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現在的一些標題喜歡用問號?是不是問號更能吸引眼球?

用戶1163396595400


標題加不加問號有學問

某節作文課,一個學生的發問——“疑問句作標題要不要加問號”讓筆者好不尷尬,這個問題把我問住了。回到辦公室,問其他老師。有的老師說“不知道”;有的老師說“要”,證據是毛澤東的《為什麼要討論白皮書?》和《“友誼”還是侵略?》;有的老師說“不要”,而且也提供證據——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原來,不只是學生和筆者,其他老師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不甚明確。

  因此,筆者查閱和參考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學習》,並對2012年全年的標題做了分類。

  2012年全年《語文學習》40個疑問句標題有20個用問號20個沒用問號。其中,特指問句標題有8個用問號,16個沒用問號;選擇問句標題有5個用問號,1個沒用問號;是非問句標題有7個用問號,2個沒用問號。

  這讓筆者更加疑惑:即便是同一種問句標題,在是否用問號上也不一致?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並對比後發現,林穗芳的專著《標點符號學習與應用》對這個問題研究、論述得比較透徹。因此,筆者遵循林先生的觀點對上述標題進行了分析。

  林先生認為,遵照標題力求簡潔的原則,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省缺問號不會影響到語氣的表達,不加問號讀者照樣能根據文字判斷是疑問語氣,這兩種問句標題完全可以不用問號。如:

  (1)“梯子風波”為哪般?(特指問)

  (2)天上何所有?(特指問)

  (3)《半張紙》緣何讓人心動?(特指問)

  (4)龔自珍為什麼以“梅”託志?(特指問)

  (5)被查處也“ 榜上有名”?(是非問)

  (6)是誰糟蹋了維納斯?(特指問)

  (7)名師是怎樣煉成的?(特指問)

  這些句子中有“哪”“何”(什麼)“為什麼”“誰”“怎麼”“怎樣”這些疑問詞語或格式表明標題是疑問句,因此,句子後面問號可不用;

  (8)語文教學是重演繹還是重歸納?(選擇問)

  (9)高中閱讀教學是重複解剖還是系統訓練與海量刺激?(選擇問)

  (10)作文需要“真心話”還是“正確話”?(選擇問)

  (11)“差強人意”:滿意,還是不滿意?(選擇問)

  以上例句都是用關聯詞語“是……,還是……”構成的選擇問句,讀者根據文字能判斷出是疑問語氣,因此,此句式問號也可以不加。

  是非問句標題呢?是否也完全可以不用問號呢?

  (12)魯四老爺,不學無術?(是非問)

  (13)蛇是“寓言家”?(是非問)

  (14)“融……為一爐”?(是非問)

  (15)你喜歡“穿越”嗎?(是非問)

  (16)“令人匪夷所思”能說嗎?(是非問)

  (17)電視觀眾“ 彈冠相慶”?(是非問)

  以上6個例句都用了問號,其中,例(15)(16)儘管用問號,但問號可以省缺,因為這兩句中有“嗎”——一個非常明顯的疑問語氣的標誌。與此相反,儘管例(12)(13)(14)(17)沒有“嗎”,但問號卻不能省缺。因為這類不帶語氣詞的是非問句由陳述句加上疑問語氣構成,這類問句作標題如不加問號,疑問語氣就表現不出來,就會造成誤解。比如:“魯四老爺,不學無術?”其實是反問,是對“魯四老爺,不學無術”這一觀點提出疑問和質疑,如若不加問號,則成了對“魯四老爺,不學無術”這一觀點的支持與認可,顯然,這與作者原意是相牴觸的。同樣的道理,例(13)(14)的問號也不能省缺。

  因此,與上面三種問句標題不同,是非問句標題是否用問號,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視情況而定。

  還有一種問句標題,筆者不得不提,那就是反覆問句。我們選用林先生的例句:

  (18)家庭網絡今年會不會來?(反覆問)

  (19)新一代高校政治教材能否適應新時代(反覆問)

  同是反覆問句為標題,例(18)用了問號,例(19)卻沒有用。其實,例(18)的問號完全可以不用,因為“會不會”已經表明該標題是疑問句,沒有必要再在後面加問號。

  綜上,我們得出結論:本著標題力求簡潔的原則,特指問句、選擇問句和反覆問句作標題,問號可以不用;是非問句作標題,要具體分析,多數可以不用,只有少數不帶語氣詞的是非問句(由陳述句和疑問語氣構成)作標題,必須加問號。


全球戰疫


問句可以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好奇心,這是當前媒體常用的“技術手段”。我們不妨把水滸傳的章回改為疑問句,看看什麼效果。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

月黑風高,是誰偷奔延安府?棍飛棒舞,是誰大鬧史家村?![噓]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

史大郎為什麼夜走華陰縣,魯提轄為什麼拳打鎮關西?知道真相的我淚崩了…[流淚]

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

員外重修文殊院?和尚大鬧五臺山?厲害了,我的佛![耶]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

醉入銷金帳,大鬧桃花村,網友:難道是採花大盜?[what]


一劍lxd


現代社會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由於微信和今日頭條的崛起,攫取了非常多的移動流量,也提供了包羅萬象的自媒體寫作平臺,於是越來越多的公司和機構、個人開始通過這些平臺來發布內容,持續運營賬號,都希望獲得流量,吸引粉絲,從而創造價值。通過寫文章做營銷推廣成了一件常見的手段。自媒體人越來越多,製造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但人們使用手機閱讀的總時間是有限的,且碎片化嚴重,標題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文章的存亡。如何才能寫出一個爆款文章標題?我們要做的,不僅要創作出有價值的內容,而且也要學會擅長取一個“點睛之筆”的標題。缺乏吸引力的標題,就很難吸引住讀者點擊閱讀,不管文章有多麼豐富精彩,標題吸引不到讀者,一切都只是自嗨!往往帶問號的標題容易引發讀者的思考,好奇心驅使更容易讓人產生閱讀心。關健還在文章內容,看後讓人產生聯想,反思社會,觸動心靈才是最主要的。



李德付先生


問號不僅能吸引你的眼球,更能勾起探索慾望。

一句話好奇害死貓,加了個問號就等於給你出個題,不是直接告訴你,而是讓你去尋找答案,讓你去做出選擇。哪怕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加了個疑問就容易勾住你。比如1+1=2句號,覺得很稀鬆平常,如果改為1+1=?,覺得這不廢話一樣,肯定等於2,但是為什麼不直接說而是一個疑問?就跟商場賣東西買一送一,這個送一送的是什麼?你對買的東西不那麼關心而對送的東西比較關心,以小博大。

人對未知的東西相對已知的更有興趣,有疑問就等於重新走到一個關上的門的房間,你很想打開看看裡面究竟是什麼。


上思之那琴


現在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大事,喜歡不懂裝懂,喜歡為別人解答問題,從而體現自己有多少高明!所以,一般想博得別人關注的人,把自己當作弱勢群體,故意問問題,吸引一大幫子想當強者的來回答?該文標題就是問好結尾哈!😄


西湖邊的放牛郎


1,因為❓代表這個需要回答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陳述的事情。

2,因為❓給人的意識就是一個尚未解決的事,可以誘發人回答。


向陽花定會開


反問式口號,更能讓人記住,更能讓人去思考,更能使人響應標語所提倡的觀點內容。


每週



王鈞緯


一般想博得他人的關注。


龍向輝


用“?”可以發散思維,任你猜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