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血糖高該如何調理?

比利埃拉


血糖高人群要注意調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飲食、控制總熱量、少量多餐、高纖維飲食,飲食宜清淡、少食油膩食物,具體如下:

1、植物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糖尿病患者容易患動脈粥樣硬化,應採用植物油為主;

2、低鹽飲食,每天食鹽攝入量應<6g;

3、堅持鍛鍊,適當運動,如每天運動30-60min,可以採用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維持合理體重;

4、保持正常心態,心情愉悅;

5、去除血糖升高誘因,如感染等誘發血糖升高原因,遵循醫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和用藥指導,按時服用降糖藥物;

6、高血糖患者還經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血黏度高等問題,同時需要進行相應治療,定期進行血糖和病情監測,如果有異常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7、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在兩餐之間吃少量水果,平時可以吃點西紅柿、黃瓜,可以少吃點含糖低水果,如火龍果、獼猴桃;熱帶水果,如芒果、荔枝等都要少吃,或者不吃。蔬菜少吃含澱粉高的,如土豆、山藥、地瓜,吃含澱粉高蔬菜,應適當減少主食量,少吃動物內臟類食物,平時少吃水餃、餛飩類食物,多吃粗糧、高膳食纖維食物,如燕麥和蔬菜類;苦瓜、洋蔥、番茄、柚子、南瓜等食物有降低血糖作用,可以多吃;

8、進食要少量多餐。


傲嬌小女友


血糖高也好,糖尿病也好,都需要調理血糖,讓它在正常值的範圍之內,才可以避免發生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2014年體檢,我的空腹16.41,餐二血糖18.2,吃過近一年的藥,二甲雙胍,六味地黃丸,以及調理血糖的中藥。見效,但效果越來越差,藥物的毒副作用也開始顯現。當時糖尿病不可治癒和逆轉之聲不絕於耳,糖尿病人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尤其是甜食,更不能靠近,必須遠離。

2015年的端午節,家裡包粽子,醫生磚家,不讓吃粽子,說糯米,大棗都是高Gl食物,吃了會使血糖飆升,失控,前期治療效果會前功盡棄。

過節,不敢多吃,壯著膽子試吃一個粽子吧,聽說酒能降血糖,喝了半兩白酒。結果一測,餐二血糖比前一天降了1.7。又試一次,降了1.3。效果比二甲雙胍還好。粽子是常吃的食物,沒有毒副作用。於是,我的食物降糖藥產生了。

因為我的大膽嘗試,控糖效果明顯提升,有了食物降糖藥,就有了控糖主動權,我不再相信磚家的忽悠,食必躬親。

我開始有計劃地實驗所有的食物,什麼升糖,什麼降糖。吃多少可以平穩血糖,吃多少可以平穩下降。一但失敗,血糖高了,就吃粽子加酒把血糖降下來。

我發現,減少進食量可以控制空腹血糖。這也正好符合我對糖尿病病因的產生,是能量不守恆造成的。人攝入能量大於消耗能量,會產生高血糖,進而引發糖尿病。

我還利用食物搭配來控糖,先吃什麼,後吃什麼可以控制餐後血糖平穩。發現先吃適量甜食後再吃適量的正餐,會降低餐二血糖。

先吃甜食會降低餐後血糖。這是因為我們檢測的血糖是本人的實際血糖,它不但包括進食的食物的含糖量,也有消化後血糖產生的量。更重要的是先吃甜食會激發胰島多生產胰島素,因為胰島素多了,必然會降低餐後血糖。這對於胰島功能的恢復,對糖耐量的恢復也有好處。這是治癒糖尿病的關鍵步驟。所以遠離糖和甜食,胰島功能怎麼恢復,胰島功能不恢復是決不能治癒糖尿病的。

我治癒糖尿病,是在不打針不吃藥不忌食的情況下治療的,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病情不同,不能照搬。僅此說明。


