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淮陽區駐村辦管理員青春在“疫線”飛揚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高曉春 單東

為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病毒阻擊戰,在英雄“逆行”的大軍中,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在疫情面前,沒有一絲猶豫,沒有一刻懈怠,在群眾都不敢出門時,他們始終戰鬥在鄉鎮和社區抗疫一線,和全區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共同用腳步織密廣大人民群眾的疫情防控牆,凝聚起眾志成城的堅強力量。他們就是淮陽區駐村辦管理員隊伍。

淮阳区驻村办管理员青春在“疫线”飞扬

於戰成:第一時間“秒回”戰時狀態

於戰成,一位轉業軍人,他身上更彰顯了一個軍人的責任和擔當。若有戰,必召回,退役不退色,大年初二,接到提前上班的通知後,當時正在商丘老家的他,跟家人交待幾句,迅速返回淮陽,立馬奔赴工作崗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作為駐村管理員,他每天都處於戰鬥狀態,手機從不敢離身片刻,不是在鄉鎮開展督導檢查就是在鄉鎮開展督導檢查的路上。每天深入走訪10多個行政村的疫情防控卡點,督查駐村工作隊在崗在位情況,確保全區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落實到位。

在疫情防控期間,患有先天性重症肺炎和先天性心臟病的女兒一直由他的愛人照顧,年邁的母親身患偏癱他也沒有時間探望。母親已經七十歲了,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他給母親打電話,聽著母親熟悉的聲音,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兒。母親聽出了他的不對勁,忙安慰他說不要擔心自己,安心工作,工作幹好了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作為兒子,他對母親是萬分的愧疚,作為父親,他對自己的女兒同樣是愧疚,女兒今年才1歲,但是因為工作,他同樣沒有時間照看女兒,他將對家人的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王玉曼:苦累不歇“堅守”共戰疫情

年僅27歲的王玉曼,是駐村辦分管豆門鄉、魯臺鎮的管理員,投入疫情防控戰役以來,她負責上傳下達收集核實信息,為全區駐村工作隊疫情防控戰疫全面鋪開作準備。同時,她還負責起草文件,統計表格等工作。因前期起草文件、統計表格眾多,且樣式不固定,統計起來比較困難,面對數據核查中時間緊,任務重,她每天要加班至十點鐘才能完成工作。連續十多天的超負荷工作,讓她突發急性智齒冠周炎,導致臉部紅腫僵硬,痛到無法張口吃飯,她強忍眼淚,在家邊輸液邊辦公,一刻也沒有耽誤工作。在疫情爆發關鍵節點的特殊時期,她沒喊一聲苦,沒叫一聲累,保障了駐村工作各項督查順利進行。

淮陽區駐村辦一共有九位管理員,他們大多數都非常年輕,朝氣蓬勃。做為管理者,他們明白,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保證每一次檢查和督導做到細緻公正,才能要求別人。同時,他們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督查全覆蓋,為了縮短時間,他們就自己帶開水和方便麵,深冬的鄉間小道上,車子的後備廂就成為了他們的餐桌。他們堅信,要當好戰鬥員,就要敢於衝在一線,排除萬難,才能和全區駐村工作隊員共克時艱,完成這次疫情防控任務。他們日常的工作量也很大,每人每天要和六位督導員跑兩個以上的鄉鎮(場),完成對全區20個鄉鎮(場)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現場督查和視頻查崗任務。他們一天的行程裡數都在150公里以上,用擔當和責任,串起了全區聯防聯控最堅固的人民防線,為淮陽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