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抗疫正當時,騰訊智慧零售悄悄進入微信“九宮格”,一場看不見的商戰硝煙瀰漫。


最近,微信支付九宮格中的“智慧零售”小程序先後在福州、深圳正式上線。騰訊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籌備一年多,目前已接入的商家包括每日優鮮、永輝、優衣庫、沃爾瑪等。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如今坐擁11.5億流量的微信,開始在商業上變得兇猛起來。


曾經,馬化騰與張小龍一樣,並不著急微信的商業化,而是希望將其作為連接器,打造出一個商業生態體系。


但如今,似乎開始低調的發生顯著改變。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十七年前,阿里巴巴創建淘寶網時,肯定不會想到,日後的電商行業會對傳統實體零售店有如此大的衝擊,甚至一度引發“線下實體店消亡論”。


以家電實體零售起家的張近東也沒想到,歷時7年的“互聯網+”改造,竟讓蘇寧實現了二次飛躍,成為“智慧零售”行業的先行者。


2017年的全國兩會,作為人大代表的馬化騰準備的建議與粵港澳區域經濟、數字產業等問題有關。而作為騰訊董事會主席的馬化騰知道,這次兩會不光議國議政,還議產業、議未來。


“線上線下融合,蘇寧通過數據牽引,精準匹配供需關係,直面消費......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


馬化騰笑了。


當年他看到了社交即時通訊的空白,創立了騰訊;這一天,他看到了未來零售業的趨勢。面對激烈的競爭,他知道騰訊不能,也不敢缺席。


2017年開始,阿里騰訊兩大巨頭在零售業展開了瘋狂收購的遊戲。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2017年12月,騰訊通過正式入股永輝超市,開始跟隨阿里對線下零售業的密集出手。


騰訊先後入股京東、唯品會、步步高、海瀾之家等,並與家樂福等形成戰略聯盟。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數月後,騰訊醞釀已久的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成立。


馬化騰希望這個部門能調動和主導各個BG、事業部的資源,為智慧零售和商業地產等行業打造出一整套的數字解決方案。

善藏於九淵之下,方能潛心佈局。


此後,圍繞這一使命,騰訊智慧零售部門只做了一件事:解決品牌商缺乏自有流量池的問題,幫助商家們建立自己的“.com”,打通線上線下,沉澱自有數字資產。

騰訊意欲連接萬物,決心定下一子。2019年11月2日,微信支付九宮格中“智慧零售”小程序正式在福州地區上線內測,今年2月初在深圳落地。至此,智慧零售部門開始了新的嘗試。

據微信官方數據介紹,從除夕到初六,“智慧零售”小程序內永輝生活到家業務福州地區訂單同比增長率超過450%,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600%。每日優鮮小程序相比去年同期的訂單量增長309%,實收交易額增長465%,客單價上漲至120元。

新零售是一個萬億級市場,線上線下融合才剛剛開始。

融通線上觸點、線下觸點、社交觸點和商業觸點,構建以“超級連接”為增長引擎,數字化用戶驅動的全觸點零售。

這是騰訊對“智慧零售”的新定義,從中展現出的不僅是微信九宮格頁面的簡單擴容,而是騰訊對於零售業務志在必得的商業雄心。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2019上半年,美國實體零售業在亞馬遜、Farfetch等電商的猛烈衝擊下,已經關店7000餘家,其中不乏多家百年連鎖老店。

轉型成功的蘇寧固然是幸運的。

誠然,推倒實體零售行業的原因還有很多,但不可否認,互聯網電商的普及確實大大加速了整個行業的瓦解。或許應如張近東所說,“實體零售必須主動擁抱互聯網,打造新業態”。

不過,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實現互聯網賦能傳統實體零售,打造新業態,不是普通人的遊戲。


一方面需要企業本身具有強大的資金能力與忍耐力;另一方面,實行線上線下雙渠道協同,還需要構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生態體系。

當前更為嚴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已然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數據顯示,受客流銳減、門店關停等不利因素影響,行業實體業績普遍下滑60%至80%。


另外,科爾尼初步估計,一季度疫情將給零售餐飲業造成1.5-3萬億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疫情之下,封城、謠言、恐慌瀰漫,城市裡數以百萬計市民的生活剛需成了大問題。“今天你買到菜了嗎?”“親們,要幾點起來才能搶到菜?”“我聽說白菜馬上就要漲價到40塊了”......

