以現在的繁殖群為主力,將上一次主攻採集後,衰弱幅度比較大的蜂群變為繁殖群,然後提出一部分蜂和脾併入到新的主力採集群,這樣每個蜂群都能得到一定的時間恢復和修整。

採取這種方法不但可以避免,蜜蜂因為長期處於高強度,連續的勞作當中損耗過度,還可以避免整個蜂場內,群勢強弱參差不齊,產量不一的情況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周邊有一些蜂友,組建了一個非常龐大的蜂場,每天都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去管理。到了蜜期更是非常忙碌,即使在蜜蜂進入採集時間階段後,還在繼續搖蜜。

看似每個蜂箱都能搖出一點蜂蜜,應該產量不錯,但最後卻發現每一個蜜期的產量都不如意,忙忙碌碌一年到頭來,總是感覺沒有多少收入。

其實並不是蜂群的採集能力不強,也不是蜜期的流蜜量低,主要就是在於管理不到位,蜂場中強弱不分,無採集主力群應對大流蜜期所造成的。

以上是我對本問題的一個簡單回答,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在此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和朋友的耐心閱讀!


農事一鍋燴


答,對於蜜蜂春繁季節先分蜂還是先取蜜這個問題,那個先那個後。①還得看蜂場主意願是著重於發展蜂群為主,還是以產蜜為主,②要看養的是中蜂還是意蜂。

首先養蜂人的蜂群數量結合蜂場周圍的資源相對來說已經飽合了,那麼就不先忙分蜂,先取蜜,若是繁蜂賣蜂為主,那就分蜂再分蜂儘可能多分,因為認個人來看目前賣蜂比蜜好賣。由其是中蜂,最幾年行情看好。

我個人是養中蜂的,就我們湖北房縣當地來說我每年都是先繁蜂,因為我們這個區域內分蜂季節在陽曆四月下旬左右到來,這邊種油萊的也少。也沒有其它大的蜜源,也就沒得蜜打,天氣好,在分蜂季節來臨時群勢可達到分蜂標準,天氣不好。還得喂。就中蜂而言個人觀點是一年只打兩次蜜春季分蜂季節過後一直壓到初夏時打以板栗為主的成熟蜜。秋季取以五蓓子為主的高品質蜜,走高端路線,這樣才能突出中蜂的特點。而不是勤打蜜,打水蜜,便宜賣。如此就失去了養中蜂的意義。

意蜂如果春繁時機得當,且在種有大面積油菜的地方可取到油菜蜜。因為意蜂王產卵遠超中蜂,能在油菜開花時形成強群。

以上僅是我根據當地氣候,結合多年經驗和實際情況而談談點個人看法。其它地區氣侯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末了,說一下題目中春繁季節先分蜂還是先取蜜,個人理解感覺有點矛盾。養過蜂的都知道,春繁季節,這四個字指從早春開始加保溫,喂水,喂糖,喂粉,整脾,清箱等一系例動作都是促使蜂王產卵及為新蜂兒提供生長髮育的條件,這可以稱之謂春繁,分蜂是蜂群自身條件和外界條件具備,產生分蜂慾望,自然分,或是養蜂者利用這些條件人為分,為分蜂。兩者在時間上來說有些矛盾。





房縣曉武


蜂群春季有蜜了先取蜜還是繁蜂,這得根據自己的目的和蜂群狀態來!得由自己來決定。可以根據以下幾種情況來具體選擇。

如果蜜多佔壓子圈必須要取蜜。

在春季需要繁蜂又是產蜜的時候,如果進蜜太多,很容易造成蜜壓子圈的現象,讓蜂王無處產卵,就會影響蜂群繁殖。所以養蜂人要密切關注蜂群的進蜜情況,如果蜜太多佔用了子脾巢房,使蜂王無處產卵,就會使產子量少影響蜂群繁殖。及時取蜜避免佔壓子圈的現象是繁蜂期必須要注意的。

造成蜜壓子圈的現象,有時候是進蜜太多工蜂沒有及時釀造出來 ,大量水蜜佔壓巢房,養蜂人看到還沒有封蓋就不敢取出來。出現這種情況,一是蜂群還比較弱小,勞力蜂不足,二是加脾太多,讓蜜分散保存難以順利釀造封蓋。

當發現蜜壓子圈以後,如果蜂比較密集,可以再加新脾讓蜂王產卵,等到蜂蜜成熟以後及時取出來。如果蜂少脾多,不能再加脾,不管是否封蓋都要把蜜取出來,保證蜂王有地方產卵。同時要把多餘的巢脾抽走,保證蜂脾相稱能及時的把蜂蜜釀造成熟,能夠及時取出來。


