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重男輕女”——當父母,不用入學考試



生活見聞引發思考,我想說說關於“重男輕女”的話題。


在我記憶裡的“重男輕女”,最早是因為童年時依稀記得奶奶讓父母多生一個弟弟。因為在我這一輩沒有一個男孩,奶奶認為家裡的香火不能斷。但父母沒有要第二個孩子,這也絲毫不妨礙奶奶寵我。我是奶奶一手帶大的,我們祖孫倆感情很好,現在算一算,奶奶已經去世快十年了,有時夜裡想起她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會哭。

這個對於“重男輕女”的記憶一直延續到我高中畢業,但是它並沒有對我造成任何的影響。

我的大學是在福建省上的,接觸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後,我漸漸感受到許多地方之間的差異,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感到很有趣。直到那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我才深有體會。我慢慢在瞭解閩南文化,甚至有段時間痴迷於命理的研究。也是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重男輕女”這種思想,在某些很富有的地方也依然存在,而且是重災區。


案例No.1

Z是我大學在校外認識的一個獅子座女生。上進、要強、開朗。我們有很多共同點,也有很多可以互補的地方。很快,我們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有次閒聊,在提及關於留學的想法時,Z說自己對現在的學業也不是百分百滿意,也很想出國看看,多學一點再回國。我知道她家底殷實,就更加納悶:為什麼不呢?


是啊,為什麼不呢?

——因為女孩子早晚都是要嫁人的,都是要過安穩日子的,都是要相夫教子的,你現在學那麼多花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呢?


“你知道嗎?我就連上大學,家裡人都差點不讓,更別說出去留學了。他們肯定是不會給這個費用讓我出國的啊。我還是先好好賺錢吧,賺到錢了就可以自己申請再出去了。”我當時聽到這個話的時候,內心非常驚訝。我的驚訝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現代社會竟然還依舊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她不在報紙不在新聞上,她是來自一個家底殷實的家庭,而且就在我面前;另一個是,從我們認識到現在,我一點看不出她的家庭環境是

重男輕女的。她接著給我說她小時候的玩具、文具,都是哥哥用過的。不是家裡買不起,而是家長從心底覺得只有男孩子可以配得上這些。


Z現在畢業兩年多,自己註冊了自己的跨境電商公司,從開始慢慢摸索學習、給別的店入股當合夥人、直到現在,已經運營著自己的好幾家店。


如果我只認識單面的她,我不會覺得驚訝。獅子座原本的雷厲風行,加上她的上進心,我不奇怪她為什麼要著急賺錢、成功。可是當我知道“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是隻在貧窮落後的地區寥寥存在著,而在經濟總量第十的福建竟然是非常稀鬆平常時,我認為她的性格多多少少會被影響,被改變。


直到現在,我們見面的時候她還是會說起:雖然自己現在走出來了,雖然自己一直在想辦法忽視這個問題,但確實被一直潛移默化的控制著。

她說自己覺得蠻幸運的,多虧家裡條件還不錯,生活上沒有短缺過任何物質,也很幸運當初堅持出來讀大學,才更加堅定原來自己不甘願“被出生、被輕視、被相親結婚”的想法是多麼正確。她還說,“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因為從小好像習慣了似的:哥哥就是應該想有什麼就有,而我就是沒有的。

久了以後你自己都覺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在我戀愛之後,這種思想對我的影響,我自己都感受得到,我都沒有辦法控制好自己,總是想去很強硬,害怕自己受到一點不公平,疑心也很重。


“重男輕女”——當父母,不用入學考試


案例No.2

Y,認真踏實,很上進的女生。她屬於比較內向的性格。跟Z比起,她是典型的“用堅強的外衣保護自己脆弱的心”這種類型的女孩。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是這樣一件事:

Y的舅舅在車間工作,被機器壓了手,Y覺得舅舅已經年過半百的人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靠舅舅在車間打工的一點點工資維持著。舅舅開始還說只是有點疼,女兒帶他去檢查了才知道原來是粉碎性骨折。出於心疼,Y給了舅舅一些錢,還給舅媽說:等舅舅的手好了,就不要再去車間工作了,孩子也都大了,兩個女兒都工作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兒子也上大學了,老兩口找個輕鬆點的工作不好嗎?

