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珠穆朗瑪峰為什麼會長草?什麼原因,接下來人類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雨恆22222


新聞上曾報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長草了,這其實是地球給人類敲響了警鐘,說明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珠穆朗瑪峰長草當然不是好消息,你們看過一部電影《攀登者》,一群人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電影中能知道珠穆郎瑪峰終年積雪,狂風像獅子一樣狂吼,且變化莫測,可見天氣如此嚴峻。



珠穆朗瑪峰非常的高,大概有8848米,空氣稀薄,很難有植物在上面存活,但現在科學家們確確實實在6000米處發現了植物,這是科學家親眼目睹的事實。

人類每天要向地球排放許許多多的二氧化碳,包括汽車排放的尾氣、工廠排放的廢氣等,都在使得全球變暖,南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加上近來發生的亞馬遜大火、澳洲大火、非洲蝗災,讓地球傷痕累累,澳洲大火已經排放了約4億噸二氧化碳。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愛護生態環境,儘量少開汽車,多植樹,為地球貢獻一份愛心。


周姬昌


全球變暖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但最近幾年貌似有加速的趨勢。地球平均溫度不斷攀升,南北兩極冰川融化,連南極溫度都達到了20度。壞消息一個接一個,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凍土也也在融化,科學家發現了幾十種遠古病毒的復活。

珠穆朗瑪峰長出草來,這意味著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要發生很大變化 ,這對於這裡生長的植被,土壤、降水、動物等引發一系列的變化。會導致一些物種滅絕,還會有新物種誕生,生態環境達到另一種平衡狀態。

喜馬拉雅地區對於亞洲而言也是非常重要,它給亞洲的10條主要河流提供了豐富的水源,而依靠這些水源存活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珠穆朗瑪峰長草的這一現象,對這個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目前還難以做出準確評估。

朱穆朗瑪山是地球最高山峰,高度約8845米右左,從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劃為終年積雪冰川帶,6000米以下5000以上劃為高寒荒漠帶,5000米以下4000米以上分別為:高山草甸帶、高山草原帶、高山灌木林帶,4000米以分別是:針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常綠闊葉林帶。可見整座朱穆朗瑪峰的不同氣溫環境、不同地帶長著不同植物,它更像是檢測地球溫室效應的風向標。而近期網上有人報道發現在海拔6159米處的“積雪冰川帶”長出了植物了,由此引發了大家對珠穆朗瑪峰的熱切關注。

有的人說這是空調排熱,這是汽車尾汽,這是澳洲的大火,不對,人為造成的熱量微乎其微。與炙熱的太陽烤灼撒哈拉沙漠的持續不斷的熱量無法相比,地球在一百年前還是四季分明,當時燒柴做飯取暖也如現在一樣。為什麼會出現氣候異常呢?如果不是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拉近了,不可能有其他的可能,熱量是會傳導,輻射向宇宙中散熱的,大氣層不會存儲熱量。

珠峰原來不長草的地方,現在長草了,也就是說雪線從5000米到6300米,肯定是是具備了長草的條件,原因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人類活動破壞了大氣環境那麼簡單,原因大家可以再找下,能找到。但珠峰長草的異相可以肯定說不是什麼好事。

這完全是人類的環保不力造成的,現珠穆朗瑪峰上也在長草,如果仍然淡化忽視這關係人類生存生長與健康的環保問題,那麼地球上的陸地,將遭到水的佔領,而將“地球”演變成“海球”!由此導致人類無地容納,接下來是令人不堪設想的景象!。

冰雪融去芊草絨,地球變暖冷難逢。

洪水頻來澤家國,毒疫惡起殃人朋。

自然變化慨無序,人世發展呔亂重。

但得天人相安怡,珠峰熠熠雪華濃。

珠峰——溫度不適,沒有水,沒有動物活動以及由它們的活動帶去的植物和植物種子;如果沒有人類為了自己的夢想在那裡參與活動,只剩下一派死寂荒涼,唯有風攪動著乾燥的冰雪在漫天飛舞;只剩下讓我們想一想都要恐懼痙攣的安靜!


第一美女


最近世界比較亂。澳洲大火、非洲蝗蟲、還加上新冠病毒在鬧騰人類。有人說,這是地球的生態系統正在啟動,所有的這些都是地球針對人類這種病毒的免疫行動。

全球變暖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但最近幾年貌似有加速的趨勢。地球平均溫度不斷攀升,南北兩極冰川融化,連南極溫度都達到了20度。壞消息一個接一個,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凍土也也在融化,科學家發現了幾十種遠古病毒的復活。

而最近的消息是,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6159米處發現了植物的存在。這世道,連珠穆朗瑪峰都被綠了,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原本應該是冰雪覆蓋寸草不生的地方,如今竟然長草了。這種綠油油的珠峰腳下,並不能給我們帶來春天的氣息,反而讓我們覺得心裡冰冷。

