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解藥君語

如果你感覺生活缺乏安全感,

可能是因為手裡的錢不夠多,

還可能是因為家裡沒人等候。

1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發了個朋友圈感嘆:

“已經不記得是第幾次忘帶鑰匙了~~

開鎖師傅說,

乾脆讓我放一把鑰匙在他店裡...”

“為什麼呢?”評論區有人留言。

“這樣師傅既不用那麼費功夫開鎖,

我也可以省200元開鎖費......”

“獨居的人,最怕忘帶鑰匙,還有手機..”

“想念從前,回家只需大喊一聲~媽,開門~...”

“每日出門檢查鑰匙、手機、錢包,

這是唯一能給我安全感的事...”

一個朋友剛從老家回到工作的城市,

拖著個大大的行李箱走到小區樓下,

但一模包包,發現門禁卡忘帶了。

這道門以前是從未上鎖的,

但現在特殊時期,鎖上了。

“疫情期間,憑門禁卡出入”

門板上貼著通知。

想要打電話給舍友開門,

卻發現舍友還沒來。

看著通知,他一下懵圈了:

“舍友不在,

現在是晚上11點,本來出入的人就少,

還是特殊時期,

更是沒人會這麼晚碰巧出來給開門了,

出去住酒店又怕病毒,

看來是要在門口站著等到天亮了……”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這位朋友也在上面留言嘆氣,

“還是有人在家才是最好的鑰匙,

還是家裡有人等你才最有安全感”

2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在人生中的一段時間,

我也曾感到非常焦慮,

出門前總要檢查幾遍鑰匙、錢包和手機。

正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

不是某個親人朋友能立刻給你送幫助的。

也許是因為過於緊張,

有一次,我還是忘了帶鑰匙。

不過幸好是下班放學時間,

不一會兒,

就有一個小孩揹著書包走來。

我連忙主動讓到門邊,

因為看到小孩揹著個大書包,

我以為他會將書包甩到胸前,

然後從書包中取出鑰匙開門。

但只見他徑直走到大門的呼叫鈴旁,

滴滴答答按了幾下後,

只喊了一聲“媽媽開門”,

擋了我近半個小時的大門,

便“啪”的一聲打開了。

放學歸來,有媽媽在家,真好。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但是,大學畢業後,

好像都沒在家住過很久。

後來的工作,

是在千里之外的他鄉,

下班後更不能有媽媽開門了。

下班後家裡有人等你,

等你吃飯,

哪怕是等你做飯,

確實應該是最幸福的事,

更應該是最有安全感的事。

因為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也許,

成年人的安全感,

是每當華燈初上,

是每當萬家燈火,

在這座車水馬龍的城市,

會有一盞家燈,是為你而熾亮。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又或許,

客居萬里的遊子,

並沒有時間傷春,

也沒有時間悲秋。

你只希望,

希望在傍晚的裊裊炊煙中,

能有那麼一縷,是屬於你的芬香。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便縱有一次又一次的艱難苦恨,

便縱有一回又一回的潦倒新停,

能撫慰你的,

早已不是那渾濁的酒杯。

也許是為人兒女的努力,

也許是做人父母的堅強。

不管白天經歷了什麼,

只要傍晚,平安回到那屬於你們的家,

客廳中,孩子的一聲天真叫喚,

廚房裡,愛人的一個會心微笑,

都能讓你倍感溫馨與安全。

3


但若要這樣的溫馨與安全感持續,

還需要另一個基礎來保障:錢。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最近幾天,

街上的行人明顯增多了。

公交開始擁擠,

地鐵需要排隊,

機場和高鐵站,

也慢慢忙碌起來。

好久不見的賣水果阿姨,

在大廈門前賣煎餅的大叔,

騎著小電動走街串巷的外賣小哥,

還有那風裡來雨裡去的快遞兄弟。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是的,人們要開始上班了。

因為大家都是凡人,

都只是普通的凡人。

人們都清楚的知道,

前面的為人兒女也好,

後面的做人父母也罷,

都不能缺少一個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錢。

看到各交通站點“悄然擁擠”的報道,

有些人頗有怨言地說:

“特殊時期還沒過,形勢還這麼嚴峻,

怎麼就要擠出去上班了?”

“這麼危險就開工了?

這些人,為了賺幾個錢,至於連命都不顧嗎?”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當然,

在擁擠的地鐵上,

在堵塞的道路中,

確實有一些人是因為在家悶太久了,

想出去透透氣的。

但是絕大部分在這個時候去擠地鐵的人,

都是真的要上班賺錢。

那他們真的不顧自己性命了嗎?

