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遠嫁的姐妹回婆家時候心裡是什麼滋味?

妲己的現代生活


自己就是個不聽話,遠嫁的孩子。婆家離孃家約600公里。

在異鄉求學,一畢業,就自做主張的把自己嫁了,且理正氣壯的覺得有情飲水飽。

年少不覺得,父母尚年輕,那時他們也不需要我承歡膝下,可隨年齡越來越大,他們什麼事情不再能親力親為,而自己又在千里之外,越來為越為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但這麼些年過去了,也為人父母,一個後悔能改變得了什麼呢?

因為距離的原因,加之需要上班,一年的假期有限,所以每年可以回父母的身邊大概不到五天。也就是儘管費勁力氣想要孝順下父母,一年也就有五天時間,120個小時。這120小時,是一年裡你能給他們的所有。

每次從孃家回自己的家,雖然40歲的人了,但都免不了淚流滿面。是對家的不捨,更是對父母的掛念。更是對自己年少無知的選擇的深深愧疚。

在父母的近處,有十塊錢,可以給父母買兩個熱乎的包子吃,離父母千里之外,就是有一千塊錢,而僅僅是你有一千塊錢,一點孝也給父母盡不了。

所以,想要遠嫁還沒有嫁的朋友,多考慮考慮,多想一想,古人的話,父母在,不遠行。以免將來後悔莫及。


四月天空


我就是遠嫁的,老家唐山,婆家石家莊,像許多人一樣都是大學畢業後留在了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說我婆婆還是個很明事理的人,所以我倆相處還算融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回婆家感覺和回自己家沒有什麼差別,每次回婆家婆婆總是做好吃的,都不用我幫忙做飯,只是偶爾刷刷碗還得是我硬搶著刷。

但每次回媽媽家的確是不想回來,總願意多在家待些日子,家永遠是自己的港灣,這個沒法替代,畢竟這是從小到大生活了幾十年的家,不管家是好還是破,都是自己的家最舒服,最放鬆。現在交通便利,回趟家不是難事,但終究還是遠,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故每次回家歸心似切,返回總是不捨,不光我們不捨父母,父母也不捨我們。

最難受的是過年,每次年前回婆家,就想到自己媽家,自從出嫁就再也沒和爸媽一起過過年呢,那個時候最想家,有時候控制不住流眼淚,那時候會後悔遠嫁,總體遠嫁離開父母,對父母照顧的少,內心充滿虧欠。

真願意常回家看看,但工作後假期有限,很難經常回家,我們要做的是多給父母打電話,嘮嘮家常,也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換個環境,享受下不一樣的城市生活。

爸媽,愛你們!



橙說誠事


我沒有遠嫁,但是結婚後回孃家確實很不方便,尤其家裡有兄弟的。

我跟我老公是高中認識的,因為是高中同學,所以都是一個縣裡的,結婚的時候我們就談了7年了,那時候還經常說這都過了七年之癢了,結婚後肯定會和和美美的。確實他很遷就我,我脾氣不是很好。

剛結婚的2年是在我媽家住,我弟弟沒有結婚呢。後來我們房子下來裝修好了,我們就搬到自己家了,弟弟也準備結婚了。我自己帶了2年孩子,後來經不住家裡人嘮叨,孩子2周後就上班了。好多矛盾都是我婆婆來了產生的,沒有孩子的時候跟婆婆接觸的少,一年也就幾次。我上班後婆婆來了,因為好多瑣碎事情跟我老公吵架,回孃家也不敢說吵架了,每次回去就高高興興的去。

我弟結婚後,感覺回孃家就不如以前自在了,畢竟也有自己的家庭了,但是回去也是很溫暖的,可是又感覺已經不是自己的家了。

你這還不算太遠的,都說遠嫁的十有八九會後悔,但是隻要你過的幸福,你的父母也會很幸福,雖然一年只能見到幾次或者一次面,距離也可以產生美。所以不要糾結這些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最重要。


綠洲的棗椰


生活的瑣碎令她特別煩躁,想好幾次想離婚。

其中她說的一件事讓我映像特別深刻,有一次她和老公吵架氣得跑了出去,可到了大街上才發現孃家遠在幾千公里之外,自己就像無根的浮萍一樣,無處可去,在海邊枯坐了六個小時之後老公一個電話都沒有,回到了家一看,她老公正和婆婆,大姑姐愉快的聊天,一臉的淡然,半句問候都沒有,受不了的她第二天就收拾東西回到了國內……再然後這段衝動而來的婚姻以離婚收場,她最慶幸就是自己當時沒有放棄國籍,要不然還真的是無家可歸了。

所以,我沒有遠嫁,孃家離婆家就十幾公里,孃家媽有什麼事情說話就到,有朋友,有親人,生氣的時候也有人撐腰,多好!