以上跡象都表明。全球變暖效應在不斷加劇。兩極冰川加速融化就意味著海平面上升,很多島嶼甚至沿海的城市都會慢慢消失。而地球生態環境的綜合變化更是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人類面臨的問題會不斷增多,就像我們最近看到的《全球風暴》這部電影裡演的一樣:那個騎駱駝的一輩子都想不到,自己在沙漠裡走著,竟然會死於海嘯。


量子實驗室


近期有報道稱,在珠穆朗瑪峰海拔6159米處發現有青草長出。這個位置,是處於高山常年積雪冰川區域,也就是說終年都會被冰雪覆蓋,現在卻長出了青草,表明這些冰雪已經融化,青藏高原的氣候正在逐漸的變暖,生境已經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如果在一塊沙漠的邊緣長出青草,人們肯定會皆大歡喜,說明生態環境向好,那麼為什麼珠穆朗瑪峰上長出青草能夠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呢?原因就在於在不該長草的地方長出了草。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4米。當山峰的高度達到一程度時,將會引起從山麓到山頂水、熱狀況發生梯級變化,也就是呈現山地的垂直地帶性規律。

珠穆朗瑪峰的南坡緯度較低,受到太陽輻射的強度比較大,同時受屬於印度洋暖溼氣流的迎風坡,降雨量較大。北坡正好相反,氣溫較低,降雨量少。正是由於南北坡的氣候類型不同,因此冰川線的高度也不相同,北坡的氣溫沿著坡面變化的程度要比南坡明顯。從位於我國南坡的情況看,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佈著不同的氣候帶類型,海拔2500米以下是常綠闊葉林帶,2500米和3900米之間是高山針葉闊葉混交林帶、高山針葉林帶,3900米至4500米之間是高山灌木林帶,4500至4800米之間是高山草甸帶,4800至6000米之間是高寒荒漠帶,6000米以上為積雪冰川帶。

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以上氣候帶的所在區域,近年來正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也就是不同氣候帶之間的分界線呈現逐漸上移的趨勢,本來6000米是積雪冰川帶的下線,現在看已經明顯地超出了這個位置,水、熱分佈情況的這種變化,是全球變暖的一個明顯的縮影,不但會致命冰川的消退,而且會引起整個山體各個垂直氣候帶植被、降水、土壤發生一系列變化,導致很多動植物適應不了氣溫的提升而死亡。

如果放眼全球,這種因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事例近期也有不少,南極洲西摩島突破歷史 同期最高溫、北極甲烷爆發、病毒的肆虐、澳大利亞的持續乾旱和森林大火,西伯利亞永久凍土的融化等等,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均帶來了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而隨著全球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擴張、水資源短缺、極端氣象的頻發多發已經成為全球共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發生,除了部分是自然因素作用之外,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干擾和破壞難辭其咎。保護生態環境,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每個人真心去實踐!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朱穆朗瑪山是地球最高山峰,高度約8845米右左,從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劃為終年積雪冰川帶,6000米以下5000以上劃為高寒荒漠帶,5000米以下4000米以上分別為:高山草甸帶、高山草原帶、高山灌木林帶,4000米以分別是:針葉林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常綠闊葉林帶。可見整座朱穆朗瑪峰的不同氣溫環境、不同地帶長著不同植物,它更像是檢測地球溫室效應的風向標。而近期網上有人報道發現在海拔6159米處的“積雪冰川帶”長出了植物了,由此引發了大家對珠穆朗瑪峰的熱切關注。在我們的印象中,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高處常年冰雪覆蓋,寸草不生,它怎麼會長植物呢?這個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如果情況屬實,肯定這是壞消,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海平面也不斷升高,從而使珠峰的冰層加速融化,這給了植被更多的生存空間,但這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個災難,這需要全球各國予以

高度重視、共同應對


遍地黃金888


珠穆朗瑪峰長草恐怕不是一天兩天把草長出來的,得有一個氣溫持續升高過程。今天我們在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上看到長出草來,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青藏高原就出現高溫現象。我們看下錶

上圖是去年6月份,從6.25~6.29日連續5天氣溫達超過了22°C,已經達到入夏條件,這是幾十年來史無前例,難得一見的反常現象。拉薩入夏你就不要說你們那裡夏天有多涼爽了。

氣溫這麼高,對於拉薩來說,這麼多熱量從哪裡來的呢?

大家知道,青藏高原南是印度恆河平原,緊鄰印度洋,每當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偏轉為西南季風,西南季風把熱帶海洋麵上的熱量帶到青藏高原,使得這裡成為明符其實的夏天。

上圖是全球海表溫度距平圖,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計算了全球海洋變暖的程度和速度,得出結論:1987—2019年海洋變暖速度是1955—1986年變暖速度的4.5倍,而且,對陸地和海洋來說,最近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5年,西南季風把這些大量熱量帶到青藏高原。

繼2017年、2018年海洋創紀錄變暖之後,2019年再次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高的一年。2019年海洋溫度比1981年至2010年間海洋的年平均溫度高出約0.075℃,要達到這樣的溫度變化需要228×1021焦耳熱能,這意味著在25年間,海洋吸收的熱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的36億倍。

