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打孩子能教育出好孩子嗎?

創業者的打工者


打孩子能教育出好孩子嗎?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就是導師,父母是孩子教練,父母是孩子的教練!

每個人,人生三觀的建立、生活習慣,意識形態、性格特徵很大程度上受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健康,陽光,快樂;從小就要給孩子心裡下這樣的種子,為孩子做好這樣的榜樣,營造同樣的家庭氛圍,還有孩子接觸到的環境。

作為家長,在有了“打”的念頭時,和孩子就已經不再平等的位置。而作為家長這個時候應該要反思,為什麼孩子會做這樣的事?你生氣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來說幾個例子

1、孩子考試沒考好,回來和父母說,只是剛剛及格。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反應。

A類型:每天不認真學習,就知道玩,馬馬虎虎,你看人家鄰居小明,每次都考100分,你看看你。

孩子在父母的信息回饋裡收到的是:媽媽不喜歡我,喜歡小明。沒有鼓勵,沒有信任。

而這個家長生氣的原因是什麼:這位家長生氣的原因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習,而是孩子成績不好,讓自己很沒有面子。這是真正的原因。

B類型:這個成績以後你能幹什麼呢?以後每天寫完作業,給我再複習兩個小時。寫兩頁練習冊,背英語單詞。

孩子收到的信息:學習就是為了分數,學習是為了媽媽。即便是接受也是被迫的接受。

家長生氣的原因:這樣的家長是完全控制型的家長;一旦超過自己的控制範圍,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會生氣,進而暴跳如雷。

C類型 自己不上進,別人也替不了你。以後就去掃大街吧

孩子收到的信息:自己對於父母並不重要,父母已經放棄他了。這樣的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會做出任何事情。是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父母生氣的原因:恨鐵不成鋼。但是從來沒有反思過,在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是否用心、陪伴、努力過。而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受害者,怎麼生了一個這麼不爭氣的孩子?

這是很典型的幾種狀態,有時比真正打在孩子身上的傷害還要大。這種狀態會一直留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影響著孩子以後的人生。

你在教育孩子時還遇到那些問題,歡迎留言溝通


女人話生活


唉!家庭教育一百個家庭有一百個教育方法。下面說說我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對與錯只能說是捫心自問——我希望自己是一個稱職的家長。

我父母早逝,所以買房、結婚、生子都是我一人操持。孩子剛生下來兩個多月為了生活,就把她送到保姆家去養,那會出差每天想的都是孩子。因為思念和憐愛那幾年不管在怎麼也沒打過孩子。

後來上小學了,孩子有馬虎不認真的毛病,真的苦口婆心的說了無數次,孩子也沒沒改過來。二年級的一次考試還是因為馬虎考了90多分,我動手打了孩子的屁股,應該是挺疼的。也是知道了疼期末考試沒有馬虎都考了100分。

現在孩子大了上了初中,不可能在動手打孩子了,不過小時候的疼痛可能一直沒有忘記,孩子的成績一直都是優秀,在學校表現的也很棒。

其實每個父母也不想打自己的孩子。打在他們身上真正疼得是父母的心!





奶爸問天


我嫂懷孕的時候喝酒了,然後我侄女兒可能就受酒精的影響,智商稍微有點低,學習不好,注意力也不集中,然後我嫂脾氣暴躁,就經常打她,她現在一學習就很害怕,恐懼,然後導致她特別不愛學習,從小就不愛學習,現在上二年級了還是很討厭學習,如果你繼續打下去,孩子只會更討厭學習。

打孩子一定教育不出來,好孩子你會教育出一個愛打架,然後長大了會脾氣暴躁,會叛逆,再大一點會打你的孩子。

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從孩子的意願出發,讓孩子感受到,你們不論怎麼樣都愛他,多看到他的努力,而不是看到他笨嫌棄他越嫌棄越笨。



書悅在成長


您好,我想以一個大孩子(我大三了)的角度和您分享我的觀點:

我出生在一個小鄉鎮,打罵是我們這裡一個很普遍的家庭教育手段。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在長輩的打罵聲中長大。我一直在想,這打罵,真的可以教育好孩子嗎?

