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微頭條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飛哥在擺攤


前兩年就註冊了,最近才開始回答問題,偶爾做個搬運工,修修補補寫了不到一個月。個別篇幅增加了2、30個粉。有些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所以也不敢亂寫。大神們賜教!



若楊先生


先說一下我在微頭條上的經歷吧。

去年十一月初,我寫悟空問答有些疲倦,想在微頭條上發點隨筆之類放鬆一下,結果,發現閱讀量十分可觀,這引起我極大興趣,過了兩三天,突然收到一個百萬加爆文認證。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認真寫起了微頭條。十W+、50W+、100W+的爆文認證如同雪片般飛來。

十一月初,我的粉絲僅三千多,到月底已近七千,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漲粉,等於前七個月總和。以後,每月穩定在兩千以上,到目前為止,已至一萬三千多。

元月份開通優質認證,順利加∨加優,前幾天,開通了微頭條收益。

和悟空問答相比較,我覺得,微頭條優點是閱讀量高,更容易出爆文,也更容易漲粉。並且可以帶動問答以至於圖文閱讀量,對於加優加∨都有益處。

要說缺點,就是推薦時間太短,一般情況下,以二十四小時為週期(最近好像延長些),就像放爆竹,一聲響過之後,便悄無聲息,只有連串的爆文,才能得以延續。

而悟空問答則不然,它可以持續發酵,我有一篇去年四月份寫的問答,前天才發爆文認證。它的閱讀量,也不會因為短期內不出爆文而下降。

題主問,微頭條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我覺得事在人為。大家還記得我國第一本以文摘性質為載體的雜誌《讀者》嗎?它的原名是《讀者文摘》,後來因為和美國的《讀者文摘》重名,而改為《讀者》。在自媒體還沒有興起的那些年代裡,《讀者》曾經獨領風騷多少年,把一本小小的雜誌,辦得風起雲湧。

話又回到微頭條,我覺得,微頭條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優質爆文,除了部分蹭熱點的文章,會因時過境遷失去閱讀價值之外,尚有大量的優質原創作品,在短短一兩天之後,被掩埋在歲月塵土之中,如果能挖掘這部分潛力,讓作者重新修改完善,像《青雲計劃》,甚至比《青雲計劃》更重視,然後,打造一個新媒體原創版的《讀者》,如果再能吸收悟空問答經驗,將會打造出一個魅力無窮,經濟效益超過當年《讀者》百倍的新產品,何愁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呢?

人微言輕,並不抱有太大的期望。

不過,如果頭條採納我的建議,可別忘了給我建議獎啊!





遙山清風明月


微頭條現在拿來吸粉,確實效率比其他渠道都強多了,也算是一個小風口。

以上週隨時分享的一篇文章,假如發佈到頭條的問答、文章領域,或者是其他平臺,能有個幾百閱讀量就不錯了。

而微頭條給我的閱讀量585萬的戰績,不到24小時火遍全網,後來幾天又寫了幾篇將近百萬的爆文。

本來頭條沒幾個精準粉,僅僅是這幾天微頭條給我帶來的粉絲,日增長最高近2000個。

話不多說,看鏈接:


上圖:


頭條的成交能力,已經不需要再吸引到微信上面了,它的後端變現模式有:頭條小店賣產品、付費圈子做社群、專欄賣精品課程。

頭條已經從吸粉到變現,完美實現了閉環,而且比微信還強大,微信只能私域流量能看到,頭條不僅私域流量能看到,還會給到你大量的公域流量扶持。

這意味著,即使你只有1000粉絲,也能產生幾百萬閱讀量的可能,假如在閱讀下面放上相關產品鏈接,按照千分之一的轉化率,也有幾千訂單。

假如一個訂單99元,還是虛擬付費圈子或課程,那麼帶來的收入是幾十萬。

以頭條上的“陳雨墨”為例,他在頭條粉不足一萬的時候,開通付費圈子,半個月就掙了上百萬,成本幾乎為零。


做自媒體的朋友,今年建議重點進攻頭條,並且重點將微頭條作為主要的發文平臺。


詹偉平財經


【凱始聊】觀點:很明確的說,微頭條是下一個風口,尤其是開通收益以後,微頭條的威力更加巨大,要上車就請抓緊了。為什麼這麼說,分析如下:

一、微頭條是漲粉利器

<strong>頭條創作者,想實現副業變現,粉絲至關重要的,無論你是發文章、還是發視頻,或者帶貨,都離不開粉絲,粉絲越多,你能創造的價值越大。

①微頭條容易出爆款

想要粉絲漲的快,得保證微頭條的爆款率,因為不出爆款,漲粉絲就太慢了,有時一天漲不了10個,而一個千萬爆款,或許就帶來幾千個粉絲。拿我自己來說,4個千萬爆款,幾十個百萬+,30天漲粉20000,都是爆款帶來的。

