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精神,照亮世界

《流浪地球》中有句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本應是闔家團圓、舉國同慶的春節,一場新冠疫情,卻由武漢迅速向全國蔓延。於是一場戰役打響了。

中國精神,照亮世界


一開始,一座城市,幾個數字,疫情圖上用紅色標記出的陌生區域,我總以為疫情離我們很遙遠。當武漢封城,湖北告急,舉國恐慌,勢不可回時,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

一切都在這深冬變得凜冽而刺骨。然而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受歲月洗禮而生生不息,倘若陰陽倒轉,也定扭轉乾坤,豈能在這冬日就此屈服?

疫情洶洶,方顯中國精神。為了對抗疫情,一座座醫院迅速建成,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 …其中眾所周知的火神山醫院,78分鐘內設計圖紙整理完畢,36小時完成5G信號覆蓋,260多名電工不眠不休鋪設8000米電纜,5小時搭成無接觸收銀系統,十天竣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界人士紛紛躋身於該行列中,大家與疫情賽跑,發光發熱。一個個令人歎為觀止的數據,刷新了外媒對中國的認識,彰顯了中國速度與我國的綜合國力。

中國精神,照亮世界


疫情洶洶,方顯中國精神。團結奉獻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民族精神,這次疫情中,湧現出了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普通人”,他們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卻是千千萬萬箇中華兒女的縮影,將愛和希望播撒人間。有人從土耳其揹回幾十萬口罩交給警察,有人每天不辭辛勞給醫院做800份飯,有曾在武漢當兵17年的老兵,除夕載5噸蔬菜支援,亦有十歲的小女孩為武漢將儲蓄罐中的錢盡數捐獻…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種愛,都刻在國人的心房。正如冰心所言:“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濤,卻是它底下那細小的泥沙。”群眾們牢牢地凝聚在一起,織成一張綿密的網,將一切不安、恐懼,絕望一一囚禁。“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在疫情面前,華夏兒女同仇敵愾,相互援助,彰顯了中國精神。

我們更多的人,作為普通的十四億分之一,倘若沒有力氣與能力成為那一道道城牆,最起碼也不能成為朝那牆開火的炮彈,安居在家少外出,是我們都能做到的。要知道,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隔離了接觸,但隔離不了愛。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雪災… …中華民族一次又一次戰勝困難,用一抹中國紅書寫奇蹟;華夏兒女從不畏眼前的風雨,因為我們已經凝結了一箇中華!

多難興邦!如今疫情形勢已逐漸好轉,確診病例不斷遞減,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寒冬已逝,初春來臨,縱然山河有恙,不敵人間盛情。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心懷希望,必將迎來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