你們家長總在埋怨我們不聽話、學習不好,甚至叛逆。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這麼就變成這樣子了,我們也乖過的。你們答案是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我沒有看見你們主動去了解我們內心想法,而是一而再的反對。甚至當你們的打罵聲是那麼無理時,你們始終堅信,自己的都是對的,哪怕過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也不會向我們道歉。也就是你們的這種行為讓我們越來越想遠離你們,也就是你們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我們也沒有那麼叛逆,只是那時候有很多奇思妙想與你們格格不入罷了。

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們的言行舉止,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般都是你們怎樣我們怎樣看到什麼就學什麼。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們能不能再耐心一點,我們也會耐心一點。


是小小明i


看在什麼樣情況打,我教育孩子時,不是經常打,我一般都會開始口頭警告,我說事不過三,如果下次還發生同樣的錯誤時,你可能就會捱打,而且我會狠狠地揍一頓,這樣以後他就記住了。而且我以前提醒過你,不給再犯這樣的錯誤。



方家昊


這個問題問得很大,很複雜的,其實我也有類似的疑問,我個人覺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得以不要選擇打孩子,但有些熊孩子真的是沒辦法,不打打不得以樹立家長的威信,打孩子也是有方法的,最好拿小樹枝打孩子的屁股,打疼為止,打完之後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後要繼續教育孩子,起到樹立家長威信,讓孩子明白事理為目的。有些孩子打不一定有效果的,我家的熊孩子被我也打過好幾次,但感覺不起作用,有時候還有我對著幹了,真是很無助。希望我的回家能幫到你,大家一起成長。


小豬夢想


現在的老師,在教育孩子時,無情什麼情況,一般是不會打孩子的,因為有法規禁令,不能打。

但是做為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遇到某些特殊情況,適當敲打一下孩子,在孩子心裡樹立父母的威信,而不被孩子的任性所左右,還是很有必要的。

前兩天,我們與一親戚全家4口一起在另一位親戚家共餐。年輕夫婦帶著他們7歲上小一的兒子,還有孩子的奶奶。聽說小孩學習不錯,期考雙百分,班級第一名。奶奶和爸爸特別嬌龐他,媽媽稍嚴厲些。

當天晚餐的菜是魚和鴨。小孩不愛吃。他說他就要吃煎雞蛋。但主家沒備有雞蛋。於是大吵大鬧,哭著要回家吃。我們全屋子的人都在哄他,根本沒用,越哄,他鬧勁越足,還胡亂摔東西。

於是,他奶奶心疼了,說著就要揹著他回家。當時天色已黑,離家有2公里遠,因此,我們都勸奶奶別走,不安全,這樣慣著孩子也不好。

當時,“三味“心裡就這樣想:如果他是我的孩子,一頓揍,這問題就解決了!

在孩子要求過份,又不聽教育,還無理取鬧時,父母適當給孩子一點顏色,讓他明白,這世界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是有必要的。

雖然,教育專家極力反對打孩子,認為打孩子會壓抑孩子的個性發展。或許專家說的有道理。但“三味“認為,這往往是一種理想主義。因為現實中的家長,又有幾個有專家的素質?

當然,打孩子,一定要分清什麼情況。特別地有些問題並非孩子的錯導致,就不能不問青紅皂白,給孩子一頓揍。比如:題主所講的,孩子太笨了,揍孩子,就不應該!而應好好開導孩子,鼓勵孩子。

你覺得呢?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做為一名幼師,為了使自己變的更專業,更合理的給到孩子更好的指引方向,我也經常去培訓去學習。對於這個問題我很高興能給大家分享我的觀點:天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無時無刻的關心著他們,愛有很多種,有疼愛,寵愛,溺愛,很多家長愛孩子無度,僅需要“愛”是不夠的,還需要管教,有管教才能幫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

怎樣才能管教好孩子呢?自古以來,父母打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而家長也甘願受“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些老觀念的支配,認為只要孩子犯錯,不合自己心意就得打。殊不知,以打為手段教育出來的孩子,其性格是扭曲的。打出來的孩子他會認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只有暴力,他不會好好的給人溝通,不會把心中的苦惱向別人訴說,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他總是會記在心裡,敢怒不敢言,會變得退縮,逆反。女孩經常被父母打,會變得缺乏自尊,自愛和自信,而且容易早戀,總而言之,打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新的問題。不是有句話嗎,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要看到孩子好的一面,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誇獎。誇出來的孩子才有自信,有自信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經常打來解決問題的父母一定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孩子在溫暖的環境中才能茁壯成長!