當然不是,只是沒有辦法而已。

電視上,

記者在高鐵站採訪一位揹著行囊的旅客:

“長途跋涉感染風險很大,

怎麼冒險著急回來?”

旅客戴著口罩,匆匆地說了一句:

“再不回來工作,我的小孩就要餓肚子了。”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那你呢先生,你這是要去往哪裡?”

記者接著問一旁準備進站的年輕小夥。

“回家看老婆和孩子,

快半年沒見,小孩都快認不出我了。”

小夥子有些羞澀的回答。

4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可能,有的人很難明白:

疫情之下,怎麼還有人出來賣煎餅?

疫情未結,為何還有人出來送外賣?

特殊時期,

為何還有人冒著感染的風險趕回來復工?

只是半年未見,

為何還有人要急著歸途看老婆和小孩?

我想,雖然有人不能明白,

但是,也一定有人能非常理解。

就好像有個大企業家,

在接受某著名主持人採訪時,

說“賺個5000萬是個小目標”。

那麼,他應該是無需在乎了。

因為錢對他而言,

已經不是問題了。

因為他的老婆孩子,

已經無須再因生計而和他分隔兩地了。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但是對絕大多數平凡人而言,

我們卻一定都很在乎。

因為,

你的小目標無法是5000萬,

你的妻兒老小,

還沒能都在這座城市安家。

你的小目標,

依然是這個月的房租月供,

你的小目標,

依然是這個月的父母藥費,

你的小目標,

依然是下個月的孩子奶粉。

因為大部分的人,

都是一停工作,便停收入。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當家裡存糧充足時,

被老鼠偷吃一兩斤稻穀,

你會毫不在乎。

但當家裡米缸見底時,

哪怕是蟑螂舔了一粒大米,

你都一定非常在乎。

不是因為他們不要命,

更不是因為他們不怕病毒,

而是因為家裡的“存糧”,

已經不足以支撐他們作為兒女之孝了,

已經不足以支持他們作為父母之慈了。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也許吧,

離別的人別離了,

但相逢的人還要再相逢

他們與親人的重聚,可能已是一推再推。

他們不知道,

明天與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所以,

在成年人的世界,安全感,

一半是家中有人守候,

一半是手中存糧充足。

在你擁有它時,

你未必會覺得它很重要。

但是,當缺乏它時,

就有人會去冒險,甚至願意用生命去掙得。

5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說了這許多許多,

我究竟要表達什麼呢?

也沒什麼,就想感慨一句:

人生如潮水,有潮起,也會有潮落。

沒人能做到在每一個階段都是潮起。

因此,在潮起時,要記得備足存糧。

這樣在潮落時,

才能讓妻兒不驚,才能讓父母不憂。

這樣,在人生路上的各個階段,

你才能多一些自主選擇,少一些被迫無奈。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正如一位朋友所說:

“小時候的安全感,

是放學回來可以喊一聲‘媽媽開門’。

長大後的安全感,

是手裡的存糧足夠,

是家中有妻兒等候。

所以,等這次特殊時期結束後,

我一定要用心存糧,不再虧錢。”

6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也許你會說:

“我們都只是普通凡人而已,

只有一份工作,怎麼能夠多存糧?”

普通凡人,要如何才能存更多的糧?

這裡有三個雖不成熟,

但卻是血的教訓得來的溫馨提示。

第一:如果你還沒找到存更多糧的方法,

那請起碼做到不能虧錢。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不要看到滴滴單車滿街跑,

覺得很賺錢,

你也想著和朋友合資,

弄幾百臺單車投放市場。

不要聽到別人說,

投資哪個理財收益高過本金,

你也急忙託他幫你推薦幾筆。

要知道,

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很難抵抗本就不多的本金虧損風險。

換一句話說,

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前,

守住你的本金,

不虧,就是賺了。

這年頭,高利誘惑數不勝數。

因此身邊被套得血本無歸的,

大有人在。

一切高利、一切快錢,

都是不實際的。

不要投機,

不要腦袋發熱。

時刻提醒自己,

天上不會掉餅。

有耕耘,才會有收穫。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請一定謹記:

●不虧錢,就是在賺錢

●整天想賺快錢的人,最後都虧了大錢

●不投機

●說日日高回報的,必定是時時高風險的

7


第二:多用你擅長的技能賺錢。

如果,你已經做其它虧了不少錢,

或者,你做其它沒能存到多少錢,

那後面的日子,

請記得要做好這第二件事。

你總是看到別人做這個賺到了錢,

看到別人做那個好像也賺到了錢,

然後你也想跟著他們的風去做。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但是,你忘記了,

你看到別人所做的那些,

可能是別人擅長的,

卻未必是你也擅長的。

因此,

在別人那裡能很輕易賺錢的副業,

在你這裡就可能只是虧錢的行當。

因此,

你要學會挖掘自己的優勢技能來賺錢,

你要懂得運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能來賺錢。

比如,

你的鋼琴彈得還不錯,

那你可以做鋼琴培訓。

如今重視孩子鋼琴培養的家長很多,

而且價格也挺高。

如果你能找到地方教琴,

一節課100到150元/小時很正常。

你每天教兩節課,

就是300元一天,就是9000元/月的收入。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當然,不會彈鋼琴也沒關係。

