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控球后衛一個場均18+12和一個25+5+5,哪個更搶手?

HuPuJRs


我認為應該是場均18+12的控球后衛更搶手。作為控球后衛,得分不是排在第一位,而是組織串連球隊,助攻在全隊肯定是最多的,當然場均得18分也是很不錯的,這方面的代表有魔術師和納什為代表,而且他們均多次獲得了常規賽MVP。對於控衛場均25+5+5的表現也是非常好的,代表像羅斯和利拉德這種類型的。對這兩類球員最主要還是看球隊的需要,不光看數據,還要看命中率、失誤比等。



海南土地資訊


帕特萊利曾經說過,未來的籃球(NBA賽場上)將會是一群身高兩米左右,技術全面的球員,場上位置不在有那麼明確的區分。現在看來“神算子”的預言非常正確,很多總冠軍球隊或者季後賽強隊都是依照這個建隊思路來走的,那麼我們回到問題上來,場均18+12的控衛和25+5+5的雙能衛誰更加搶手一點呢?

場均18+12的控衛,就是18分12次助攻,也就是說他在場上一場比賽直接或者間接可以貢獻至少42分,12次助攻在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助攻王了,但是對於後衛來說場均18分的得分確實不高。而場均25+5+5的控衛,就是25分5個籃板和5次助攻,也就是說一場比賽有至少35分和他有關,自己不僅能夠得分還能夠助攻隊友和搶籃板,對比前者他更具有全面性。

克里斯-保羅的生涯數據為場均18.5分9.5次助攻,他的巔峰賽季在2008-09賽季的新奧爾良黃蜂隊,場均22.8分11次助攻,這也是現役球員中最接近這一數據的球員了,可以說能達到場均18+10已經是名人堂級別的後衛了。歷史上湖人隊天才後衛魔術師約翰遜曾6次達到賽季場均18+12的數據,在巔峰的1988-89賽季更是達到了場均22.5分12.8次助攻,當然魔術師是歷史級別的球員是可遇不可求的。

詹姆斯生涯至今場均27.1分7.4個籃板和7.4次助攻,也是很接近25+5+5這個數據的球員,從歷史地位上來看無疑詹姆斯是遠超保羅的,雖然生涯助攻數不如保羅,但是得分和籃板等方面遠超保羅,他的全面性也是保羅所不能比的。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作為球隊的管理層你是會選擇保羅還是詹姆斯呢?相信大多數人會和我一樣選擇後者吧。

球員在場上的全面性很重要,只會助攻的球員很容易被對手針對,一旦被對手盯防切斷傳球路線,他在串聯球隊助攻對手方面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但是後者是一個全面性的球員,不僅能夠助攻隊友,還能夠在隊友被限制的時候自己持球得分,全面的能力讓對手防不勝防,這才是球隊所需要的。


小周談球


你好,光憑這個數據還真不好判斷誰搶手。我給你慢慢道來。

首先,說一下18+12,兩雙數據,得分不差,但助攻12次能算一個優秀後衛。他有大量的球權支配,隊友之間的配合基本得靠他來指揮。

其次,25+5+5這個後衛,他得分能力強,但是5個助攻5個籃板,同樣是一個優秀後衛。這個助攻偏少,可能隊友的球權分配較多,助攻能力強,給他分擔了很多。像兩個詹姆斯,不管給他一個什麼後衛,他們都會佔據大量球權,導致正兒八經的組織後衛助攻偏少!

最後,一個球隊不管是誰來指揮進攻防守,只要能贏球就行。後衛槍板多,中鋒多助攻這都很正常。就像隆多威少是籃板高手,而約基奇助攻多一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塵埃洛頂


更大程度上我覺得取決於球隊需要一名怎樣的後衛吧。毫無疑問,光看這個數據兩者皆優秀。有的球隊更需要一名傳球手,場上領導者來串聯球隊,從而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而有的球隊卻是需要能夠站出來幫助球隊得分的進攻型後衛。