②寫作微頭條用時短,效率高

要想粉絲關注,你必須保持持續的輸出,寫文章效率太低,閱讀量又少,而微頭條寫作快,有點零碎時間,就能編輯一篇微頭條,而且閱讀量明顯遠遠高於文章閱讀量。

二、關於收益,已經不少了

當然目前只是對萬粉絲以上的作者開放,沒達到的作者要努力了。有人說,微頭條的收益太少,在我看來,已經不少了,不過微頭條和文章不一樣,付出和產出比明顯要高。

什麼意思呢?拿文章來說,你辛辛苦苦的寫了三個小時的一篇文章,如果爆了還好,如果不爆,收益是很少的,你如果能每天都出爆文,那當我這句話沒說,甘拜下風。

而微頭條不一樣,它不會佔用你過多的時間,你可以等車的時候,工作之餘休息的時候,有一點點的空閒,你就可以編輯一條。看下我這幾天的收益情況如下:

平均一天不到50元,中間兩天是工作忙,有點懶,要知道這是碎片化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這些就不少了,想發大財是不可能,但一個月零花還是可以的,當然別忘了,它還給你帶來了粉絲,這是隱性收益,不可忽視。

當然還可以微頭條帶貨,賣東西,這就需要看你的功力了,因人而異,有的的一天好幾百收入,有的沒有收入。

總結

在我看來,微頭條微頭條是下一個風口,尤其是開通收益以後,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微頭條帶來的不只這些,分量不容忽視,還沒有抓住風口的小夥伴們,要抓緊了。

當然關於微頭條的那些事,關於漲粉,感興趣的可以看下我的這篇文章,鏈接如下:

https://www.toutiao.com/i6796540559621095944/


我是@凱始聊,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如果您還認同的話,就請給個贊吧,感謝!


凱始聊


微頭條肯定是下一個風口,最近,幾個從事新媒體(自媒體)業務的朋友,都向道哥反映了一些最新的業務情況,彙集到一個核心主題就是,如今,自己的生意不好做了。

如今,據朋友說,傳統企業,特別是實業企業業績不景氣,在媒體廣告方面,特別是新媒體廣告的投放預算銳減;而那些早期嘗試了新媒體廣告紅利的廣告主,也大致明白了新媒體的“邏輯”和“套路”,也變得更加“精明”,目前也出現了一個投放的維持期,增長遲滯。

而同時,更多的圍觀群眾,得到了關於新媒體創業各種賺錢報道的影響,也紛紛投入到這個市場中,海量的,增量營銷賬號的出現,更是讓這個市場迅速成為紅海市場,渠道供過於求的現象也瞬間出現了。

如今在感嘆大型企業投放內容營銷廣告越來越謹慎的同時,同樣面臨增量的後生輩的強力加入,導致這個市場的激烈競爭。

與此同時,隨著企業廣告營銷需求的升級,簡單的內容傳播稿件的書寫,自己全平臺渠道的簡單發佈,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對於各種營銷策劃,落地投放執行的細節要求,已經讓曾經的自媒體人單兵作戰無法完成,日益向傳統公關公司的綜合業務模式發展。

諸如一些頭部的VC資本和基金,正在佔據新的媒體輿論話語高地,開始吸收優質資深的傳統媒體和自媒體人加入其中,開始原創自己的優質內容。

其合夥人也同時出現在各種可以有媒體曝光的場合,表達著各種類型的吸引流量的觀點,正在打造自己企業機構組織的自媒體,而站出來的人也正在形成新的IP。

企業玩兒轉企業自媒體已經不再是高不可攀,無法企及,已經成為眾多企業嘗試,並且在實際執行的策略。


博弈每日基


感謝您的閱讀!

微頭條萬粉開通收益應該讓很多創作者驚喜不已了!微頭條很可能成為微博以後的另外一個主要陣地。

這兩天,很多人已經收到了微頭條開通收益的通知。而為了更好地鼓勵優質創作,今日頭條將對粉絲量(包含西瓜視頻粉絲)≥10000且帳號類型非國家機構和其他組織的作者開通微頭條收益功能——

我們知道微頭條實際上和微博的動態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發佈最新鮮的動態信息,都是向用戶傳遞有價值的文字和新聞。甚至於,隨著字節跳動的不斷髮現,今日頭條的不斷增多,以及這一次收益的開通,都有利於今日頭條有更多的創作者進行創作。

微頭條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我認為肯定會——

  • 用戶數據的基礎,能夠給微頭條帶來更大的創作熱情
  • 相比微博開通廣告收益的限制,微頭條的萬粉收益更有優勢,能夠吸引用戶
  • 微頭條各種方面的扶持,包括最近新增的熱榜單等等,都可能成為用戶獲得大量閱讀的方式
  • 微頭條的收益方式多,可以增加廣告等等

所以,未來的微頭條一定會成為最新的風口,也會成為微博的其他的一些平臺有力的競爭者。


LeoGo科技


與其忙於找風口,不如先看看自己能否在風口穩穩地起飛


看多了各種各樣的分析,看多了各種領域中大把撈金的人,我明白了:“發現風口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乘風而起!”