全面搶菜的魔幻時刻,買菜大媽們將線上零售業態推上了風口。其中,微信剛上線不久的“智慧零售”小程序站在了浪尖。從除夕到初七,微信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 ,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

這不僅是對生鮮電商模式的測試,也是對騰訊“智慧零售”戰略的一次大考。

面對不斷暴增的買菜需求,騰訊根據微信內“智慧零售”與各商家小程序的訪問量,以熱力圖的形式為商家呈現不同區域的訂單量,協助永輝超市、每日優鮮等合作企業設置衛星倉、前置倉,提前做好配送資源和運力的調配,極大提高了疫情期間的配送效率。

“這次疫情使傳統零售行業的轉型速度,至少提前了三年。”財經作家吳曉波感嘆道。

騰訊進入產業互聯網,開始打通線上和線下,一旦打通商業鏈路,將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但,騰訊的佈局不止於此。

據悉,早在幾年之前,微信就已開放了小程序,利用自身流量為商家搭建線上零售平臺。疫情期間,服裝品牌太平鳥通過微信線上小程序、直播平臺連接消費者,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超800萬。

事實上,微信小程序2019 年成績驚人,日活躍用戶超過 3 億,過去一年的交易總額共計8000億元,同比增長160%。

另外,隨著小程序逐步添加搜索、評價、直播等內容,用戶人均使用小程序的個數提升98%,流量主廣告收入增長53%,而中長尾小程序通過官方廣告能力獲得的收入佔比從56%提升至75%。

曾經京東因為沒有利用好微信的流量,讓市值400億美元的拼多多短短五年內迅猛生長。亡羊補牢,京喜上線,也開始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這一次,線上流量迸發之際,騰訊發力智慧零售、智慧醫療,能否再創拼多多一樣的商業奇蹟,還值得觀察。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九年前,如果不是張小龍給馬化騰發的那封郵件,現在的騰訊或許沒有微信這個產品。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七年前,如果不是劉熾平力推支付系統的全面上線,或許微信的商業化還會再晚一些。

同在一棟大廈裡的兩人,此前雖也常見面,但那一年因為微信,華爾街金融出身的劉熾平與技術出身的張小龍真正碰到了一起。

馬化騰曾論述,騰訊業務的聚焦點在“兩個半”業務上,一個是社交平臺,一個是數字內容,還有半個是金融。

時移事易,投行精英劉熾平決心“把0.5變成1”,他向張小龍借來了微信九宮格佈局他的金融版圖。

第一個入場的金融業務是“理財通”,上線當天就賣了8個億的基金。彼時,微信用戶數量剛超過6億,日活(DAU)達到1億。劉熾平知道,這只是初露頭角,真正的好戲才剛開始。2019年9月底,理財通資產保有量突破8000億,用戶量達1.5億。

三年秣兵勵馬,終成出土之勢。

2017年底,騰訊金融科技的最後一塊拼圖——微保正式上線,佔據了九宮格的最後一個席位。行業激盪,成立兩週年之際,微保以5500萬用戶,2500萬人參保,40%復購率,人均投保保費突破1000元的穩健業績彰顯了它未來的潛力。

據騰訊2019年Q3財報顯示,九宮格中得金融科技新產品——微粒貸、微保、理財通等,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營收達268億元,佔總收入28%,成為騰訊的核心支柱。

根據國內多家券商預測,騰訊金融科技估值超過萬億元。

同是一場戰“疫”,與智慧零售部門一樣,騰訊醫療服務中心醫學部主任楊昊臻2月7日在接受採訪時說,“從大年三十晚上到現在,我們整個團隊都沒有休息。”

抗“疫”關鍵時刻,微信九宮格的“醫療健康”小程序迅速更新上線,開設“新冠肺炎疫情專區”,聯合微醫、好大夫在線、丁香醫生等五大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免費在線義診服務。

技術賦能,產業轉型革新已然勢不可擋。

日前,九宮格內新增“出行服務”正在深圳地區進行測試。未來將結合騰訊地圖,實現場景全覆蓋。

九宮格內,兄弟在不斷增多,而騰訊構造的商業生態,遠遠看不到邊際。


低調騰訊,又一個萬億零售帝國崛起,馬雲慌不慌


微信七年商業化漫漫長路,看得見的,是互聯網大潮對傳統產業的衝擊與改造;看不見的,是騰訊面對未來暗藏的野心。

回首過往,九宮格成為騰訊投資的籌碼,坐擁微信10億級流量優勢,成為京東、美團第一大股東,入股拼多多、貝殼、唯品會、滴滴出行、蘑菇街、同城藝龍……

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九宮格下面的“第三方服務”承載了市值萬億的獨角獸。

如今,騰訊踏進產業互聯網,九宮格加上醫療、零售擴大生態,將承載更大的商業體,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實驗。

很多觀察者評論,微信越來越重,難以承載龐大的商業變現。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