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

紅泥醉火爐


我確實是想過這個問題,因為這是自然規律,物質不滅。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轉移的生老病死,所以人活著就要活得精彩,上要對得起國家與人民,下要對得起家庭也對得起自己,不要等到老了再來回憶當初碌碌無為而悔恨時…(這都是虛的)。我與丈夫二人講好,我們二人之間誰患了老年痴呆症,另一方一定要善待對方(患者)直到終老,無怨無悔。雙方自願遵守決不返悔。另外如一方患重病(醫生宣佈)搶救只是拖時日問題時,另一方應宣佈放棄治療,不搶救,這不是沒良心,相反是另一種愛的呵護(減少患者的痛苦)。最後二人講好死後海葬或送醫學院作學生實體教材。這就是物質不滅定律。以上這些雖沒文字協定,但心靈的碰撞是一樣的。不開追悼會。天堂之路人人都要走。靈魂倒底有沒有,這只是活著的親人對亡靈的思念而已。


蘭雨46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家樓下有個鄰居,70多歲有高血壓。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就剩自己一個人了。孩子呢有三個,二個女兒一個兒子。就一個老閨女在一個城市。那兩個孩子離的都遠,去年夏天在家裡摔了。好在家裡安了監控,孩子發現了以經二天了。兒子回來了去醫院住院,最後檢查結果腿不行了。孩子都有家沒辦法,幾個孩子研究把老爸送敬老院去了。一個月退休工資2000多,有快一年沒見到了,不知道怎麼樣了。怎麼辦活活不起,死死不起的。


夏日68930433


我今年58了,一個兒子,屬於事業有成。但是也忙,忙的很!除非逢年過節見面,其它就是電話了!人來到這個世上,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傳宗接代。既然是傳宗接代那就沒有不想盼著兒女好的。既然盼著兒女好,為什麼還要沒有質量的著連累兒女哪?所以我建議有遵嚴的死!那就是安樂死。同意的請舉手。


用戶2728848897013


我還沒認真的去考慮過這個問題,但這對我來說的確是個問題,我03年離婚後7歲的兒子跟了他爸,我再婚的老公比我大19歲,當時想的是年紀大點有安全感,那時他53,我34,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眼看他一天天進入暮年,行動也越來越遲緩,家裡體力活也一直是我主打。我有時在想以後我老了他還在嗎?也不想給兒子增加負擔。我想更多的是過好現在的每一天,鍛鍊好身體少生病,如果老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活著也沒意義了,我會讓兒子帶我去國外安樂死,兒子答應過我的,他還說好啊老媽你死都要敲詐我一筆😀😀😀😀😀😀


用戶454384996636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奶奶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八十多歲,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現在生活不能自理,爸媽在外面打工也要辭去工作回來照顧。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必須要人貼身照顧。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他心裡也難受,也是不想拖累家人的,畢竟還要工作掙錢,照顧他會影響工作,但是子女不能放任母親或父親不管的。不過,如果老人自己心理不那麼依賴子女,只需要有人照顧就行,那就請護工來照顧,這樣也不影響子女工作。

如果沒有子女,那就老了去住養老院吧,養老院會有工作人員照顧的,至少比在家一個人住沒有人來照顧好很多。


追蜻蜓的女孩


如果老了不能自理或許內心很難過很痛苦!怎麼辦?一是請護工,二是老伴、子女照顧;三……(中國安樂死沒有立法,此處省略幾十字)。這個問題今天深有感觸!說來給大家聽聽。

這幾天陪著單位領導慰問單位退休人員。今天下午縣機關工委去慰問我們的一個老黨員,他正好也在我們慰問名單上,於是我們一行四人來到這位張叔家裡。他今年77歲,兒子在縣聯通公司當司機,經常下鄉下;女兒在家對面的一個商場做財務工作。這位張叔退休前是軍隊專業到我們單位的,他性格耿直、做事認真。我剛參加工作時很多工作向他請教過。他的老伴今年76歲,因青光眼看不清人,以前一直是張叔照顧老伴。今天進門張叔臥床著,聽到我們來了,在護工和女兒攙扶下從臥室艱難的挪出來,看見我們一瞬間他哭了!大顆大顆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與機關工委的那位女工作人員也沒忍住淚!我真是沒想到身體那麼好的他現在卻是如此一個生活狀態!想必他真的很痛苦!看得出他聽的懂我們說話,但是無法表達!他女兒說半年前腦梗,出院後就走不了、行動不能自理!