我一開始進入頭條是因為悟空問答可以得紅包,當時從各個方面瞭解到,悟空問答做的好了可以月入2、3000不是問題,然後我就興奮的鑽了進來,心裡想著:“雖然沒有抓住一開始的紅利期,抓個尾巴也可以啊!”。

然而,現在回顧起來,原來是我沒有抓住重點!

從小語文老師就告訴我:“看文章要抓重點!抓重點!”,是,答試卷的時候我是抓住了重點,可在現實中,還是因為一些“干擾”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

悟空問答做的好了可以月入2、3000不是問題!

這句話一開始我只抓住了“月入2、3000不是問題”,現在看起來“做的好了”才是重點。

同樣的,還有抖音、快手、鬥魚、淘寶等等,這些在網上隨便一搜,就有一大堆例子告訴你做這些做的好了月入過萬、月入百萬,當然裡邊有一些營銷的成分,但很多人就是抓錯了重點,然後倖存者偏差也誤導了一些人。

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再回到微頭條。

當我看到微頭條可以有收益的時候,是十分眼熱的,因為從我平時發微頭條的經驗來看,對於想要賺頭條錢的創作者來說,它以後可能不是一份小的收益。

但我也只能眼熱,因為我沒有達到它10000粉的要求。

那麼就這樣算了?

肯定不是,既然微頭條有收益了,就算奔著利益去,也是要把重心往微頭條偏移一下啊。

對,是偏移一下,而不是投入到其中。

做了這麼段時間的頭條了,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對於我來說,在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的時候,也只能稍微關注下。

最後我的觀點就是,微頭條是一個可以投入的方向,但要量力。

三思而後行。風口是好,但也要能在風口站穩才行,不然,會頭破血流的。
月半不是胖,看到這裡了,為你的收穫點個贊吧!

月半程序員見聞


恐怕現在說微頭條是風口的話還為時尚早,從微頭條的出發點來看這玩意應該對標的就是微博,但是從收益上來說,目前來看很難說能夠稱得上類似風口的擔當,因為這不符合以往頭條在推出風口時的風口。

在今日頭條發展的過程中,稱得上風口的第一次是2016年時期的頭條文章,那時候門檻低,基本上大家註冊賬號能夠連續輸出內容,收入都不會低,那真的是一個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的時代,也是很多自媒體人的掘金時代。

只要當時進入,就是矇眼狂奔,都容易被錢砸著,當時的今日頭條實在捨得花錢,不管是龍是蟲,只要在今日頭條註冊賬號,給捧了場,出場費都不低,一句話,頭條當時一點不摳門。

再說到下一個風口就是問答,悟空問答剛出來的時候,那也是自媒體的風口,今日頭條在給錢方面毫不含糊,單篇文章流量百萬甚至千萬也不在話下了,自然單篇收入那也是相當的高,一些豆腐塊問答堅持做一年,收入都得在十幾萬以上。


再往下就是短視頻,當年頭條號著力強調的一個搞三農的的人弄了個短視頻賬號,一年流量收入就到了五十萬,而且僅僅是靠流量收入,這也讓人們看到了短視頻造富的前景,很多人分分入坑。

接著就是頭條專欄,這個不說別的,就歷史三日談平臺開的幾個專欄,售賣量在整個平臺那都是數一數二的,當然收入也不低,還有一些名家名作,直接搬運過來,更新到專欄殼子裡,一年可能就是上百萬的收入了。

接下來的風口是什麼呢?

帶貨,不管你是頭條軟文帶貨還是微頭條帶貨,去年下半年的風口就是帶貨,在歷史領域出現了一個以圖文為媒介,在整個頭條平臺都堪稱大牛的帶貨賬號,當然還有一些直播帶貨做的也不錯,直到現在帶貨都是提高收入的不二法門。


至於說剛剛開通收益的微頭條是不是下一個自媒體風口,通過上面的總結,咱們來看一看所謂的風口特徵,最少也可以總結出三個:1、很低的進入門檻,2、很高的流量支持,3、很高的平臺收入。

這三點微頭條一點不佔,談啥風口啊!


