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撤縣設市不到半年的長垣,再次成為全國的焦點。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導致市場對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需求激增。這些物資從哪弄?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長垣。

長垣市有“中國醫療耗材之都”的美譽,在這裡聚集著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1500餘家,產品涉及20大類,敷料類產品佔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行業年生產總值超100億元。全國戰“疫”打響後,長垣的“兵工廠”地位格外突顯。

然而,經過產業轉型升級的長垣衛材行業,技術含量較低的口罩生產,早已不是他們的主攻方向;防護服的市場需求一直很少,一些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也“砍”掉了防護服的生產線。

在這些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具有醫用口罩、防護服註冊證的有46家。面對突如其來的“巨量”訂單,以及原料短缺、人工匱乏、資金緊張等困難,如何提高產能,成為這些企業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發揮作用的最大挑戰。

截至2月25日,長垣市的醫用外科口罩日產能已達250餘萬隻,是疫情前的5倍以上;防護服日產近4萬套,是疫情前的20倍。這些口罩和防護服,一半以上被運往了湖北。

產能倍增的背後,長垣市的企業和職能部門為打造戰疫“兵工廠”,做出了哪些努力?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實地探訪。


【“兵工廠”缺“兵”?長垣緊急招“兵”6500人】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2月20日一大早,一輛大巴車在億信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信公司)門口停穩,下來了13名女工。這13名女工,是長垣市民生服務中心勞務輸出局從該市苗寨鎮緊急挑選的工人。

“我們大年初三向勞務輸出局發出用工申請,他們大年初六就送來了第一批工人,至今已經有400多名工人陸續進廠,充實到了我們的口罩、防護服生產線。”億信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楊鳳娥激動地說。

1月20日下午,億信公司的員工放了年假。因戰“疫”一線的需要,這些工人從第二天下午開始陸續復工。“我們將一些諸如醫用手套之類的車間也改造成了口罩車間,並增加口罩、防護服生產設備300多臺,開足馬力搞生產。”楊鳳娥說,他們將“三班倒”還成了“兩班倒”,可人手還是不夠用。

“長垣具有一定的服裝產業基礎,而服裝廠工人具有縫紉技能,經過簡單培訓即可勝任防護服的生產工作。”長垣市民生服務中心勞務輸出局局長楊海超說,該市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設立了人社服務專員,深入到企業摸需求,通過村級協管員深入鄉村做動員。他們從報名的農村婦女中選取了符合條件的6500人,並納入“用工儲備庫”名單。

截至2月25日,長垣市46家防控物資生產重點企業一線工人達5360人,這其中,就包括勞務輸出局推薦的1800多人。目前,“用工儲備庫”還有工人4700多人,基本可以滿足衛材企業擴產的用工需求。

此外,長垣市出臺了《重點醫療耗材企業組織用工激勵辦法》,實施待遇激勵,保證疫情期間,工人的工資原則上不低於每日300元,員工願意吃住在廠的,再補貼100元,由市財政部門根據各廠的情況,進行補貼。

老員工介紹的新員工入職合格,獎勵老員工300元;村、鄉鎮集中組織的新員工,達到30人及以上規模的,分別獎勵村、鄉鎮辦事處1萬元。長垣市還安排商務局統一採購米麵油等物資,根據復工企業的需求,免費分發,保障食用物資供應。


【解決了“圍牆以外的事”,愛哭的田書增終於笑了】

傍晚的長垣市丁欒鎮“衛材一條街”,外地車輛堵成了停車場。

衛生材料,是長垣市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丁欒鎮,就是長垣衛材的重要發源地和集聚區。

50歲的田書增,是河南省健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健琪公司)董事長。“我們臘月二十五宣佈放假,當晚幾百箱庫存的口罩就被客戶瞬間搶空,於是我們緊急動員,第二天下午就開始復工。”田書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從臘月二十六到現在,他瘦了14斤,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當看到員工們一干就是12個小時,除夕夜仍堅持在生產一線的時候,田書增哭了。他說,“這些女工都是農民,再普通不過的她們,面對國家的需要時卻表現得那麼堅強。”

當來自內蒙古的某家醫院負責人在長垣轉了4天沒買到口罩,蹲在健琪公司門口失聲痛哭的時候,田書增也哭了。他說,“產能就這麼多,訂單往後排了1個多月,我能咋辦?”

當生產經理向他催促,生產原料尤其是熔噴無紡布,庫存不夠幾天用的時候,田書增又哭了。他說,“訂單多,我們可以加班加點;原材料價格上漲,我們可以多出錢賠本生產。可是,連原材料都進不來,我心急啊!”

過了年,情況發生了變化。1月28日,長垣市召集42家衛材生產企業負責人進一步部署衛材生產,提出了“企業圍牆以外的事政府來解決,企業不要操心生產以外的事”。該市對原材料實行政府統一採購、統一收儲、統一調度,依託市科工信局等單位,成立採購小分隊;設立採購專項資金;制定產品原材料圖譜,為每種原材料確定採購重點企業;集中為生產企業採購、調撥物資。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源源不斷的原材料進了廠,一批一批的產品出了廠,田書增終於笑了。

此外,長垣市還引導企業互助,發動企業自行開展產業鏈合作、實施物料共享和人力資源互助。飄安集團將富餘的覆膜水刺布調劑給其他企業,防護服消毒滅菌工序在駝人集團集中通過電子束輻照技術完成等。


【貸款授信1個億,亞都集團產能提升更“有底氣”】

1月24日,亞都集團將290餘萬件醫用防護類產品裝車,連夜馳援武漢。與此同時,該公司加足馬力搞生產,源源不斷的醫療產品被運往湖北。然而,工人工資、增加生產線、回款期壓縮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亞都集團資金出現週轉困難的情況。

據亞都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口罩、防護服車間的工人增加了200多人,且平均工資是原來的3倍;為了提升產能,新添多臺機器,增加了多條生產線;因原材料短缺,有些供應商將以前的3至4個月的賬期給取消掉了。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就在此時,金融部門向長垣市的衛材行業投放了6億元的貸款資金。其中,亞都集團獲得1億元的貸款。“這筆貸款真是‘及時雨’,極大緩解了我們的資金週轉問題。”亞都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了這筆錢,該公司增加產能“更有底氣了”。

事實上,除了工人、原材料、貸款等方面的支持,長垣市有關部門對保障醫療物資生產方面給予了全方位的保障。按照第一時間實現滿負荷生產的要求,該市梳理制約因素,建立了保障生產專項機制。

為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長垣市供電公司調整電網運行方式,確保全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處於全接線、全保護狀態;同時調配應急發電車6輛,應急發電機1臺,保障特殊時期衛材企業安全可靠供電。

每天生產百萬餘隻口罩支援湖北!河南這個地方要打造全國戰疫“兵工廠”

為打通物資運輸、工人通勤綠色通道,長垣市交通運輸局為飄安、藍天、億信等企業發放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33張,保障長垣與防控物資原材料供應地、疫區等地的物流往返。

為使更多企業開工生產,長垣市場監督管理局為飄安集團、亞都實業、安士醫療器械、豫北衛材等4家企業辦理了隔離衣產品備案和生產備案;積極協助華裕醫療器械、長東醫療器械、飄安集團、景康醫療器械等4家企業申報生產許可核發及增項。

為確保企業安心致志抓生產,長垣市紀委監察委成立5個明察暗訪組,監督執行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安靜日”工作制度,有效推動了企業存在問題的快速解決。

(河南商報首席編輯 郭寧 編輯 李萌 見習編輯 吳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