聲明:這些圖片是上學期保留的,目前還沒開學。




用戶郭真如意


打孩子能教育出好孩子嗎?這個問題我打算從這幾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個方面,打孩子的原因!我們要搞清楚,打孩子的原因是什麼?說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打這個事情,我們依照管理心理學的邏輯來講,是激勵手段之中的負強化!意思是指,當不良行為產生了以後,我們通過懲罰性措施,讓他知道,只要有不良行為,就會被懲罰,從而降低不良行為發生的意願,以此來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這個搞清楚了以後,我們再回到打孩子的原因,這個問題上來!問題中的孩子有不良行為嗎?孩子笨屬於不良行為嗎?

第二方面,我們打孩子的目的,我們要知道啊,打是一種手段,打本身不是目的!我們打孩子是希望得到什麼結果?比如問題中的家長打孩子,孩子太笨,我們通過打這樣一種手段,能獲得什麼結果呢?打完了以後能夠變聰明,能夠更好地成長?好了,打孩子的目的我們應該也理解了!我們家長可以自己反思,如果不是為了獲得結果的打是什麼?我認為只是家長表達自己強勢地位的一種手段,簡單講,鎮壓孩子!

第三個方面,打孩子的條件!我不認為孩子就一定不能打!但是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到打這種手段,我認為有幾種必要條件!首先,我們跟孩子之間有比較親密的感情,這是第一前提;其次,孩子有不良行為產生;最後,通過比打弱一點的懲罰性措施,比如說批評教育,沒有辦法有效的改變孩子的行為,甚至有愈發嚴重的趨勢,這種情況下可以打!

第四方面,我們再來說一下,什麼情況下不能打孩子?首先,我們和孩子的感情不好,這種情況要特別強調一定不能打,不然孩子會離我們越來越遠,違背了我們的初衷;其次,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錯誤,並且主動去糾正,我們就沒有必要再來懲罰孩子了;最後一點,如果孩子本身就有一點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這種情形一般也不能打,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越來越不行!

總的來說,需不需要打孩子!先自己反思一下,我們為什麼打孩子?我們打了以後能獲得什麼結果?只要這兩點我們想清楚了,我們也就有答案了!

打孩子是一門技術活,是一門技術!!!


老馬短視頻


想要教育好孩子,爸媽需要學習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如今在專家滿天飛的時代,什麼時候斷奶,什麼時候添輔食,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合適,這些東西,你周圍的人往往會主動告訴你,或者你上一個百度能很容易的找到這些答案。

而那些會影響孩子很多年甚至一生的問題,卻往往沒有人告訴我們。並且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往往已經無力挽回了。

這裡建議大家首先抽一個時間,安靜下來,審視一下父母養育你的一個過程。也就說在你的童年時候,你的父母是如何教育你的,你的父母是如何對待你的,有那些是你受益的,有哪些是你絕對不會去做的,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怎麼對待你?

幾乎所有的人,養育孩子的基本觀念都是來源於他的童年,來源於他們父母養育他的方式,也就是原生家庭的生存模式,會對孩子的成長存在永遠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說一些簡單粗暴的父母,孩子往往是也是簡單粗暴的,而一些很溫和的父母,他的孩子也是一個溫和的孩子,就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想一下,我們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可能突然發現,我們的父母也曾對我說過同樣的話,就連語氣和用詞都是一模一樣的。也許你現在還沒有,但是將來你一定會有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知道“別人家的孩子”這樣一個概念。

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就不斷的把別人家的孩子來作為榜樣。他們的想法是,我們會以這些孩子為榜樣,而成為更好的孩子來。自己會不斷的鞭策自己。但是說實在的,有幾個願意聽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出色呢。有幾個是看到別人的孩子而更加努力,而成為更好的自己了呢?

因為我是在這樣一個家庭里長大的,所以當我的媽媽一說誰家的孩子時,我心裡的反應就是:我媽媽對我不滿意,她喜歡人家的孩子勝過我。這時的我,除了滿心的憤怒以外,就是逆反。

而在我的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會不白覺的或多或少的會拿他去跟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所以這種的惡性循環就一代一代傳下去。

如果要打破這種循環首先就是接納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不比較,不控制。

你想讓他聽話嗎?想讓他養成好習慣嗎?想讓他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嗎?最好的辦法是跟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願意從喜歡的人那裡學習東西。

這是我們教育孩子一個最好的也最簡單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