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人說中國電影感覺越來越沒以前好看了,這是為什麼?

得道666


縱觀中國電影的發展,如今的電影更多的是娛樂化嚴重,很少有嚴肅的電影出現。

對比近幾年的電影你可以發現一個通性:中國電影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通常是一些喜劇電影,很少又嚴肅帶有啟發意義的電影出現。

比如近幾年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泰囧》系列以及許多過度娛樂化的電影,

還有近幾年興起的動漫電影:《風語咒》,《哪吒之魔童降世》,你會發現最近的賣的火爆都是一些商業片。

資本推動電影業發展,也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拍電影的追求點及初衷從電影藝術到了電影商業。


而在我們看來,一部《我不是藥神》,就已經讓觀眾影迷欣喜,而且這是中國電影裡面為數不多的揭露社會現實的。

要說中國電影的發展,近幾年看來是不錯的,湧現了一批不少的好電影,但是相比一些經典影片看來就顯得不是那樣的出彩。

好的電影是可以讓人重複觀看,並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的電影,不是“爆米花式”的消費化電影,而最近中國的電影則甚少有這種影片。

也希望中國以後可以有更好的影片出來,拒絕過度娛樂化,拒絕過度商業化,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金每日影評


我66歲了,特別喜歡看電影,90年以前的電影幾乎都看過,演的真實接地氣有人氣,而且演員特別敬業,加一個夜班發一根甘蔗,拍出來的電影感動人教育人,震撼人的人心,淨化人的靈魂,使人努力上進,生活過的有意義。說實話現在的電影我看不懂了,胡說八道,要麼是個總裁愛兩個女人,一窮一富,要麼是三個女人愛一個男人,爭風吃醋未婚生子,要麼是你騙他,她騙你,情節特別離奇,場面特別大,廢話特別多,總而言之我理解不了,實在看不懂。我是下鄉知青,做護士工作,而且是河南省作協成員,出版了一本15萬字的長篇小說(山裡迎春花🌸),小說還了得獎,在北京江山文學可以看到,點讀的有三萬人。我常常想反思自己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落伍,但是我知道任何人任何時代都不能沒有真!善!美!


惠芬65


我認為電影拍不好的根本原因,還是文化精髓的不足,電影素材源自文學,試問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壇史上有什麼馳名中外、能夠盛傳的佳作,有幾個莫言,陳忠實、賈平凹,過去的鄉土文學膾炙人口,老舍、趙樹理的本國鄉土文化氣息接地氣,演員敬業,他們任意拍一部電影,那個不要提前親臨其境體驗生活,那個像現在這些演員同時接拍幾部戲,竄場子,那顧得上背臺詞,有幾個真正能到劇中描繪的生活中,小煤窯、石料廠、養豬場、土窯洞、田間、地頭、勞動、砍柴體驗人物的真實生活的?固然那個時代缺乏多樣化的文藝表演形式,百姓精神文化的匱乏,觀眾飢不擇食,隨便一部電影都有票房有觀眾。但當今的電影不好看,首先是文藝形式多了,觀眾品味高了;再者,隨著電影市場的開放,國外經典大片充斥國內,觀眾有了比較,導致再好的國產片,有些挑剔,甚至崇洋媚外的人也不屑關注;還有就是中國導演總喜歡翻拍名劇,總拿歷史劇翻新花樣,宮廷劇一個歷史,卻演繹繁衍出多種版本,導致觀眾審美疲勞;再有就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商場職場素材過度渲染高大上,距離百姓生活遙遠;還有就是小鮮肉充斥電影市場,所謂的偶像劇,動輒就以公主、少爺、富二代,開豪車,住豪宅,無限炫富,搞得年輕人效仿,帶壞了社會風氣,顛覆了公序良俗;還有就是這些年電視劇市場的衝擊,奪走了很多經典文學素材,使電影劇本極品缺失;更有甚者那些所謂的抗日、歷史神劇敗壞了觀眾心目中對英雄的敬畏之心;還有就是特效、特技的過度濫用,使得很多電影片段虛假過分、使觀眾反感;還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真正貼近百姓生活,反映農村、農民,街道、小市民、軍營、普通士兵生活的電影素材太少,脫離百姓生活不能與觀眾產生共鳴。最終導致中國電影走向衰落,致使現下的電影給人感覺越來越沒有精品,才少了觀眾緣!


小煜兒10


縱觀中國電影市場及其現有的發展程度和趨勢,個人覺得電影質量下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時代在改變

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電影無比輝煌年代,出現了一大批大師級導演,拍了一大批至今家喻戶曉的經典電影,並且一些電影享譽海內外,獲獎無數,但是票房不高。後來進入到了21世紀,中國電影進入了所謂的大片時代,電影的票房是水漲船高,一個又一個票票房紀錄被打破,但是可以稱得上的經典的電影又有幾部,時代的發展深深影響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值得令人深思。

2、“鮮肉流量”

新時代的電影,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但是有幾個人是為了真正的藝術而投入到電影事業當中去的呢?老一輩的藝術家逐漸的退居幕後,新生力量的加入確實讓觀眾眼前一亮,但是隻有數量沒有質量。青春劇,愛情喜劇,低成本恐怖片成為了爛片的重災區,即使這樣,這樣的電影還是來錢最快。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定義了“絕對意義上的爛片”:在工業製作、電影語言,及其基本的趣味意義上都是惡爛或充滿錯誤的。某些演員甚至臺詞都不用說,只要是人在,就有不錯的票房。這樣的電影就是“一陣風”,刮過去就忘了,何談經典。