糖友友


二型糖尿病不能叫調理,是病就該叫治療,所謂調理都是騙人的。

糖尿病,中醫叫消渴,分為上中下三消,氣虛,燥熱,腎虧是本病的根源。漢代張仲景就用人參白虎湯治療上消口渴多飲之症。用腎氣丸治療下消夜尿頗多。後世醫家多有發展。宋代有用桑白皮煮兔肉治上消口渴的,用天花粉,葛根,黃連治療消渴,黃芪治療消渴也在宋代出現了。

近代名醫施金墨的降糖藥對,就用了黃芪,蒼朮,山藥,生地。生地補腎,黃芪補氣,山藥補脾,蒼朮燥溼補脾。脾腎氣虛是糖尿病發病的根源。歷代名醫不出其左右。西醫認為是脂肪裡的炎性細胞。脂肪過多就是脾失健運,溼氣太多造成的,中醫用蒼朮燥溼治療糖尿病,顯然是正確的。火性細胞,中醫只知道天花粉可以治瘡癰,有止津止渴作用,而沒有對這個炎字進行過針對性的治療。炎性細胞是發生瘡癰,糖尿病足的關健。

中醫治療二型糖尿病,可以一劑見效。血糖降到4點5,可以停藥不反彈。

本人2O17年,7月23號,體檢空腹血糖9點47,自測1O點。採用純中藥治療,不運動,不控制飲食,不吃一點西藥,把血糖降到4點8,停藥至今血糖還正常。至今一年零三個月了。從十點降到4點8,吃了一百三十多劑中藥。


用戶338273999004772


血糖高如何調理?

1、控制飲食

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於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能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達到增加體重。目前主張糖尿病患者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但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質而增加腎 髒的負擔。當腎功正常時,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質應與正常人近似。

2、增加活動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鍊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鐘,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鍊,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藥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藥物治療。

3、調整用藥

儘管運動和調整飲食的方法很經濟而且副作用很少,但是當這些做法不能使血糖達到理想的水平時,就提示我們有必要調整用藥了(增加藥量、增加服藥次數或加用另一種降糖藥)。與前兩種方法相比,藥物的確可以更快地、更有效地治療高血糖。如果您正在接受小劑量的口服藥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增加劑量或是讓您把本來一天吃一次的藥分為早一次晚一次來服用,如果藥量已經很大了,醫生就可能會給您另外增加一種降糖藥物。

4、調節情緒

如深呼吸、配合著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感冒、感染等問題都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儘管這種變化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種生理反應,但卻不利於您的血糖控制。因此,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您的胃口不好,吃的較少,仍然需要繼續用藥來控制血糖,有時甚至還需要增加藥物的用量。在患病期間,具體該怎樣辦,您需要去徵求醫生的建議。

二、不同年齡的血糖標準:

我們知道高血糖患者都需要控制血糖,但不同的人群控制血糖的標準是不同的,要找準自己的適用範圍。

1、最需要嚴格控制的人群是妊娠期糖尿病,其血糖控制目標是空腹5.5mmol/L;餐後兩小時6.6mmol/L;餐後一小時7.7mmol/L。原則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以下。

2、成人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即空腹血糖小於5.6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最後小於6.5%)。對於易於發生低血糖風險的患者,則可以適當放寬,空腹低於7.0mmol/L,餐後兩小時低於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於7.5%。

3、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低於7.8mmol/L;餐後兩小時低於11.1mmol/L;使用胰島素的老年患者,餐後兩小時血糖可放寬到15.0mmol/L。

4、兒童糖尿病,需要兼顧血糖控制和青少年兒童的生長髮育,13~19歲青少年,糖化血紅蛋白小於8.0%;空腹血糖5.0~7.2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5.0~8.3mmol/L。6~12歲兒童,糖化血紅蛋白值同上,但血糖放寬,空腹血糖在5.0~10.0mmol/L,餐後5.6~10mmol/L。0~6歲兒童,空腹血糖5.6`10.0mmol/L之間,餐後兩小時血糖6.1~11.1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7.5~8.5%之間。