從張叔家出來,我們心裡都很難過!我從沒想過有一天不能自理了該怎麼辦!他的兒女還在他身邊,而我就一個女兒還遠嫁!多賺點錢吧,萬一有那種情況找護工或者進養老院吧,賣點房子進好一點的養老院,如果病到全靠氧氣和藥物維持生命了,那真的不如離開這世界。

希望中國進一步完善養老機制、建設更多更好的養老機構,將安樂死立法提上日程!

我才五十多歲!為了老了不走到不能自理的這一步,得好好鍛鍊身體啊!


知足常樂的安琪兒


今年40,女,結婚5年,孩子2歲半。我的母親在我四歲時就患有精神疾病,父親帶著我可以說遍嘗生活的艱辛。從小借錢生活,借學費上學。還要忍受母親三天兩頭的折騰,治好犯了,再治,又犯了。我的童年在孤獨,痛苦,顛簸中度過。幸好我學習好,父親沒讓我輟學,又有我的恩師幫助,我沒有在這樣的家庭中淪落。可是大學畢業我卻也抑鬱了。就這樣,我依然得應付家裡的事,一會兒母親病了,一會父親又難受了,在我35歲結婚前,我獨自一人看病吃藥,給父母看病,給他們裝修房子,自己一人找對象,自己一手操辦我的婚房,我坐月子因為和婆家事而失眠十多天,24小時1分鐘都睡不著,父親只說你媽那樣你又要我操心,我說那你別管我了,然後又是我自己一人聯繫我以前的醫生,最終沒有崩潰,而父親也就真的沒再來看我,隔幾天打個電話,看我是否還在。我躺在床上,感覺真的如果就這麼死去,孩子有爺奶有爸爸;我的父母也將繼續生活。至今,母親仍在,生活已不能自理有近一年了,生病近36年,父親伺候的很辛苦,一有事情必然是打給我,而我真的是很多次想死的心。每個人都不容易,不管父母子女,大家都要經歷身份的轉變,都曾是子女,也都將是或是父母。像我這樣的家庭不多,但仍願各自都相互體諒。如果用子女的巨大犧牲換取真的已所剩無幾又無質量的生命,我真的不願。如果子女可以還不用太費勁的照顧自己,那就得過且過吧。而我,帶著我的blue認真的過好每天,我特別希望我失智失能之前能讓有選擇有尊嚴地離開。畢竟,再久也得走啊[呲牙]


河流1979


[喜歡NEW生活的人都在看,點擊右上方加關注]


題主問,如果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我是 ,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認為如果老了生活不能自理,就應該要早做安排,早做規劃。

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是大概率事件。老人真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老人,因為這是我們老人養老繞不開的話題。中國有句古話,久病無孝子,此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老人在生活不能自理之後,剛開始家人還是會細心照顧的。但日子長了,家人就有點受不了了,因為伺候病人是非常辛苦的,也需要耐心和時間。

有些兒女就會覺得伺候老人耽擱了自己的生活,最後有錢的把老人送去醫院、養老院,沒錢的讓老人能有口飯吃行了,照顧老人也不會那麼細心周到了,這樣的情況老人可遭罪了。這是有兒女的,要是沒有兒女的老人不能自理,那就更加可憐了。

大概在20多年前,在我們老家農村,我有個鄰居老人中風了。剛開始,老伴兒和他的兒女還能對他細心照顧一下。後來時間長了,家人對他失去耐心了,只是給他一口飯吃,對老人也沒有什麼好言好語,對老人的衛生、翻身等也不重視了,後來老人的下身都有褥瘡了。衣服不及時更換,床單被罩也不及時洗,床上都有異味兒了。

當時的農村還比較落後,沒有像現在還有什麼敬老院、養老院,老人不能自理之後,只能在家由家人來陪護,由家人來照料。如果有些家庭非常重視老人的照料,那老人還好些。如果家人不能重視老人的護理,那老人可遭大罪了,更談不上體面有尊嚴的老年生活了。

老人老了以後生活不能自理,這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作為我們這些退休老人來說,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和我的老伴兒就這個問題商量過,我們認為必須在我們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要做出一個規劃,未雨綢繆。我們的想法就是做好三個方面的準備。

一、在經濟上早做準備

老了不能自理,無論是兒女照顧,還是去養老院、僱保姆,都是需要金錢來做支撐的。雖然說我們老兩口都有退休金,但是完全有可能養老金不足以支付我們將來的護理費用。因此我們要儘量存一部分錢,為未來做準備。在經濟上我們儘量自力更生,不要讓子女有包袱,有負擔。