3、資本的運營

著名導演李安曾經說道:“現在資本多的現象是好的,因為它是電影的一個基本的生計”,“市場好,大家有一種浮躁的感覺,大家都爭相出風頭,做電影的生意很容易造成一種搶錢的現象,但對這個還處在幼苗階段的工業來說,可能會有一種揠苗助長的負面效應”。一些導演不再為拍經典電影而付出,只顧圈錢,劇本質量不高,隨意接拍,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為拍電影而兢兢業業的付出。大資本的裹挾、製作週期和明星效應壓力下的導演,也做不出多少自己個性化的表達,一切都在向“錢”看。


躍正天


我曾說過,任何年代並不缺少有才華的精英,電影界當然也是如此。主要的是兩個字,體制。盲目的追捧明星,片爛有什麼關係,他們的收入照樣是天文數字,明星們有緋聞,那才好呢,報上網上熱鬧,不然那些無聊的記者吃什麼?編劇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一年不如明星一天,誰還用心去寫啊。當然最關鍵的是人的本性文化素質,人人向錢看,能安下心來認真閱讀點名著的人越來越少。


何鳳貞165


客觀的講,中國電影的影視效果突飛猛進,有些也達到國際水平,如《紅高粱》的震憾性,《血戰臺兒莊》的殘酷性,《西遊記》的藝術性,及許多大片是國人稱讚的。缺什麼?真實性。看看老電影,《南征北戰》.《劉三姐》.《英雄兒女》.《甲午風雲》.《地道戰》.《地雷戰》等等,如從藝朮角度看,沒有當今的電影效果好,但老百姓認為老電影真實,真情實感,原於事實,感情容易入戲,所以也偏愛老電影。我以為老片《甲午風雲》丶新片《紅高粱》丶《芙蓉鎮》都讓我為之叫好,中國電影已步入世界視野。


列兵人


這幾年電影,尤其是電視劇象舊社會婦女的裹腳布,又臭又爛又長,為什麼,寫劇夲的濫竽充數,寫小說的又出不了好作品,於是,拿舊作來攺,結果越改越差,拍劇的為了給足片酬,以滿足演員的澎漲欲,拼命把劇情延長,所以牛頭不對驢屁股胡謅亂湊,這樣自然不會有好電影,好電視劇,這幾年文化部根本看不出有什麼作為。郭老(沬若)在時,一天寫就的劇本就能傳世,現在有嗎?


閒翁老徐


電影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娛樂大眾的,以前沒有多少的娛樂設施,看個電視都得去一家能買得起那裡去看。記得小時候村裡還時不時的來放映電影的,一開始我還拿個小板凳和爸媽一起去看,可是站在不是也沒了嗎?不是電影不好看,是我們不愛看了,現在拿個手機不是聊天就刷微博,哪有時間看電影。還有一點就是現在是快餐消費的時候,有誰能真正去研究一部電影呢?你不上班嗎?你不養家嗎?你不談戀愛嗎?總之社會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人類也在進步,電影已成為快餐時代的產物了自然不那麼愛看了和好看了!!!


你可以叫我李大強


中國的導演門檻越來越低,導演“人才”越來越多,可是電影卻越來越不好看,神奇的“二律背反”。

中國電影肯定不缺演員,要“老戲骨”有老戲骨,要“小鮮肉”有小鮮肉,要“花瓶”有花瓶,演員陣容龐大,類型應有盡有。

中國電影肯定不缺觀眾,十三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被世界上很多電影生產商垂涎不已,紛紛夢想打進中國市場爭奪瓜分這塊誘人的大蛋糕。

中國電影也不缺錢,動則幾個億的大製作,演員三四天片酬高達六千萬,娛樂圈成就了很多人的“豪門”夢,所以太多人想進娛樂圈,出了醜聞的都千方百計洗白出來賺錢。

這麼多優越的客觀現實條件,不僅沒有促進電影的良性循環,反而讓電影越來越不好看,為什麼?

也許、大概、可能、大約是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審美鑑賞水平越來越高?

不然呢?


影視藝術專業


的確,中國的電影感沒有以前的好看了,以下純屬於個人的觀點。

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都層出不窮,就算投資很大,也很多電影、電視劇很難被觀眾認可,總感覺缺點什麼。

最近看老電影比較多,跟之前一對比,少了點內容,不管制片的效果還是設計,都沒有過去好,現在基本都跟歐美製作的特效有的一比。

說白了,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劇大多數出演的都是一般小鮮肉,誰紅找誰來演,都是為了錢,為了流量,為了場面,沒有文化內涵。

一旦有一部電影成功,就會出現相互模仿的感覺,但是觀眾並不是傻子,都知道電影還是電視劇基本上都要基於生活元素,如果要被一個觀眾認可的虛構也是要存在自然流入的,這樣才能吸引人,那種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誇張,實實在在沒看頭,演技問題還是有待加強的。

也有可能說現在信息發展太快了,商業的衝擊,太雜了,讓人應接不暇,很多導演、投資人的心都不在如何拍出更好的作品上面,缺少對電影、電視劇的熱愛或者是真誠,媒體們每天炒作擾亂了我們對電影的判斷,讓我們的心都變得很浮躁,眼界也高,沒有了以前對電影充滿期待已久的感覺,就是口味挑剔了。

小時候接觸的東西比較單純,對什麼都感到新奇,對小時候的《粉紅女郎》、《春光燦爛豬八戒》、《殭屍先生》等等電影、電視劇都覺得很好看。

還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好的導演和好的演員了吧,貓苘個人喜歡老一派的演技,像孫紅雷、黃渤、何冰等人物,每一部劇都是深入人心。

貓苘已經很久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除了貓苘喜歡的明星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