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他一走出來,蘇有朋就站了起來。

他還沒開口,蘇有朋的眼睛裡就有了淚光。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多年前,一起結伴出道,他是小帥虎,他是乖乖虎,各有千秋,各分秋色。

多年後,共演還珠,他是男主角五阿哥,他是另一個男主角的弟弟爾泰,命運已悄然不同。

再然後,他是導師,端坐檯下,他是嘉賓,等待選擇。

命運就是如此有趣,比戲劇還要精彩。

01

蘇有朋說得對,節目組挺狠的。

當年從一個起跑線上出發的兩個人,走過半生之後,在這樣一個舞臺重逢,其實有點殘忍,但現實如此,確實沒轍。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這一次的陳志朋很清爽,和近些年來印象中那個總是奇裝異服的形象大相徑庭。

在這樣一個不需要以造型博出位的節目裡,時隔多年,我們再次聽到了陳志朋好好唱歌。

無論是與晚輩合作的《大田後生仔》,還是和老友蘇有朋一起演唱的《謝謝儂》,陳志朋的表現淡定從容,談不上驚豔,但稱得上出色。

蘇有朋說,他是嚴重被低估了的表演者,有幾分道理。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不過,無論是人還是物,如果外表過於鮮豔,別人就很難把注意力放到你的內裡。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妖孽”和“譁眾取寵”的標籤已經牢牢貼在他的脊背上。

所以,不等別人問,他就主動張口解釋。

“我這麼不紅嗎?”

“我只是不想上節目,想好好做音樂,好好生活。”

“當他說這個妝一定要很誇張,我能說no嗎?”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言語之間有絲絲縷縷的無奈,也有若隱若現的意難平。

其實,不過是一種自我解嘲罷了。

但他有句話是對的,在秀場便要有秀場的樣子,做歌手就應該尊重歌手的身份。

那些在聽到說“不能拒絕”便響起的“加油”聲真的有些不合時宜,也頗為不解風情,人家沒在賣慘,並不需要廉價的同情。

陳志朋自己選的《我》也好,蘇有朋給他選的《謝謝儂》也好,說的無非也是這樣的道理,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活法,即使標新立異,也沒有什麼好指責的,哪怕真的後悔,也是當事人自己的事,與旁人無關。

02

歌還是唱得挺好聽,跟蘇有朋比起來,陳志朋的唱功甚至更深一籌,舞臺表演也挺鬆弛。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其實遙想當年,小虎隊出道時,雖然小帥虎的人氣比霹靂虎和乖乖虎略有差異,但論唱歌,他其實比另外兩位要強上一點,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像缺了點觀眾緣。

嚴格來說,小虎隊應該是大陸的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偶像男團,那個時候,他們對標的是傑尼斯大火的團體少年隊。

火是真的火,當時的小虎隊堪稱兩岸三地第一男團,可惜正當紅時,陳志朋便到了服兵役的年紀。即使是當年的娛樂圈,也經不起兩年的蹉跎,從此之後便人事兩非。

單飛之後,成員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轉型,走上演員的道路。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吳奇隆雖然算不上大紅大紫,好歹也有幾部作品傍身,後來又有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如今更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蘇有朋演而優則導,有兩部還算拿得出手的作品。這兩年更是頻頻出現在綜藝舞臺上,做起了導師。

看上去,這兩位都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一步一步都走得很堅定。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唯有陳志朋,好像一直在搖擺。

音樂劇,他做過。但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有“低配版張國榮”,彷彿他一直在蹭張國榮的熱度。

秀場,他涉足過。但除了大膽到近乎另類的穿著,被人記住的,卻是在T臺上摔倒的狼狽。

至於影視劇,最出名的還是那個幾乎沒有存在感的爾泰。

你若說他沒有音樂天賦吧,他的嗓音和演唱技巧都不差;你若說他沒有演技吧,在電影《誤殺》裡,他偏偏也奉獻了不輸專業演員的表演。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或許,是因為他始終沒有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每條路都沒有悶著頭走到底;或許,他只是真的時運不濟;又或者,他就像每一個平凡的人一樣,無論如何也走不到職場的最頂端。

結語

兩年前,陳志朋曾經站在《吐槽大會》的舞臺上,穿得像彩虹,坦然接受著各路近乎尖刻的嘲諷。

組合裡最不紅的那一個,穿著辣眼睛,想紅想瘋了……諸如此類的話,其實不用上《吐槽大會》他也聽得夠多了。

10幾歲少年成名,大紅大紫,卻後繼乏力,30多年來,陳志朋大概也不止一次陷入過自我懷疑。那些冷如刀鋒的話,大概也曾在許多夜裡一下一下地紮在心口,疼痛徹骨。

與蘇有朋合唱《謝謝儂》,49歲的陳志朋像不像追不上同學的你?

但現在,可能已經釋然。

40不惑,50知天命,已經49歲的陳志朋大約已經不再心高氣傲。

他來到《天賜的聲音》或許還存有一絲想要翻紅的念頭,但或許僅僅是為了拿一份通告費。但又有什麼所謂?

至於觀眾,我們享受的無非是兩位過去的愛豆重逢、同臺的情懷殺罷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