克里斯·保羅

最為典型的組織型控球后衛,控球穩,傳球效率高,球風穩健。也有一手出色的進攻。不過一直以來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cp3的串聯球隊能力。早在快船時期,保羅聯手格里芬,小喬丹兩大飛人一手打造洛杉磯空接之城。這個賽季的保羅加盟雷霆隊,讓這支本想重建擺爛的球隊有了意外之喜。從目前的球隊排名來看,雷霆隊基本鎖定進入季後賽,這是他們之前沒敢想的成績,毫無疑問,保羅的到來很好的讓球隊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

凱里·歐文

相較於保羅,歐文更像是球場上的“刺刀”,他更多的是充當一名突破手、得分手。出色的控球能力,花裡胡哨的變相運球,使他在比賽中突破得分得心應手,拿高分不在話下。關鍵時刻能夠幫助球隊得分。相對於保羅,歐文的串聯球隊能力就沒有那麼出色,他一直以來也不是依靠傳球見長。本賽季歐文帶領籃網也遠遠沒有達到籃網的預期。賽季過半,球隊戰績平平,能否進去季後賽還未一定。

兩種數據類型的球員都是明星球員,更多的是看球隊的選擇吧。更好的契合度才能發揮球員更好的能力,望採納。


愛妮3000


首先小編認為,關鍵還得看球隊想要的上限在哪, 什麼樣的球隊想要這樣一個球員,如果您是一個有能力競爭總冠軍的球隊,小編認為球隊會選擇一個場均25+5+5的控衛,如果您的球隊沒有一片前途迷茫,毫無前景可言,18+12的控衛會讓您的球隊能夠迅速找到建隊思路,因為您選擇了一個舵手。理由小編來依次分析一下

18+12的控衛代表有魔術師約翰遜、歷史助攻王約翰·斯托克頓、賈森·基德、史蒂夫·納什、克里斯保羅等球員,這個18+12這個數據顧名思義是組織為先的控衛,他是球場上的核心,球隊的發動機,而且場均能得到18分,說明既能自己得分又能帶動隊友得分,如果球隊選擇這麼一個舵手,在下賽季該球隊的戰績一定會有一個穩定的。且排名較之往前的排名。小編這裡舉兩個例子。

史蒂夫·納什在經歷了生涯前期的不順利後,2004-05賽季重回太陽的史蒂夫·納什場均拿到15.5分、11.5助攻和3.3籃板。成為太陽隊史上第2個拿到MVP的球員,2005-2006賽季,納什代表太陽出戰79場,場均拿到18.8分、10.5助攻和4.2籃板。贏得生涯第2個常規賽MVP,2006-2007賽季,納什代表太陽出戰76場,場均拿到18.6分、11.6助攻和3.5籃板連續三年都能帶領太陽拿下60勝左右的勝率,而在這段時間太陽的炮轟名震天下,同時期的隊友斯坦德邁爾,馬里昂都有著非常出色的發揮。

2007-08賽季,三年級克里斯·保羅迎來了大爆發,他的場均出戰時間比上賽季增加了近1分鐘,場均可以交出21.2分、4籃板、11.6助攻、2.7搶斷,其中助攻和搶斷都是全聯盟之最。2011-12賽季,克里斯·保羅場均可以得到19.8分3.6板9.1助攻2.5搶斷。其場均9.1次助攻排在助攻榜的第三名。保羅以場均2.5次搶斷第四次奪得搶斷王的頭銜,2012-13賽季,克里斯·保羅帶領快船取得了56勝,奪取了球隊第一個太平洋區冠軍的頭銜。他場均貢獻16.9分9.7次助攻,並以2.4次搶斷排在全聯盟第一,在這時期,保羅身邊的隊友,小喬丹,格里芬都拿到了大合同。

以上可見,一個好的發動機能把身邊的隊友的潛質發揮到最大,如果您需要一個舵手,請選擇18+12的控球后衛, 但是這樣的 控衛也會鎖死球隊空間,在NBA歷史長河中,

所在巔峰的超級控衛,僅有控衛歷史第一人魔術師,十次殺入總決賽,5次拿到總冠軍,其他超級控衛均未獲得冠軍。

25+5+5的控衛裡,小編想到的是阿倫·艾弗森、史蒂夫·庫裡、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凱里·歐文 ,達米安·利拉德,能夠拿下這個數據的球員,是一個得分型控球后衛,得分厲害,自主攻擊能力強,能夠投關鍵球,個人單打能力突出,小編在這裡舉二個例子。