清清1840


說說我的感受。很慶幸現在我和老公現在生活在我父母身邊,想當年生活在婆婆家的時候,那種滋味這輩子都不想在嘗試了。

我是北方人,我婆婆是嫁到北方的南方人,最典型的不適就是飲食。雖然我婆婆早早的嫁到北方,我公公和我老公是典型的北方人,但是當他倆都不在家的時候,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婆婆就會堅持南方飲食。那段時間早飯想喝麵湯簡直是奢望,分分鐘都想念家裡的疙瘩湯和麵條湯。什麼年糕湯、鮮肉粽,完全不對胃口,一點家的感覺都沒有。

現在老公和我買了房,緊鄰著我父母這邊,我老公是典型的北方人(也不知道是怎麼長大的),麵條、炒餅、饅頭、餃子……全是我們家的日常,所以他特別喜歡在我們家吃飯。我覺得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首先要吃能吃在一起。正所謂吃飽了不想家吧。吃不到一起去的人,怎麼可能生活在一起。很慶幸和我老公是能吃到一起去的人。

所以特別能體會到離家遠行的一刻,在外始終沒有歸屬感。


冰淇淋的冰


我也算是遠嫁 剛開始沒感覺到什麼 現在父母歲數大了 需要陪伴左右的時候 自己卻到不了跟前 盡孝,真是心裡特別的愧疚和自責 。感覺這輩子都愧對父母。再就是遠在他鄉,任何時候都是自己 ,受了委屈也只有自己往肚子裡咽,沒有一個人聽你訴說。可能有點跑題了,但這是我的真實內心感受 謝謝


麻婆生鮮


後悔呀,為什麼當初不聽勸要遠嫁,羨慕嫁的近的姐妹,回婆家就感覺又要鬥爭了,累呀,各自的要裝不自在,我也一樣遠嫁,好想再嫁一次近的哈哈。我的女兒我想控制她,以後大學都不能去外地讀,接觸的朋友也要是在一個地方,不知道我這個當媽的是不是很自私。


AN瑤寶貝


心情肯定不能那麼隨意了,肯定特別想自己的家人,畢竟在另外一個陌生的地方長待,估計會很怕做錯事情吧!當然了,因人而異吧,有的人認為第一次在別人家裡過年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畢竟好多過年的習俗跟自己老家也不太一樣,第一次在外地過年,嘗試新的過年習俗,心情也會感覺激動、興奮吧!


鴨梨的生活點滴


遠嫁的姐妹回婆家時,心情是夏雜的,年輕時,不聽父母勸阻,認為是真愛,豪不憂豫地遠嫁他鄉。

後來才慢慢的休會到,遠嫁遠離親人,才知父母用心良苦,可憐天下父母心。

後悔已經晚了。遠嫁的滋味不好受,身邊親人不在,遇事都沒人商量。

就算夫妻感情再好,也難擋思家的懷念。

家,是一個溫暖的窩,無論在那是,都難以割捨。

遠嫁的姐妹,思家嗎?後悔嗎?





用戶zmj情感嘚啵嘚


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我是個遠嫁的女兒,曾經以為有情飲水飽。後來也有和你一樣的想法。

但是,咱們既然已經嫁了,就要想辦法把日子過好,後悔已經沒有了。組織一個家庭也不容易,我嫁的比你更遠[捂臉]。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讓父母擔心。

有這麼一個故事,當年紅軍備受打擊,東奔西走的時候,有位領導在一個廟中求籤,他不幸抽到一支下下籤,同行者大驚失色,但是他看完哈哈大笑。眾人不解,於是他解釋說:“現在我們都這樣糟糕了,如果求來上上籤,我們必定還會更糟糕,這下下籤是老天在給我們暗示,最糟糕的局面就是現在這樣了。”

咱們最糟糕的局面就是遠嫁,但日子是自己過的,調整好心態,把自己的日子過的倖幸福福的,父母擔心少了,平時多掙錢,存點錢,想父母了呢,就回家看看,畢竟,現在交通便捷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