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細思恐極!元武宗的登基堪稱最驚險的“天佑中華”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忽必烈的曾孫,元成宗的侄子,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七任大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元武宗的登基保證了中華文明能夠順利的傳承下去,實為天佑中華的有力證據。


細思恐極!元武宗的登基堪稱最驚險的“天佑中華”

元武宗


01、這事兒要從安西王阿難答起。

阿難答即安西王,統治著今天寧夏甘肅和陝西的大片土地,阿難答自幼生活在穆斯林家庭中,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不但自己經常唸誦《古蘭經》,還讓跟隨自己的十五萬軍隊一起歸信了伊斯蘭教。

阿難答致力於向周圍的人傳播伊斯蘭教,比較成功的例子是他的哥哥合贊汗,合贊汗是伊兒汗國的大汗,本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不但通曉天文醫藥等偏門知識,還精通波斯語、藏語、漢語和阿拉伯語,屬實是一代蒙古貴族學霸,他原本信奉佛教,後來為了政治需要改信伊斯蘭教,本來是為了利用的,後來竟完全放棄佛教,還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下令汗國境內的所有大臣貴族軍隊全部改信伊斯蘭教。

當時的皇帝元成宗是篤信佛教的,他覺得阿難答痴迷於伊斯蘭,是不對的,還曾因為此事將阿難答拘捕下獄,但是阿難答態度強橫,元成宗恐極領地駐軍發生叛變,不得不將阿難答放回領地,

阿難答回到領地之後,認為這是他信仰之路上的勝利,不但不加收斂,反而更加積極的向周圍地區傳播發展伊斯蘭教。


細思恐極!元武宗的登基堪稱最驚險的“天佑中華”


02、1305年12月,本就患病的元成宗失去了他的皇太子。

皇太子去世了,成宗也於1307年涼涼了,無嗣而終的成宗使皇位之爭進入了白熱化,按照蒙古的舊俗,大汗死後,應由皇后攝政,並在皇后的主持下召開忽裡臺大會,選舉出新的大汗。

也就是說當時元朝最有勢力的人是成宗的皇后卜魯罕,且早在成宗在世的時候,卜魯罕就干政多年,在中書省和樞密院擁有一票死忠,卜魯罕決定扶持阿難答合作,卜魯罕的計劃還是很完美的,朝內她有權勢,大都之外阿難答有兵,強強聯合只要搞定遠在漠北的海山兄弟倆,大元朝就是阿難答和卜魯罕的了。

如果卜魯罕的計劃真的成功的話,那麼依著阿難答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信仰,他會幹出點兒什麼,應該是不難猜測的。

細思恐極!元武宗的登基堪稱最驚險的“天佑中華”

元成宗

03、幸運的是,元朝內部有一批儒學死忠粉且有勇有謀。

在元朝的時候,有一批手握實權的蒙古人很是傾心於漢文化,結交漢人士大夫醉心儒術,認為只有儒學才是治國之本,對這個擅權的皇后並無好感,對信奉伊斯蘭教的阿難答更排斥,於是以右丞相哈剌哈孫為代表的儒學派政治集團轉而支持親儒孛兒只斤·海山和壽山兩兄弟,也就是後來的元武宗和元仁宗。

他一方面秘密派人通知在漠北的海山和在懷州的壽山(海山的弟弟,元仁宗),另一方面稱病居於宮外,即不接受卜魯罕的召喚也不處理任何政務,使的卜魯罕的臨朝稱制計劃難以推行。

遠在漠北的海山接到成宗死訊後,因為安全考慮推遲了回大都的時間,海山的弟弟壽山及其母親先一步趕回大都,壽山在哈喇哈孫的幫助下發動宮廷政變,扳倒了卜魯罕和阿難答,準備登位,但是又忌憚漠北的哥哥,於是讓陰陽家無中生有的搞出了個海山不宜的登基的神卦,但是海山完全不吃他們那一套,嚴厲斥責了壽山及其母,

在海山軍事實力和強硬態度的雙重壓力之下,壽山及其母最終改變主意,明確表示擁立海山登基。

元武宗繼位之後兩個月,就下詔在孔子的封號前面加再上“大成”二字,表示自己對儒學的尊崇,元武宗尊儒信佛,對伊斯蘭的東進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也保證了中華文明能夠自成一體的流傳下來。


細思恐極!元武宗的登基堪稱最驚險的“天佑中華”

元仁宗


最後:

很難想像,如果阿難答登基成為元朝的皇帝,我們現在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讓人細思恐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