事情轉折在Y得知舅舅給他上大學的兒子買了一輛車的時候。她生氣了,委屈又憤怒。


“你把錢給他就是親戚之間很正常的一種表達關心的方式啊,跟他給他兒子買車關係不大,沒必要生氣啊。”

“給了就給了,他的花錢方式和你給他看病的錢是兩碼事啊。”

......

我們都不理解她為什麼生氣,也感覺不出這和“重男輕女”有什麼聯繫。

直到有次聊天,她說:“那時候計劃生育,我是我家第三個女兒了,所以我親爸媽就把我送人了。現在的爸爸媽媽其實是收養我的,但是他們對我真的很好。”——上文所提到的“舅舅舅媽”其實是Y的親生父母。


因為超生又想要兒子,Y不幸又是女兒中的第三個,她沒有選擇出生、被送人的權力,所以被出生被送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收養Y的爸爸媽媽對她處處關心、呵護,也發自內心地愛她。在得知舅舅舅媽給自己兒子買了一箱牛奶,都不捨得分給Y,Y爸爸直接買了一箱給她,還說:拿去喝,大大方方提上去,不委屈!


其實我們都知道,Y並不是覺得這次給的錢冤,或者喝不喝這一箱牛奶,只是因為自己被不公平對待。可想而知,這些讓她記憶深刻的事情刻在她腦海中,同樣也對她的性格、人生造成一定的影響。Y對我不止一次地表示:我以後要是有了孩子,我絕對會很公平地對待他們。因為這對他們的一輩子都是有影響的。


“我讀初中高中一直在他家,一件新衣服都沒有給我買過。就算真的只是侄女,也不至於吧。還是我爸媽給學費、生活費。我又沒有讓你把我生下來,現在你生了你又不養,難道是我欠你什麼嗎?”

“重男輕女”——當父母,不用入學考試

研究表明:第一胎子女的性別和現有子女的差數與父母是否選擇生育獨生子女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係(基於學者對蘇州市相城區、江蘇北部的金湖縣、四川東部的嶽池縣、四川西部的名山縣部分家庭做出的迴歸性分析)。也就是說,很多育齡夫婦是否生二胎決定於第一個孩子的性別,很明顯——他們還是偏向於生一個男孩來“傳宗接代”。

這意味著選擇生育“二胎”或“獨生子女”並不僅僅是這些父母純粹的生育選擇。而這樣的態度更加關乎這些孩子們的發展與成長。父母更為平等的性別態度更有可能使孩子們,尤其是獨生女獲得更好的成長資源。若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孩子的成長資源會被大大的剝奪。

然而,不僅僅是成長資源被剝奪,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下,女孩會容易自卑、情緒不穩定、嚴重者甚至失去自我,父母帶給她的是物質條件與精神層面的雙層影響往往會伴隨她一生,甚至在人生重要的關口無法做出自己想要的,或者說,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對於男孩子來講,我並不認為“重男輕女”會給他們帶來好的影響。父母若在對每個孩子不平等的基礎上,“剝削”女生該有的資源而給男孩子富足,在男孩子塑造自己性格的過程中,也容易養成不勞而獲、自負、不懂腳踏實地的習慣,更有甚者,表現為對女性不尊重。


“重男輕女”——當父母,不用入學考試


我深知寫這篇文章,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因為其實“重男輕女”在現在依舊很常見,而且很多地方重男輕女的程度也令人驚訝。但是,希望每一位正在經歷或者已經有過這種經歷的女孩子們,儘可能少地被影響,鍛鍊自己、變得自信,走出來,會有更好的世界等著擁抱你。

當下,隨著社會開放的程度越來越大,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上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權。現在是一個女孩子真的可靠自己的努力、才華而改變命運的時代。平權,一直會是每個人為之奮鬥的方向。


ref:

肖富群,風笑天. 性別平等與生於選擇——農村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比較研究. 中國青年研究,2010,07.

孫開霞,重男輕女的背後有家長看不見的陰影,【B】,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8 年第 12 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