二、在思想上、行動上早做準備 ,打好提前量。

一旦真的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情況,到那個時候才準備,已經為時已晚了。如果把有些事情都留給子女去做,沒有提前規劃好,不早做準備,我覺得子女將來會措手不及。我們老兩口想將來和女兒住在同一個小區,當真正出現生活不能自理時,我們就僱一個家庭保姆來伺候我們,這樣也方便女兒來看望我們。

如果這麼做還不行,我們就準備去養老院。現在很多養老院的條件相當不錯,養老院在護理項目、護理內容、護理方法等方面肯定要比在家由兒女照料有優勢,也更專業。

我有個鄰居,老兩口今年80多歲了,他們在70多歲的時候就跟一家他們心儀的養老院簽好了合同,並交了一定數量的定金。將來如果兒女不能伺候他們,他們就準備到這家養老院養老。這老兩口的行動給了我們啟發,我們準備向這老兩口學習,在思想上、行動上早做準備,打好提前量。

三、在身體上早做準備。

許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在患病之前就已經存在問題了。我和我的老伴兒現在每週都要鍛鍊身體3~5次,比如跑步,跳操。我們現在儘量把身體鍛鍊好,調理好,把將來可能出現的不能自理的情況,推遲推遲再推遲,甚至不讓這種情況出現。

總之,人老了,誰也無法預測自己的身體將來會出現什麼情況。但是我們提前規劃好,讓我們現在擔憂的事情成為未來可控的事情,這應該是我們當下退休老人應該努力的目標。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謝謝加 關注並點贊轉發收藏。


NEW生活


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又是一個大家不願提及,又是個不得不面對的話題。我國民間早就流傳這樣一句俗語:能侍候小的,不能侍候老的。對於這句俗語由何而來?筆者經過一番分析,才明白了其中道理:侍候小孩,越侍候就越有希望,他在一天天長大。而侍候老人,情況卻恰恰相反。還有一個不該提及,但不得不提及的問題是:小孩的排洩物的味道,與老年人不同,為兒女者在侍候和護理老人時,這是個不可逃避的問題。我們己經都步入了老年行列,唯一乞求的是:不給兒女帶來麻煩和負擔。阿彌陀佛,蒼天保佑!


遲金燕1


說下自己的看法:

瀏覽二三十條,

終歸還說趕腳:

老了生活不自理,

隨便兒女挑,

全然忘卻兒時爹媽一把屎一把尿。

這話有輕佻,

但盼父母永不老。

爹媽是棵樹,

牽掛雖路遙。

每每回故里,

爹媽忙碌中,

我似小童唱童謠。

去歲阿婆去,

呼天喚地無人應;

遙想病危時,

脫衣穿褲任人搖。

阿婆性情好,

頭腦不清昏淚掉。

富家公子應也識,

傳統民俗兒女孝。

披麻戴孝老傳統,

或為感恩父母養育並苦教。

嗚呼哀哉,其他不再說:

作為兒女,如果父母老了不能自理,最好守在身邊,畢竟無論如何,他們給了我們生命,也盡到撫、養、育我們的責任。

沒時間而有經濟能力請護工,此為下下策。這心苦,我嘗過。

作為媳婦,多想想自己做母親的辛苦,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想,設身處地為你愛人想想,除非早就想好要永別。(其他方面的問題忽略,尤其是婆家、孃家之間的爭議。)

如果說是高瞻遠矚,想到自己年老沒自理能力,那就提前做好準備吧,一般提前有這個想法的要麼是奮力打拼,要麼是隨遇而安。

我呢,不著急這些,畢竟奔四的年紀不大不小,我要做的無非三件事兒:

1.儘可能把娃培養好,孩子自己都顧不上自己,或者一直自私自利地想自己,你還指望TA會想到你?或者說照顧不能自理的你?

2.考慮到未來兒女也有自己的選擇,所以趁年輕好好打拼,發奮努力,未雨綢繆,首先經濟方面佈局好,精神層面應該還算進步、圖久遠。

3.做好榜樣,而而不單單是裝樣子,對彼此雙方的老人友敬,當提上日程。這說法,挺官方,卻很有用;質疑的總要經歷那個過程才懂。——這裡留個懸念: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話不是嚇唬誰。

凡事在人都有因果,我們能看到的大抵是人來人去,有時候不可忽略的是:今日天邊月,曾經照古人,無論你經歷了多少潮落潮漲,那太陽那月亮都在天上,貌似不放假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