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家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物,蠶寶寶白胖白胖的身體簡直萌的不行,相信許多小夥伴都有過養蠶的經歷。蠶蛾起源於中國,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繅絲的國家,已經擁有著4000多年的人工養殖歷史。

傳說是皇帝的元妃西陵嫘(lei)祖發明了養蠶之法,開啟了養蠶和種桑為主的"農桑文化",時至今日在江浙一帶,依舊有許多以農桑業為主的蠶農存在,為了紀念嫘祖,奉嫘祖娘娘為"蠶神"、"蠶母",並建立了蠶神廟,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八,人們都會去蠶神廟、嫘祖廟等地方燒香祭拜,一來感謝嫘祖娘娘的貢獻,二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養蠶順遂。而絲織業則奉軒轅氏黃帝為"機神",每年都會隆重祭拜。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蠶農養殖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祭拜嫘祖娘娘

史書記載,乾隆六十年覺羅吉慶撰文,仁和縣事鄧雲龍渤石於機神廟的《秩祀軒轅廟先蠶孝碑》 ,碑曰:"浙西杭嘉湖三郡蠶事之利侔於力田。得機神廟於城東北隅,乃躬癸矣,因考先蠶之說不一,惟疏仡紀黃帝命元妃西陵氏如教民育蠶,則先蠶之神以西陵。"

我國的"蠶桑文化"近乎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更是跟人民的生活和文化緊密結合,最早和蠶文化相關的詩詞是《詩經》,反映了當時蠶桑業的蓬勃發展,在當時絲織品已經相當流行和廣泛使用了,蠶桑文化和人民的生活也結合的越來越緊密。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蠶寶寶破繭而出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蠶絲的加工

蠶文化與詩詞的融合

"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唐 白居易)、"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宋 陸游)

人們常說的"作繭自縛"

便是源於此處。通常用於比喻別人原本想要利己卻弄巧成拙,把自己陷於困境,自作自受。蠶業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物質生產活動,必然會在詩詞等文化作品等到體現,最早的詩詞更多是以敘事為主,闡述了蠶業的發展和水平,隨著蠶文化和人民生活的結合,開始更多的反映了人們的喜怒哀樂。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此詩源於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深切表達了李商隱對愛情的哀嘆。中國古典詩詞源於先秦,於唐朝達到鼎盛,更多的是用於批判統治階級的黑暗和社會階級的矛盾。漢字文化在我國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代表著中國特色語言文化的發展與變遷。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有時候作繭自縛是為了更好的高飛

蠶文化與絲織品的結合

墨子曰:"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

我國的蠶桑文化與絲織品不僅僅與詩詞文化融為一體,更是記錄文字和繪畫的載體之一,早在戰國時期之前,我們就有使用絲織品作為書寫和繪畫材料的記錄。漢唐時期開始盛行以絲綢為原料的紈扇,宋代以後更是流行在紈扇上題字作畫,或記錄山水靜物,或記錄人物故事等等,都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絲綢工藝品。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紈扇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王之渙)

蠶絲加工而成的絲綢是東方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徵之一,中國的絲綢發展史更是囊括長江黃河流域,最後覆蓋全國走向世界,最為出名的"絲綢之路",便是開啟了東西方大規模商貿和文化交流的界限,玉門關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咽喉之地,必經之路。而中國的絲綢正是通過"絲綢之路"才開始被世界所熟知,更是獲得了"絲國"的美稱。可以說絲綢等絲織品即是中國的珍品,更是最具中國蠶絲文化特色的代表了。

一絲一絲編織著中華的錦繡山河——貫穿中國歷史的蠶文化

“絲綢之路”上的奇景之一月牙泉

蠶桑文化對政治經濟、社會組織、哲學宗教、文化藝術、生生產生活等產生重大影響,成為中華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世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