歷史三日談


微頭條對很多入駐頭條系的自媒體作者來說的確是一個新的風口,這些年來堅持跟著頭條系走的作者應該說都能收穫頗豐,比如最早的頭條號,後續的悟空問答,以及抖音、西瓜視頻等,現在終於輪到了微頭條。

1、微頭條已開通收益利好內容作者

早前幾月坊間就在流傳微頭條將開通收益,這月終於得到了證實,2月17日頭條放出了公告稱凡是滿了1萬粉絲的用戶發微頭條都能有收益,這一舉動將全面激發平臺作者們的內容創作熱情。

本身頭條系的內容已經很豐富,如今開通收益之後更能提升這塊內容的質量,而內容又能吸引更多用戶閱讀,最終產生的流量能讓頭條變現,實現一個較為完美的閉環,於創作者、平臺以及用戶都有益。

2、頭條系將有大量流量扶持

從之前的過往經歷來看,凡是頭條系某階段重推的內容一定會有大量的流量扶持,當年的頭條號、悟空號,以及西瓜視頻均如此。那麼隨著頭條為微頭條開通收益,那麼這個階段的流量導入將會比之前更多。

而這不僅僅是猜測,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很多發微頭條的朋友,不妨看看自己的微頭條流量,過10萬根本都不是問題,我一朋友很少發微頭條,但近階段發文後閱讀量直接上幾十萬。

3、微頭條的重任是取代微博

微頭條早前階段走的路線其實類似微博,也拉來了大量名人入駐,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微頭條的側重點變成了內容創作者,這次開通收益更是如此。同時,微頭條現有的功能已經很完整,該有的都有了,不僅能全面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也能滿足一些商業機構營銷上的需求。

這種方式之下,微頭條的大趨勢就是全面取代微博,因為它的內容更為豐富,專業度相對也更高,用戶體驗也更好,未來完全可以取代微博。

反觀如今的微博可以說日薄西山,用戶增長早已停滯,整個微博成為了飯圈和娛樂天地。最要命的是微博背後的新浪平臺根本無法給予微博更多的支撐,因此單靠微博自身的體量已經完全無法和頭條抗衡。

Lscssh科技官觀點:

就我的觀點來說,微頭條現如今就是一個新的風口,廣大頭條系的內容創作者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乘勢發展一下自己,不管是從收入角度,還是粉絲營銷都大有可為,未來必定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回報。不多說了,我得經營自己的微頭條去了,哈哈!



Lscssh科技官


三年自媒體研究者、「自媒體研究院」圈主、科技領域創作者,為您解答。

微頭條是字節跳動打造的一款ugc產品,即用戶創造內容,主要以簡潔、清爽提供信息流。比傳統媒體信息量更大,獲取的信息增量比較廣。類似於微博,但與微博分發信息機制不同。

微頭條一直是“風口”,只是部分人不重視。做好微頭條可以輕鬆漲粉,而且微頭條也是有收益的哦。

寫好微頭條的3個好處:

1.微頭條更有利於漲粉,在頭條信息分發上有一定的扶持。優質微頭條很容易獲得10W+閱讀量。閱讀量越高,自媒體賬號的曝光度就越大。因此,微頭條是自媒體人的漲粉利器。

2.微頭條是自媒體賬號信息增量的一部分,由於分發效果好,

不僅可以漲粉,還能用商品卡帶貨增加收益。商品卡類似於「淘寶客」訂單成交後,按比例分成。

3.頭條+西瓜≥10000粉絲,可以開通微頭條收益。雖然我賺得不多,但是每天都有收入。據流傳收益比例為:一萬閱讀一塊錢,但我覺得這個收益並不完全按閱讀量計算,單價應該和微頭條質量有關。

怎麼寫好微頭條,把握住“風口”呢?

  1. 堅持創作,持續更新活躍賬號;
  2. 垂直領域創作,吸引精準粉絲;
  3. 原創有態度,最好是正能量哦;
  4. 200字左右最佳,不要囉裡囉嗦;
  5. 配圖清晰無水印,最好是4張圖片;

描述清晰,避免內容沉長。可讀性強,具有真實性。最好是來點接地氣的內容,別編故事。如果你有較強的邏輯性,習慣編故事也是可以的。不過切忌別抄襲別人的東西哦,原創會獲得更多推薦量。

微頭條一直是風口,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我有幸開通了微頭條收益權限,也看到了別人開通收益後的刷屏式操作。不過我覺得不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忽略了創新優質內容的本質。


總結:我一直覺得微頭條很風口,能賺錢也能漲粉。紅利期已經來了,請把握住機會,創作出優質的內容,收益會更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