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安姓的起源,祖上可能是外國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你祖上是伊朗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安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九位。

據資料統計,目前全國有安姓人口170多萬人,相比於13億人的總基數,算是佔據很少的一部分了,由此可見安姓是一個冷僻的姓氏,但不能否認的是,安姓的由來是一段很悠遠的歷史,而且如今的安姓人有一部分還是伊朗人的後代。

安姓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是在唐朝。隋唐時期,西域地區的月氏人建立了康國。後來隨著其他政權的加入,都以昭武為姓,於是成為昭武九姓,安姓就是其中之一使用原來的國家“安國”為氏。

安姓的起源,祖上可能是外國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安姓姓氏的另一部分來源是“改姓”。根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使得鮮卑族的安遲氏改為漢字單姓安;說幾個比較著名的例子,唐朝時大名鼎鼎的安祿山原本姓康,後改為安姓;還有唐朝時的回鶻人、明清時期彝族沙罵氏,以及一些少數民族的很多複姓都有改為單姓安氏的。

安姓的起源,祖上可能是外國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既然上面的考據很清楚,安姓人確實是擁有中華血統的一部分人,怎麼可能又是伊朗人的後代呢?這是因為,還有一部分安姓任沒有被算進去,而他們的祖先就是伊朗。

伊朗在歷史上被稱為“安息國”。早在公元一世紀,中國同安息國就有在“絲綢之路”上的往來,據記載,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便訪問了當時被稱作安息的伊朗,安息王以隆重禮儀接待這位漢朝使者。隨著雙方的密切往來,大漢地大物博,適宜安居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安息國居民遠赴中國,甚至舉家前往定居。這其中,安息國的王太子安清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安姓的起源,祖上可能是外國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安清幼時就以孝行著稱,聰明好學,精通各國典籍、醫方異術等。 然而尖銳的政治鬥爭和腐朽的統治集團讓年少的安清十分厭惡,於是他安於佛教,不但恪守佛教戒律,還經常宣講佛理。安清的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王位,辦完父親的喪事後,就將王位讓給叔叔,出家為僧,遊歷各國,最終來到了中國,為佛經漢譯做了很大的貢獻。

安姓的起源,祖上可能是外國人,兩千年前遷到中國的

這一分支的安姓人,分佈也十分廣泛。漢朝時期進入中原後,散居在河南、甘肅和湖南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因北方戰爭頻繁,安姓人隨著大規模的南遷的隊伍,遷入湖南;宋元時期,安姓人繼續南下,進入安徽、江蘇、浙江等地。明朝初年,安姓人作為遷民,被分遷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清朝時,居住在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安姓人渡海赴臺,更遠徒居至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