你寫書法漂亮也行,

你簡筆畫很好也可以,

你跆拳道詠春功夫了得也很有用。

再不行,

你語文、數學或英語不錯也行。

再或者,

你的文筆很好,

對生活很有感悟也非常好,

這樣你可以做自媒體,

再不然,

把八塊腹肌練出來,

做健身私教也非常不錯。

因為只要是你擅長的技能,

上面這些賺錢的途徑,

都無需資金投入,

真正的零風險。

而且這些技能,

僅僅是你的副業而已。

前段時間,朋友圈刷屏的中年危機,

說的是人到中年,

升不上去,卻又留不下來。

想跳槽沒實力,

想留下工資不夠開銷。

在一些公司呆久了,還有被辭退的風險。

正所謂“同樣的工作,小年輕也能做,

而且工資成本更低,還更聽話,為啥還要用你?”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於是,中年危機便悄然而至:

●晉升沒空間

●留下沒希望

●跳槽沒實力

●單飛沒技能

如何才能避免這些所謂的中年危機?

那需要你未雨綢繆,

需要你在閒時就做好第二件事:

挖掘並刻意提升你擅長的技能,然後將之變現。

如何挖掘和提升適合自己的技能?

一句話:

相信一萬小時定律,

相信現在開始正剛剛好。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一萬小時定律如何理解?

達不到一萬小時呢?

那五千小時可以嗎?

可以這麼理解:

經過10000小時的錘鍊,

你能成為某一擅長領域的專家。

但是僅用來賺取更多存糧,

卻未必要求你一定要到專家級別。

因此達不到一萬小時,

五千小時甚至是二千五百小時,

也是很有效果的。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

如果按每天業餘鑽研4小時計算,

要將一項技能轉化為半專家級的技能,

約需2年半到3年即可。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不要覺得兩三年時間很長,

回頭看看,屈指數數。

你大學畢業至今,已經好幾個兩年了吧。

那為什麼,

之前的那些兩三年沒能儲備到這些技能?

因為你前面的那些兩三年,

你每天的業餘時間,

並沒花在鑽研和儲備技能上。

因此前面的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

但接下來的兩三年,請儘量做到:

●挖掘、培養一到兩項自己喜歡的技能,

並每天用3到4小時來刻意錘鍊。

●試著通過這些技能,積累人脈和潛在客戶資源。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如果能做到上面兩點,

你的競爭力和魅力都會越來越強,

而且你永遠不會害怕那些所謂的中年危機。

8

第三:熟悉並精通所在單位或行業的核心業務。

如果你是體制內,

那麼用好工作時間的八小時,

將單位的核心業務熟練掌握,

將領導重視的關鍵數據熟記於心。

這樣單位業務出亮點需要你,

領導外出考察、向上級彙報,

更需要你。

業務熟,

問你哪樣都能說出個所以然,

領導會覺得帶著你出去很安全,

對上彙報準確,對下語出權威。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不要覺得很難,

體制內的工作,

只要你花心思鑽研,

從熟悉到掌握,

從掌握到行家裡手、業務骨幹,指日可待。

因為在這裡,

一萬小時定律同樣適用。

如果你是體制外,

那要成為行家裡手更不難。

你從事的工作,

大部分是大學時候的專業。

比如程序員,

比如銀行業務,

比如財務,

這些本身就是你的專業,

稍加實戰,多加實踐,

就算要成為專家牛人,

那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成年人,能給你安全感的,是錢嗎?


當你成為了所在單位或行業的骨幹專家時,

你進可攻,

你退可守。

那些所謂的中年危機什麼的,

都跟你沒關係。

而且,你還有上面的副業技能作為後盾。

9

當然,上面這三個溫馨提示,

都是需要你付出許許多多的努力才行的,

都是需要你揮灑很多很多的汗水才可以的。

你我都知道,

現在很多人都會耐不住這些苦。

所以,最後我想說:

“想去努力的人很多,

但是,

能真正每日付諸行動並持之以恆的人,卻很少。

表面上看起來厲害的人很多,

但是,能真正和揮汗如雨的你PK的人,卻更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