5、對於住院糖尿病患者,如果屬於危重病人,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之間,非為重患者參考上述各類人群確定,儘量在避免低血糖的情況下,使血糖接近理想水平。


手機用戶61922208368


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之後,都希望能夠通過飲食調理將血糖控制好,其實飲食治療只是控制血糖的一個方面,要想控制好血糖,需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好。

1、飲食療法,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端正一個概念,飲食療法是通過限制能量攝入,攝入均衡營養,來達到平穩血糖的目的,如果大家希望通過一些飲食偏方來達到治癒糖尿病的目的,是不可能。目前在醫學界,糖尿病還是無法被治癒的疾病,雖然一些食物如苦瓜、秋葵、南瓜等食物中含有一些具有降低血糖的成分,但這些成分只是輔助降低血糖,而通過科學膳食來平穩血糖才是關鍵。

2、運動療法,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建議選擇持久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打球、太極拳等運動,如果能夠再進行一些抗阻運動,那麼更加有利於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

3、定期監測血糖,如果平時只控制血糖,而不監測血糖,那麼您的控糖治療是否適宜,是不清楚的。糖尿病患者建議定期監測血糖,可以知道日常的飲食、運動、用藥等情況,也有助於及時發現異常高血糖、低血糖等情況。糖友需要每3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長期血糖控制情況,還可以用於評估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4、保持好心情,好心情有助於控制血糖,預防抑鬱等不良情緒出現。


糖尿病之友


高血糖被稱為“無形的殺手”,很多人對自己血糖高不高並不在意,但就是因為忽視,才會加重病情,要知道,長期高血糖,不僅可以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影響組織能量代謝,導致心血管併發症,也是導致冠心病、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病症的罪魁禍首。所以一定要重視自身血糖的變化了!

很多人高血糖患者,血糖一旦升高,就吃藥,其實治療高血糖最佳的治療方法還要數從飲食出發,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要想杜絕血糖升高,要想從根本治療,不如選擇“天然的降糖藥”。

降血糖推薦食物一:蕎麥米

現代臨床醫學蕎麥米來作為降血糖、降壓的輔助治療,因為蕎麥米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其主要成分為蘆丁,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環的作用。長期吃能有效幫助降血糖、降血脂和增強人體免疫力,而且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等病人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降血糖推薦食物二:桑葉

桑葉中含有多種有助於調節血糖的成分,能通過發生協同作用達到降血糖的功效:一是通過生物鹼DNJ(1-脫氧野尻黴素)對二糖類分解酶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抑制小腸對雙糖的吸收,降低食後血糖的高峰值;二是通過桑葉生物鹼fagomine及桑葉多糖促進β細胞分必胰島素,而胰島素可以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謝,最終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降血糖推薦食物三:槐米

槐米降血糖的主要功效來自於槐花中的芸香甙(蘆丁),芸香甙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血管的彈性,所以食用槐米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細小的血管出血,而且可以改善血液的循環,起到涼血止血,從而達到改善心臟收縮和舒展功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脂、血壓、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

降血糖推薦食物四:枸杞子

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對降血糖有很好的作用,主要原理就是通過促進胰島細胞釋放胰島素,來升高血清胰島素水平,修復受損傷的胰島細胞,使糖耐量增強,來達到降糖的目的。所以,血糖高患者吃枸杞子是有益的。

以上4種是藥食同源的食物,既可以當做日常食材用,也可以當做中草藥用。如果覺得單一吃某種食物降糖效果不高,可以將它們放在一起協同作用,通過把它們對降血糖的藥用成分優勢迸發出來,來服用。