1999-2000賽季,艾弗森以場均28.4分、3.8個籃板、4.7次助攻、2.1次搶斷及0.1個蓋帽被選入年度第二隊,2000-2001年度賽季,布朗教練決定身高只有六尺的艾弗森改打得分後衛,結果76人於本季取得了開季十連勝,而季尾亦以東部頭種子的姿態進入季後賽。而艾弗森於本季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場均31.1分、3.8個籃版、4.6次助攻、2.5次搶斷及0.3個蓋帽的成績拿下聯盟MVP並同時奪得得分王,搶斷王,及再度入選聯盟第一隊。 2001年2月7日2000-2001全明星賽,艾弗森率領東部全明星戰勝了西部全明星,艾弗森亦被選為全明星賽MVP,全場比賽他貢獻25分5助攻5搶斷。而同年,殺入總決賽,在第一場總決賽首場面對湖人,艾弗森全場比賽他搶下48分6助攻5搶斷,帶領球隊獲得總決賽的第一場勝利,不過由於無法阻擋湖人隊的沙奎爾·奧尼爾在禁區肆虐,76人隨後在連輸四局的情況下結束本次總決賽。

2014-15賽季,庫裡共出戰80場常規賽比賽,場均上場32.7分鐘,得到23.8分7.7助攻4.3籃板2.04搶斷,率領勇士在常規賽拿到67勝15負的戰績,位列全聯盟第一。 2015-16賽季,庫裡代表勇士出場79次,場均上場34.2分鐘得到30.1分5.4籃板6.7助攻,命中5.1個三分球,成為NBA歷史上首位單賽季場均至少30分5籃板6助攻並命中5三分的球員。此外,庫裡場均得分和搶斷均位列全聯盟第一,職業生涯首次成為單賽季得分王和搶斷王。2016-17賽季,斯蒂芬·庫裡代表勇士隊出戰79場常規賽,場均出場33.4分鐘,得到25.3分、4.5個籃板和6.6次助攻,累計命中324個三分球。至此,庫裡以2015-16賽季的402個三分球、2016-17賽季的324個三分球和2014-15賽季的286個三分球包攬NBA歷史單賽季三分球命中數排行榜的前三位。

庫裡在14-19年裡連續五年殺入總決賽併成功三次捧杯。

以此可見25+5+5的得分型控衛,在一個成型的體系中能夠決定丟對的勝負手,能夠解決關鍵時刻的得分問題,如果需要想拿下總冠軍,一個得分型控衛,或許是更好地選擇,能決定球隊的上限,這時候,就看球隊想解決上限問題還是下限問題了


皮卡丘說球


現在的籃球比賽,說實話,後衛肯定是攻擊力最為重要。和原來的比賽不一樣了,原來的控衛組織進攻為第一大任,你像原來納什,基德拿18+12這樣類似的數據很平常,他們組織的時候順便得分。現在對後衛的要求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從控衛到雙能衛,再到攻擊性後衛,這是鼓勵進攻和進攻半徑外延的必然結果。現在的後衛你只要把籃球扔進籃筐就可以了。



網吧的褲兜


這兩種後衛打法截然不同,後者更像是一個得分後衛的數據。哪個更搶手看球隊的配置和需求。

如果球隊有穩定的得分手或者是或者有重點培養對象,肯定會選一個18+12的控衛,這樣不管對於他的發揮還是球隊的運轉都很舒服。球員代表就是“風之子”史蒂夫-納什。

如果球隊處於重建狀態,急需一名建隊基石或者球星。那麼後者會是最佳的選擇,如果球隊成績好的話,他會是一位全明星球員。球員代表是利拉德

我個人感覺18+12的後衛相對會比較搶手,畢竟控球后衛的職責就是組織進攻,助攻才是體現他價值的標準。如果場均5個助攻,作為控衛來說是不合格的。


籃球的某些事兒


這就像納什和麥迪,一個可以讓身邊的小斯馬里昂變得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一個就像麥迪,身手了得全能,但是對身邊的隊友要求極高。納什可以讓身邊的人打出身價,麥迪🉐️全能是他任何時候都是聯盟前五的水準,對隊友的要求也是極高。因此個人覺得還是納什型的球員是冠軍球隊的嚮往,而麥迪型的球員是票房的保障!