此外這些年來,厄爾尼諾發生時,導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肥大、西伸,能爬上青藏高原,與大陸高壓合在一起,製造了多起高溫事件,這在2019年非常突出,曾經發生了很多次,這也是青藏高原氣溫偏高的原因之一。

全球變暖,連續多年海洋表面溫度升高,積蓄的熱量衝上了青藏高原,加之大氣環流異常,導致珠穆朗瑪峰也不是那樣的平靜,海拔6000多米的高處吐出新綠,長出草來。

青藏高原變暖“極可能是不可逆的”,可能需要數百甚至數千年才能逆轉,我們還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併為即將到來的風險做好準備。

首先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要了生很大變化 ,冰川消融,這對於這裡生長的植被,土壤、降水、動物等引發一系列的變化。會導致一些物種滅絕,還會有新物種誕生,生態環境達到另一種平衡狀態。

喜馬拉雅地區對於亞洲而言也是非常重要,它給亞洲的10條主要河流提供了豐富的水源,而依靠這些水源存活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4億。珠穆朗瑪峰長草的這一現象,對這個地區所造成的影響目前還難以做出準確評估。

還有就是深埋在冰川下面的古老病毒可能乘機氾濫,這對於近些年來病毒肆虐、猖獗,人類要面臨著艱難的挑戰。

生態系統非常複雜,我們很難想象其變化……


地理縱橫


珠峰長出青草來,奇哉?怪哉?南極今年1月份竟然攝氏零上20度。要和赤道換個位?

有的人說這是空調排熱,這是汽車尾汽,這是澳洲的大火,不對,人為造成的熱量微乎其微。與炙熱的太陽烤灼撒哈拉沙漠的持續不斷的熱量無法相比,地球在一百年前還是四季分明,當時燒柴做飯取暖也如現在一樣。為什麼會出現氣候異常呢?如果不是地球運行軌道與太陽拉近了,不可能有其他的可能,熱量是會傳導,輻射向宇宙中散熱的,大氣層不會存儲熱量。


咱誰的都不欠


這還不是全球氣候變暖惹的禍麼?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的趨勢,已經是越來越明顯的了。北極地區竟然出現35攝氏度的高溫,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然而,這個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它在今天還是發生了。同樣的是,由於全球氣溫持續的升高,原先不適合生長草類植物的珠穆朗瑪峰海拔六千米以內的地帶,竟然長出了青青的芳草!這些在過去根本就不可能出現的現象,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警告:“不要再這樣做了,要不然我們就大家一起玩完了吧!”可是,面對著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警告,又會有多少人能把她對我們的警告,放在心上呢?


孤獨之人


這種情況和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有很大的關係。

最近科學家驚奇的發現珠穆朗瑪峰上竟然長草了,我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被稱為世界屋脊,位於我國的青藏高原。在我們的眼中,它是神聖高潔的,是很多攀登者的夢想,它在藏語裡的意思是第三女神

前階段新出的電影攀登者給我的印象很深,電影的介紹視頻也很感人。從前,人們以攀登上神秘的珠穆朗瑪峰作為一生的夢想。為了攀登上珠峰,他們不惜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吳京飾演的方五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登頂的時候,由於相機的丟失他們沒有留下珍貴的相片。過了很多年,國家重新召集隊伍,繼續登峰,為了像世界證明中國人有能力登上我們自己的珠穆朗瑪峰,他們又一次起航,終於成功登頂,而珠峰上惡劣的天氣和崎嶇的道路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珠穆朗瑪峰為什麼會長草?什麼原因?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科學家們對珠峰的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近期出現的珠峰上有植被覆蓋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科學家則表示,這一現象可能和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有關。

全球氣溫變暖,變化最大的應該就是珠穆朗瑪峰了,長年嚴寒的珠峰上也覆蓋上了大量綠色的植被。同時,在珠峰海拔4000米左右的區域,綠植覆蓋率已經達到永久冰川和雪面積的5至15倍了。這一現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原本是生命無法立足之地,卻漸漸的有了生命,我們不得不嚴肅看待這個問題。

接下來人類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這無疑是一個大災難,冰川消融,珠峰長草。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持續下去,一些島嶼國家可能就會面臨著滅亡了。

全球氣候變暖,使得珠峰冰層快速融化。從而導致海平面會持續上升,最後人類的陸地面積會越來越小,海洋麵積越來越大。雖然給了植被更好的生存條件,但是陸地上生存的生物可能就要遭殃了,人類也會面臨著大困難。

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我認為即使珠峰冰層消融,海平面上升是無法避免的情況了。我們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做好我們分內的事,保護好環境,儘量減緩冰層消融的速度。即使下一個時代來臨,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最重要的是人類不要再破壞生態環境了。

期待您的關注!


康復醫學科閆老師


珠峰原來不長草的地方,現在長草了,也就是說雪線從5000米到6300米,肯定是是具備了長草的條件,原因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人類活動破壞了大氣環境那麼簡單,原因大家可以再找下,能找到。但珠峰長草的異相可以肯定說不是什麼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