例如取10克決明子小火炒至香氣溢出時起鍋,加入20克蕎麥、10克槐米、5克桑葉、5克枸杞、3克菊花,加水煎煮1個小時後取湯,每天喝2次。

做什麼事都貴在堅持,食療調理也一樣,如果自己動手煮過於麻煩,網上的蕎麥桑葉複合菌酵液也是同樣的原理,多種藥食同源的中草藥共同發酵提純,能更好地保留藥性,活性更好,人體吸收也好也快。不僅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對防治三高也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除了食療降血糖之外,也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高脂肪、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同時還要注意少抽菸喝酒,鍛鍊身體。


qzuser162423516


肥胖的朋友,往往都會伴有血糖的異常。

35歲為分界線,35歲以前不明顯,過了35歲逐漸嚴重起來。

有人認為糖尿病會遺傳,1型糖尿病還會有些影響,但是2型不會

一家子,吃的喝的,穿的都一樣,連睡覺時間都差不多。

營養充足一起長胖。食物有問題一起進醫院

晚輩步長輩的糖尿病的後塵,也就很正常了。

這裡也就能理解了,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糖尿病會遺傳了

糖尿病更重要的是在於防患於未然,平時生活飲食要遵循低GI飲食,升糖慢這個原則。

目前高血糖,糖尿病逐漸趨於年輕化,不要覺得自己年輕,就沒事

具體怎麼做呢?

1.吃飯主食不能太多,

像米飯麵條這些東西,要減少。餐後甜點,戒掉。

如果吃了,紅薯,土豆,芋頭等高澱粉的食物,米麵主食更要減少

實在太喜歡甜的就吃點水果,喝點酸奶。

像快樂肥宅水,82年雪碧這些喝了只打嗝的碳酸飲料,更是不能碰

比起多活幾年高質量的生活,這點改變非常值得的

2.多吃全谷雜糧和薯類蔬菜

我們日常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白米飯,白饅頭,精白麵做的包子,餃子,麵條,烙餅。還有餅乾,甜點等東西。

看起來吃的品類很多,但本質上沒啥區別。升糖速度照樣還是很快,和白糖沒啥區別。還不如肥宅水來的快樂多呢

這裡給大家一點建議

早餐把米粥換成燕麥粥,午餐白麵條換成蕎麥麵,晚餐喝八寶粥。

基本都是粗糧,但是能很有效的改善餐後的血糖反應

平時太忙怎麼辦?

完全可以熬一鍋,吃兩頓

燕麥,紫米,紅豆組成的雜糧粥,早上熬好之後,盛一部分出來當早餐,另一半留鍋裡,回來熱一熱,當晚飯。

這類的雜糧,頂餓還升糖慢。

3.食物不能太精細

食物加工的越精細,磨的越碎,消化的就越快,血糖升的自然就快了,這對於消化不好的人來說,是挺好的。

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消化的太快,血液中很快就充滿了糖,胰島素少又來不及處理,對血管來說,又來坑我

適當的給食物留點嚼頭,消化的不那麼快,血糖升的自然就沒那麼快了。

平時生活中,雜糧整粒的蒸煮不用打碎,水果也要整個的吃,不要打成果汁,

食物入口即化,這個真不適合糖尿病人。

4.先吃菜後吃飯

減肥人群中有句話,吃飯先喝湯。同樣適用於糖尿病人,先吃不升糖的墊墊肚子,後吃澱粉類的主食。這樣葡萄糖就能慢慢的進入血液。

不至於像過山車一樣,讓胰島忙不過來。

一大口菜然後配上一小口米飯,這樣血管就舒服多了。

5.少放油 多放醋

大量油膩的飲食,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醋可以提高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所以啊,平時吃涼菜,吃餃子可以加多加點醋,當談也別加的太多,太多胃不舒服。

最後還是需要運動運動,強化肌肉,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是解決糖尿病的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傳統的跑步,健身房舉重,當然不適合糖尿病人了,這裡強烈推薦《八部金剛功》,每天半個小時,效果遠勝於跑步。


王老師健康講堂


黃豆

糖尿病人食用黃豆是能降血糖的,這是因為黃豆中含有一種抑制胰酶的物質,可降低血糖,對糖尿病具有醫治功效。

小扁豆

糖尿病人食用小扁豆是能降血糖的,因為小扁豆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素,具有降糖、降甘油三酯和有害膽固醇的作用。用小扁豆30~50克煮食,每天1次,對糖尿病合併血脂異常者有良效。