籃球愛好者裡懂足球的


控衛: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控球后衛最早被稱為組織後衛,是籃球場上的靈魂人物,也有球隊叫“球隊大腦”,“發動機”。現代籃球把控球后衛叫1號位,也說明了控衛在球場位置的重要性。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控球后衛的職責和要求,以及控衛的分類。

一、職責:

負責組織球隊進攻,控制比賽節奏;通過控球,傳球,分球,突破等,協調隊友間配合得分;有視野和大局觀,敏捷觀察到隊友最適合的位置,第一時間形成助攻;進攻進入僵局時候,靠個人能力得分等等。

二、要求:

1、組織

2、運球、傳球或分球。

3、視野及大局觀。

4、助攻。

5、速度。

6、得分能力。

三、控球后衛的分類

1、偏組織類型

這類控衛主要組織球隊的進攻,讓球移動的順暢,讓隊友的進攻更為流暢,能將球傳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

NBA的基德,納什,保羅,隆多,都是這個類型的控衛。他們本身有進攻得分的能力,但是組織全隊進攻才是他們最擅長的。

2、偏得分類型

這類後衛在組織進攻的同時,得分能力出眾,既可以組織讓隊員得分,也可以自己進攻得分。

NBA 斯蒂芬-庫裡,歐文,維斯布魯克都可以歸結為得分型的控球后衛。

兩個類型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更偏向於投射和更偏向於衝擊籃筐。這種類型的後衛,是通過自身強大的得分能力來為隊友創造進攻機會。

3、全能型控衛

湖人隊,歷史上最偉大的控球后衛“魔術師”約翰遜、職業場均19.5分7.2籃板11.2助攻1.9搶斷,命中率高達52%。這就是全能型了,偏哪個類型分類都不準確。

四、分析看哪個控衛更搶手

看完前三個方面、我們在分析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

1、數據

A:得分18,助攻12

B:得分25,助攻5,籃板5

2、換算

A或B助攻均按2分球計算。

A:助攻12,按2分球計算,那麼場均得分24分,再加上自己得分18分,直接加間接得分42分。

B:助攻5,按2分球計算,那麼場均得分10分,再加上自己得分25分,直接加間接得分35分。如果籃板按全場籃板計算,再間接得分,那5個籃板又增加10分。這樣直接間接綜合得分45分。如果籃板沒有形成最終得分,那直接或間接得分定格在35分。

3、誰搶手。

得分能力強的球隊,A比B搶手,A更適合得分能力強的球隊。

球員進攻能力弱,籃板能力弱的球隊,B比A搶手,B更適合球員進攻能力弱,籃板弱的球隊。

結論:

現代籃球對控衛要求高,希望能力更全面。現階段NBA,顯然基德,納什之類,相對庫裡,威少來說,受歡迎程度要小。

CBA遼寧隊的郭艾倫和趙繼偉就是明顯的兩個類型代表,而北京隊林書豪就是那個全面型代表。他們三個人誰更重要?很多人說林書豪得分能力弱,換了外援大前鋒。結果,幾場下來發現,沒有了林書豪的組織和梳理,北京隊戰績就更差了。而郭艾倫受傷病影響,趙繼偉和師弟搭配出場更多,得分更多,效果更好。你說怎麼選?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保羅之所以能入選全明星陣容,也說明了組織的重要性。所以,控衛的實質還是組織,職業生涯,A要比B更有生命力。








老S尾巴


單從字面數據來看的話,

18+12才是真正的控球后衛,12助攻最少也是24分了,也就是最少能為球隊貢獻42分!

25+5+5的,應該建議改打得分後衛了!!!

最後的最後,我覺得其實這樣單從數據上比較是很沒意思的比較,賽場上千變萬化,每一秒都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看球員怎麼樣去打球和打得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