如果蜂群不強,還需要繁蜂,取蜜要謹慎。

蜂是蜜換來的,大量撫子就需要消耗大量蜜糖。在繁殖期,如果想讓蜂群繼續繁殖,就必須要留足蜜糖,讓蜂吃的不愁才能盡力繁蜂。如果蜂群並不強盛,還需要繁蜂,想取蜜就必須要謹慎。

繁蜂期,如果有蜜,但並沒有造成蜜壓子圈的現象,不要把蜜都取出來。有積存蜜糖蜂群就會盡力繁殖,讓工蜂把全部精力都用來撫子就能撫育更多的幼蟲,繁蜂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幼蟲多了蜜糖消耗就大得多,不會有蜜壓子圈的現象,不取蜜反而會加快蜂群的繁殖。

想要繁蜂首先就要考慮留足蜜糖,只有出現蜜壓子圈的現象,才需要考慮適當取蜜。

如果蜜源期快結束,取蜜要謹慎。

只有蜜源花開得多進蜜多,蜂群才有積存的蜂蜜,但是無論是什麼蜜源花能開的時間都是有限定的,一般只有20天左右。等到花謝以後,如果沒有其他的蜜源花開,就會處於蜜源不足的時候。養蜂人為了防止蜂群捱餓,為了避免影響蜂群發展,在取蜜時就一定要根據蜜源花開的情況來。在蜜源花結束前,一定要把蜜糖留足,應對以後蜜源枯竭的時候。

在春季繁蜂期取蜜就更加要謹慎,只有充足的蜜糖才能讓蜂群維持繁殖狀態,如果把蜜取光,沒有蜜源可以採集,蜂群捱餓就會停止發展甚至會出現衰竭。必須要清楚當地蜜源花開的情況,要明白取蜜以後是否還有蜜源可以採集,是否會讓蜂群捱餓?只有在不擔心蜂群捱餓,不影響蜂群發展的情況下才可以取蜜。

所以明白了嗎?在春季繁蜂期必須要讓蜂群維持良好的繁蜂狀態,既不能讓蜜壓子圈影響蜂群繁殖,也不能把蜜取光讓蜂群捱餓。自己要根據以上幾點認真判斷,謹慎取蜜。繁蜂和取蜜是不能完全分開的,必須要兼顧。


追花精靈


蜜蜂春繁季節先分蜂還是先取蜜?我們要先清楚自己現階段的養蜂目的,有些人是想先發展蜂群,有些人養蜂就是為了自己能吃上純正的蜂蜜,不需要太多的蜂群。兩者目的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

想先發展蜂群的,那就先分蜂。春繁時蜜源粉源都比較充足,溫度也相對比較穩定。分為每群2脾足蜂即可,這樣發展的很快的。但是,也要注意,如果出現大面積的蜜壓子脾,也要取出一部分蜂蜜,以免造成蜂王無處產卵的現象,這樣蜂群得不到較好的發展狀態,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養蜂是以取蜜為目的,那就先取蜜。現季節流蜜量大,強群產蜜量高,所以先不要分蜂。等蜂箱內封蓋蜜多的時候,就取一部分蜜出來。但是要注意每次取蜜不能掃光為主,要留1-2脾的蜜不取,讓蜜蜂有充足的糧食,這樣就不會造成蜂群衰退。

以上是小邱本人的建議做法,不同目的,做法不同。更多養蜂知識,歡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相互學習,感謝大家的支持。





粵西土蜂記小邱


春季外界處於流蜜期豐富的時期,養蜂人可以給蜂群進行取蜜管理

春季流蜜期的時候,這時蜂群經過養蜂人的春繁管理,蜂群內的採集工蜂數量較多,蜂群的採集能力較強,蜂群在流蜜期進行取蜜工作,不僅能夠提高蜂群的採集積極性,還能給養蜂人帶來收益,所以,這時蜂群不宜進行人工分蜂。

春季外界流蜜期快要結束的時候,這時蜂群需要進行人工分蜂的操作

蜂群經過春季的流蜜期,隨著流蜜期的結束,蜂群即將進入“斷流蜜期”,這時蜂群內“蜜粉滿倉”,蜂群內大量的工蜂開始閒置,蜂群內會產生分蜂熱,導致蜂群出現自然分蜂,所以,這時需要養蜂人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幫助蜂群穩定繁殖發展。


蜂友會視頻


蜜蜂春繁季節為什麼要分蜂和取蜜?我怎麼搞不明白題主是什麼意思?