芹菜

芹菜當中豐富的葉綠素及其衍生物脫鎂葉綠素和脫鎂葉綠酸及大量的膳食纖維等。葉綠素及其衍生物脫鎂葉綠酸都具有非常好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芹菜富含膳食纖維,而高膳食纖維能減緩消化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於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由於高纖維素食物讓血糖濃度的上升變得緩慢,糖尿病人吃芹菜可防止餐後血糖值迅速上升,也保護了受損胰腺的功能。常吃芹菜可以穩定血壓,改善血脂代謝紊亂,預防動脈硬化,對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都具有輔助治療的功能。

苦瓜

苦瓜能降糖是因為含有一種類似胰島素的物質,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轉換為熱量,降低血糖,被稱為“植物胰島素”。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苦瓜可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但是苦瓜不要經常食用,要注意很多的患者是不能用的。比方說孕婦。並且苦瓜性寒,多食容易損脾敗胃, 所以不要空腹食用。

香菇

香菇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菌類食物。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香菇菌蓋部分含有雙鏈結構的核糖核酸,進入人體後,會產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擾素。

紫菜

紫菜含有多種物質能有效降低血糖:“鉀”——幫助血糖運輸,鉀在人體的一項生理功能就是參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代謝。“碘補充與體內甲狀腺素的水平正相關,提高碘的收入,提高了體內血糖的吸收,減少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滯留時間。碘”——促進糖和脂肪代謝。


荊門海之聲


血糖偏高能吃些什麼呢?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對於高血糖來說,並不是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而如果不是糖尿病,那麼飲食上的禁忌就會相對少一些,飲食的搭配也就更多樣一些。但是血糖高卻是糖尿病的預備軍,也需要從飲食上以及生活習慣上作一些調整,因為如果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高血糖,還是有機會逆轉稱為正常人的,如果在這關鍵時期沒有控制,一旦形成糖尿病那麼就會跟隨一生,藥物也會一生相伴。

因此如果只是高血糖不用過於擔心,但是卻需要引起重視,這樣才能將危險因素為啥在要搖籃中,以後還能正常的飲食,正常的生活。對於高血糖的人來說,飲食最好要粗細搭配以及葷素搭配,水果要在飯後1小時左右在吃,最好吃一些升糖指數低的水果如:梨/桃/柚子/蘋果等。那麼蔬菜一定要多吃,尤其是綠葉蔬菜如:菠菜/油菜/油麥菜/茼蒿等等,蔬菜中纖維較高也可以平穩餐後的血糖。飲食多樣但是要控制總能量,尤其是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吃的過飽,吃的過飽也會增加胰腺的負擔,經常吃的過飽還會引發胰腺的驗證,對於高血糖的恢復更不利。

對於高血糖來說,還有一些注意的問題,運動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是有氧運動,因此最好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極拳/單車等等。另外飲用綠茶也可以幫助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將每天飲用的白開水用一部分的淡茶水來代替,但是切記飲水要小口慢喝,飲用綠茶時注意飲水量不要過多,每天2000ml左右即可,避免給腎臟帶來負擔。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推薦以下幾種食物以及吃法,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

1.主食用雜糧粥或雜糧飯替代

粗細比例為1:2,如雜糧粥(白米+黑米+紅豆),或蕎麥飯。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

2.控制好主食生重在50-100克左右,具體量根據自身體力活動量安排。

3.進餐時先吃高蛋白食物(雞蛋牛奶肉類)和非澱粉類蔬菜,然後吃主食,有助於穩定餐後血糖。

4.每餐吃八分飽

5.餐後半小時做些輕體力活動如家務,散步等,對餐後血糖有好處。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手段,無論處於糖尿病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控制好飲食,否則血糖忽高忽低,時間一長,很容易發生各種併發症,如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等,這才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