既然是蜜蜂春繁,這就說明無論是意蜂或中蜂經過一冬的嚴寒考驗,蜜蜂死亡了許多,現在的任務主要是抓緊春繁,增加蜜蜂的數量,以利主要蜜源到來之時,有蜂可採蜜。要不然蜜源來了,沒有足夠的蜂數,你只有望蜜興嘆!後悔莫及。

題主提到春繁季節想分蜂或取蜜也不是不可能,想辦這兩種事要有一定的前提為條件下面具體說一下。

一、分蜂要有足夠的蜂數和儲備蜂王

馬上驚蟄來了無論南北方,即將近入蜜蜂春繁季節。蜜蜂經過排洩飛行,我們整理蜂巢後,確認蜜蜂蜂群足夠強盛,有足蜂五、六脾以上,而且也有儲備蜂王,如果有這樣的條件,分蜂也是可以的。

想分就分吧,準備一個蜂箱,一分為二,或按照自己的需要那個箱多點,那個箱少點,確定好後把蜂王安全介入。蜂分蜂就算完成。

不過春季分蜂,不像其它季節那麼好弄,因為春季的蜂都是壯年蜂,分蜂以後因為已經認了原群,蜂出的蜜蜂絕大多數都要飛回原群。三番五次折騰不盡人意。要不分蜂以後搬到遠點的地方效果比較好。

如果蜂群偏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分什麼蜂,那就死了分蜂這條心吧!安心抓緊春季繁殖吧。春季繁殖季節分蜂不是明智之舉。心裡實在想分也要等蜂群繁殖一段時間再說吧!

春季蜜蜂取蜜要看蜂群內儲蜜情況而定。

經過一冬的消耗無論意蜂或中蜂箱內的蜂蜜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時北方還沒有蜜源,蜜蜂食用主要還的依靠箱內儲蜜。沒有必要春繁季節取蜜。如果看見實在蜂蜜多,蜂王繁殖沒有排卵子脾,也可取蜜或插脾。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如果在南方現在有蜜源,箱內儲蜜過多,為了不影響繁殖或採蜜也是可以取蜜的。另一個就是像老辦法飼養的中蜂,過去都是春分左右隔蜜取蜜,中蜂冬季已經熬過來了,蜜源馬上也來到了。適當留點取蜜是完全可以的。

總結:蜜蜂春繁季節是先分蜂還是先取蜜。南北方情況不同,蜜源不同,養殖的蜜蜂情況不同,決定分蜂和取蜜的條件是蜂群強大,箱內儲蜜較多,原則是春繁為主,分蜂取蜜為次。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三農孺子牛


我也算一個養蜂愛好者,至於春繁季節是先分蜂還是先取蜜這個與環境地理位置有關,在西北由於乾旱,過冬損失嚴重,開春的繁殖是關鍵,應做好護理讓蜂群繁殖為重。由於經過慢長的冬季,蜂箱的蜜也所剩不多,我認為擴大蜂群為先,取蜜放後為好。


李爾勳1


你想養增多群數,那肯定先分蜂,等發展強群了到下個大流蜜期再取蜜。如果全年最大隻有早春一個大流蜜源,那肯定是取蜜,等下個小蜜源再分蜂,分蜂會分弱了。如果是在早春春繁超強群可以分蜂了,要大流蜜期前還有一個多月以上為好,出一批蜂要20天左右。






榮華蜂蜜


那就看你是想發展蜂群為主還是以收穫為主了,如果既想發現蜂群又想收穫我給以下一些建議和經驗給你吧。

1.春繁初期讓其自然分蜂,在自然分蜂群調一蜱加兩新巢礎這樣模式發展蜂群,這樣可以達到快速發展,後期也可取部分蜜。

2.直接發展蜂群,起王臺後直接人工分群

3.取蜜為主,起臺後控制分蜂(換王)以這個為控制,讓蜂群一直強大,新王產卵後蜂群打了雞血會瘋狂採集從而收穫高產蜜。

注:本回答只提供參考,如有錯誤地方請蜂友們相互交流學習和指點,謝謝!


農場阿迪


根據你的意向吧,春季有大蜜源既可繁蜂與取蜜同步,根據我本地方二至三月繁蜂,氣溫二十度以上育王分蜂,趕在四五月份收柑桔蜜和山花蜜然後休整進山度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